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416|评论: 29

聊一聊广安这张天天日报

[复制链接]

                   聊一聊广安这张天天日报


                              小读者
      
       随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已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报纸自然也就开始走下坡路,这对于报人来说是非常残酷的一件事。但更残酷的却不是报纸本身,而是其读者和通讯员的大量流失。那么,要在无情的市场求生存唯有提高报纸的质量。细数一下本地的这张天天日报,你会有一种呕吐的感觉。其恶劣之行为至少有几个方面:
         一,新闻质量差,可以不提,但发重稿重复内容却不仅仅是文字的问题,文字嘛,也就提也懒得去提,在网络时代报纸就像一头猪,反正是要死的,所以,它就要破罐子破摔办成这个样子死给大家看,因为,其本质就像一头死猪一样不怕开水烫。
         二,通讯员写稿可以被任意随意封杀,没有一个写作者伤的起,君不见每天都是那几个现人在表演也就算不得是好演员。本来,这演也就演了可演技真的不算太好。
        三,你说报纸质量不高它还很不服气,这还不算,而且还死要面子不认帐。作为读者和通讯员,你不订报还不行,还必须得订,这是硬任务。
        四,世界上最悲催的事莫过于做自己极不情愿的事情。你想躲得远远的,也不行。还得必须去阅读,读也不行还得为它写稿这也是任务。稿费很低能够理解,最不要脸的是竟然稿费也可以不给。
         五,虽然说它仅仅只是一张报纸,其宣扬的都是真善美,但更多的时候它却极像一个人,其内心和外貌看上去怎么看都极像个伪君子,倘若你不信,你写一篇对他的批评稿件去试试看它会不会刊发?更恶劣的是,它还根本就像个女人和小人一样气量也小,哪像一个男人般宽宏大度,这是一种少有的报复心态。总书记说,要容得下尖锐的批评,却被当成了耳边风。所以,不夸张地说,这张报纸就像个女人,其心胸也并不像它所传播的能量和美德那样洋溢八荒。
        闲着也是闲着,闷着也是闷着,顺便也就想聊一聊它的不是,既然要聊也就不再考虑后果,这“女人”安了心要“扁”你你还想逃?今天她不扁你二天也会找机会扁扁你。小读者既然敢聊也就不怕,被什么时候穿了小鞋这是迟早的事,暴风雨迟早会来,但也别忘了这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一种办法是可以找商店换一双有问题的鞋退质量不好的货。
         关于评价这张女人味很浓的报纸的质量,说来既是话题也是课题,这是过去长期为报界忽视或没有统一定论的理论问题。然而,在市场经济体系日益成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一问题不断由隐性状态变为显性状态,越来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性意义,引起了报界及相关单位的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思考。
         既然把这个弄起来说,就要说透说起心里冒火屁股冒烟。根据多年的新闻实践和社会调研,认为报界很有必要依据市场定位和自身特点确定各自质量评定原则,或建立一个严格全面的科学标准,从报纸媒体的共性中建立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用性强、应用面广的质量评估体系,以便对各类报纸的质量作出客观评估和经常性的质量督查,以促进报纸质量稳步提升和报业兴旺发达,不然她一定会死,而且是死的很难看。
   首先,得认清建立质量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从纸媒问世之日起,办报人就按照一定的质量标准在经营报纸。纵观国外和我国的报业发展史,最早的报纸是伴随官方传达政令而问世的,最早的报纸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的,商品属性的成分很少,其质量标准当然是围绕传递官方旨意的最佳性、周全性、快速性而制定的。这样,连接好“天线”(官方)与“地线”(民方)的政治标准几乎就是质量标准的全部。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社会的元素不断复杂化、多元化,而反映社会生活的报纸的质量标准势必逐步向多元性方向扩展。报纸质量标准中的政治导向自然不仅不可或缺,并且必须是首位要素,但这不是质量标准的全部内涵,报纸还必须为广大社会公众服务,尤其是如何为特定的公众服务好,这里面也有个客观内在的质量标准问题。再者,任何一张报纸都需要形式和内容的和谐完美统一,形式上同样要讲究质量。形式所包含的要素同样是多方面的,如字体及字号、线条、网纹的科学运用,图片的合理安插,版式特色及风格、版型、空白留置、纸质纸色、印刷质量等等。可见质量标准问题既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事关报业兴衰、难度较大的操作性问题,有必要引起业界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究这一问题的真谛。不然,她真的会死,命,不会太长。
      一段时期以来,在业内业外,对报纸质量的认定缺乏统一全面的理性研究,有些观点还不无偏颇,但在一定时段、一定领域、一些采编人员中甚至在中层骨干、总编的质量标准判断意识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对报纸的质量定位、办报方针、版面设置、选编原则、特色风格等办报的连续作业线缺乏严密科学、全面、准确、系统、连贯的把握,报人团队观念难以统一,操作方向步调不一,办报工作存在随意性,报纸的风格特色难以实现,质量稳定性差,进而影响市场认可度,影响整个报业的经营和快速发展。可见,建立科学的报纸评估标准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她会病的不轻,苟延残喘,最后还是得死路一条。
     其次是掂量质量评估内容的优质性。有人认为,报纸特别是党报,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喉舌,为党委和政府做好宣传,当好传播工具,不出差错特别是不出政治差错就是好报纸,质量就是上乘了。这种质量标准意识是不完整的,是片面要求的标准,更是其可以混日子的理由。报纸尤其是党报,作为舆论工具,要为执政者张目鼓舌,但这只是功能的一部分,而不是功能的全部。报纸不仅是工具还是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具有两重属性,一种是服务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属性,一种是服务市场按市场规律运行决定存亡兴衰的商品属性。
      这两种属性为确定新闻评定标准乃至整体报纸质量标准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和实践评定的可操作性。归纳起来,可从多个方面判定其优劣的内涵性。
      灵与魂得同首。一张报纸办得好不好,首先看它的办报理念、指导思想是否与主办单位的宏观指导思想相一致。简言之,看其是否魂灵同首。党报是某一级党委的喉舌,它是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代言者,必须体现主办者的战略意图,如果与主办者意图若即若离,甚至背道而驰,那肯定不是一份优质报,质量评定不仅不合格,而且是会脱胎换骨。各种专业报、行业报、晨晚报、都市报等都要注重报性原则,既与党和国家时政大局的要求一致,又要与主办者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而确定的办报思想一致,彰显主办者的办报意图。具体到每个版面、每条稿件、每幅图片、每个标题、每个细小的信息元素都做到导向正确,真实一贯地体现展示主办者的办报目的和宏观意图,这是不容含糊的。不然要得癌症。
        定位得准确。社会精神需求是多元的,报媒作为精神产品应需而生存。报媒根据社会需求具有明确分工,这既是行规,且符合社会受众需求,同时也与办报内在规律相吻合。不可能有一张报媒包罗万象,涵盖整个社会需求。定位要有鲜明的职责性,肩负明确的社会职责。不然要生病。
      文法得规范。一张品牌报纸从版面、栏目、标题到每篇文章行文都要符合国家颁布的汉语、文法规范。既遵守规范,又适时翻新。一要符合语法规则,无论用字遣词还是造句谋篇,都要规范无误;二要符合逻辑常识,从概念到推理自圆其说,不能自相矛盾,漏洞百出;三要讲究修辞饰美,恰如其分地使用辞格,遣词造句要认真推敲斟酌,要注重文采,洋溢美学丽气;四是尽量避免知识性差错,引用经史文哲、天文地理,涉及人名地名数据符号等等都要核对准确。不然要痛风。
      时效得迅捷。时效是新闻的社会使用价值之所在,也是市场竞争力的有效体现。尤其是当今信息生产频率不断加快,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平台闪电式传播速度对报媒带来了严峻挑战,采撷传播的时效性从某种角度说,是质量要求的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不然要成神经病。
     信息得精新。精的含义主要有三:一是每条新闻信息都要可用、可读、可信;二是信息思想或技术含量厚实深重;三是信息容量大,信息多,涉及面相对广泛,按照不同社会定位的特色方向少有漏报的空白领域。新是新颖、新鲜之意,一是同类题材此前很少报道过,最好是“第一次”;二是重大同质题材要追求差异性,与其他媒体处理上有独到高明之处(党和政府领导指定全文转发的特别重大文章除外);三是主题角度要新,不简单重复老主题,体现揭示社会本质主流倾向的准确度和前瞻性。不然要中风。
     策划得重实。策划战役性报道和重大题材报道已成了当代报媒普遍采用的手段,也成了社会受众衡量报道亲近度和影响力的重要尺度。策划一要选准题,讲究鲜活厚重,题材或角度、领域必须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侧枝边角料或关注度低的社会现象不要煞费苦心策划长篇巨作,更不要连篇累牍地采编刊发;二要用好材,策划要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或用循步深入法,或用层层递进法,或用圆点周延法,尤其是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力求井然有序,做到浑然一体,淋漓尽致,不打乱仗。不然要偏瘫。
     形式得悦目。形式是报媒的“衣裳”、“装束”和“脸面”。不要不要脸,一是把握总体风格,给人的概貌印象既符合报媒角色定位,力求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又做到个性鲜明,市场上找不到雷同面孔;二是版面设计、版型风格、标题制作、字体字号运用、线条网纹点缀、照片插图拼合乃至印刷环节等等形式技术构件都要精益求精、落落得体,令人赏心悦目。不然要心肌梗塞。
     派生性得强。一张高质量的品牌报纸,应具有较强的派生性。所谓派生性,主要靠报媒自身的质量魅力,产生超常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在社会上其内容形式产生派生及延伸的推力。一是在办报理念、操作模式上被同行广泛经常借鉴、仿效;二是对发行助推力大,在发行中靠报纸自身质量和影响赢得读者认同,降低发行成本,减轻营销难度,呈现旺销走势;三是促使广告事业蓬勃发展,带动性强,靠报纸影响力赢得众多广告客户,广告总量和靠办报、广告的良性互动带来的持续发展;四是报纸传阅率高,对社会各方面事业促进作用大。不然活不长。
     要开展日评、周评、月评、季评、年评,找出成绩和不足,以点带面,对整体报纸质量进行分析。开展网上访问和定期开质量评估座谈,要克服女人化心态不要太小肚鸡肠有报复心态,要容得下尖锐的批评,要让读者和网民热心读报评报各抒己见、坦诚直言、挑刺与评优相结合,务实求计,既要评出质量又要议出方向。此外,还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使这项工作日益深入广大读者之心,不然看起来越来越像女人,千万别告诉我说你在耍特权你家有背景可以下硬指标征订。气候不变的情况下,皇帝的女儿是可以不愁嫁的,但是你今天遇到的是上帝的儿子,在上帝的儿子面前你这女人就不像个卵样。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7-9 10:24
广安日报,早已成为垃圾中的垃圾。
今后谁强迫大家订这份垃圾报,谁就是缺德,谁就生个儿子没屁眼。

发表于 2017-7-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7-9 08: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7-9 08:23
上帝的女儿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7-9 08:35
你这帖子,本论坛版主绝对力挺!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7-7-9 08:5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浏览量过千即置顶高亮。本版主力挺且加“精华”支持,大赞。

发表于 2017-7-9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引入市场机制,莫在鱼缸中养鱼,还是要到江河中放养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7-7-9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当广安日报总编辑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7-9 18:13
楼主天真。明白一点就行了,这是党报。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7-7-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推荐楼主到广安日报社当常务副主编辑!

发表于 2017-7-10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报社要养那么多人,都懂的

发表于 2017-7-1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过瘾!

发表于 2017-7-10 10:3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7-1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本山曾经向全国人民说过:“广安日报,你快出版吧,村头厕所又缺纸了。”其实,那是过去偏远的农村,现在的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头厕所早就不需要广安日报了。

发表于 2017-7-10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广安日报》,你到底还要恶心多久?
      因为是广安人,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天天看《广安日报》,但看的时间长了,心里逐渐生出一股无名之火来,总感到有话要说,那就是《广安日报》的平庸与低劣。本来早在很多年以前就有这种感觉了,但善良的愿望告诉很多读者,也许这张报纸的低劣是暂时的吧,因为它诞生的时间还不长,今后可能会越办越好。然而,我们错了,只要你随便找一张看看,你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它是越来越粗俗,越来越平庸,越来越让人恶心呕吐了。这种恶心到目前已变得忍无可忍,犹如鱼刺卡喉,不吐不快,就好比天天被它逼着让你吃那些臭气薰天的烂肉虫蝇。以下具体恶心表现,相信众多读者一定会有同感。
      一是报纸版面滥竽充数。在所有版面上,除了一些领导开会、领导检查工作之类的八股文章外,大多数都是原文照转新华社的通稿,其中不少文字是早已过时的国际新闻或者网络上流行已过的文章。这些文章占用了大量的版面,它的实际意义几乎为零。仅以2006年11月22日第2版为例,《多项措施解决“打官司难”“执行难”》(新华社稿)和《我市圆满完成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两篇大文章占了三分之二的版面(第二篇大文章完全可以用短文章发动态消息嘛),其它18篇短文章中,有5篇是国际新闻,另外还有一幅图片是国际图片新闻,这些国际新闻中有越南遭受狂风袭击的、有危地马拉火灾的、有德国校园枪击的,我不知道把这些国际上鸡毛蒜皮的事放到报纸上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不把有深度的,热点的文章发出来?而其它国内的文章中,又有五篇非广安的新闻,如江西乡镇机构减员、江苏控制景点门票涨价等,最后有关广安的几篇小文章都放在了整个版面的下半部,分别是兴办第二轮地方志业务培训、华蓥市计生工作、邻水完成党报征订任务、前锋加强税收征管、电力公司抓党建等。也就是说,国际新闻、新华社通稿、市外新闻占了一半版面,另一半版面除了换届那篇大文章外,其它几篇小文章仅占整个版面不到四分之一,而这仅有的四分之一中,还有什么党建、业务培训、党报征订等下三烂垃圾文章。感觉就是编辑随便找一些烂文章揍个数就是了,至于有没有可读性则关他卵事,如此大杂烩,除了那些成天无所事事的二流子,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去看这些臭不可闻的文字垃圾。
      二是新旧不分时空颠倒。本来,报纸所刊文章肯定是以新闻为主,最关键的就是要突出一个“新”字,只要题材有“新”意,读者才会有兴趣。作为报社的编辑和记者,这点恐怕不会要人教吧。然而,当你翻开2006年11月23日的《广安日报》,第一版的大块文章《抗旱救灾中的橄榄绿》,记述了武警广安消防支队官兵抗旱减灾的行动。旱灾结束已有几个月了,虽然武警参与抗旱的事迹十分动人,但此事早已时过境迁,难道报社的编辑记者才从睡梦中醒来?这算什么新闻?你意想不到的是,仅仅是你今天恶心还不行,因为这只是武警抗旱之上篇,明天还有武警抗旱之下篇,总之,不把你恶心到送医院进行急诊,它是绝不罢休的。如果说这篇文章是领导要求写的,那也罢了,但更令人仗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更令人叫绝的是,就在这张报纸的第三版,刊有一块大文章----《春到武胜新农村》。好一个“春”字,现在是春天吗?2006年的春天早已过去,2007年的春天尚未到来,现在正是一年之中不早不晚的11月份,明明已进入了冬季,何来之“春”。看来,《广安日报》的同志真是茅草丛中的斑鸠,除了一日三餐知道吃饭以外,早已分不清春秋了。
      三是各类文章质量低劣。只要你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很多文章在语法逻辑上简直狗屁不通,纵观一些文章,标题制作虚张声势,长篇文章往往假大空,粗而俗。再看记者拍的图片,取景完全毫无章法,图片内容除领导正襟危坐的会议图片新闻外,其它新闻图片要么是农村担粪桶的,要么是农民挥锄挖土的。不管是拍摄角度,还是所体现的主题,没有一样美的享受。感觉《广安日报》的记者和编辑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人,跟那些建筑工地上的泥水匠工人的素质差不多。也不知他们到底是确实没有能力,还是消极殆工,对领导不满而故意把报纸办得像破烂王的家,总之,这帮编辑记者给人的印象就是混世魔王加饭桶。更好笑的是,前年的一天,在该报第三版看到一幅图片,所报道的新闻仅隔了一天,就在同一个版面的同一个部位,又出现了同一个题材的新闻图片(只是拍摄角度稍微有点变化),看来编辑们的确是阿混传奇了,怎么前一天自己编辑过的图片自己就搞忘了吗,就算不是同一个编辑,那该报纸的执行总编是不是闭着眼睛签字的呢?如此糊弄读者,真是新闻界少有了。
     四是为了搞钱不择手段。《广安日报》作为一级党报,理应刊登党和群众关心的新闻。然而,在我看来,它除了迎合个别领导而刊登臭不可闻的讲话视察类文章外,最重要的就是刊登广安范围内的教研文章了。这些文章毫无疑问是全市教育系统的老师为了评职升级,为了完成一定数量的论文而花钱刊登的,如果说仅仅是少量的这类文章还可以理解,但常常是整版整版地刊登,有一次我还收到一期该报,四个版面中,一共竟然用了三个整版来刊登所谓的教育类论文。真是气得你七巧生烟。可以说,在全年的报纸中,至少有50%以上的时间在刊登教育类论文。如此恶劣的办报手段我估计在全国也是空前绝后的了。试问《广安日报》的编辑记者们,我们花钱订这份报纸,难道是叫我们每天来研究教育问题吗?如果你真要刊登那么多的教育类论文,为何不可定期以办“广安日报增刊”的形式来解决搞钱的问题,那广大读者也就不会太恶心了,如果为了搞钱而再继续这样办下去,建议最好把《广安日报》改名为《广安教育报》更合适。
      五是版面编排随心所欲。首先是文章类别混乱,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个版面上,常常既有国际的,又有省外的,还有不少省内其它地市的,为什么不可分设栏目。这样的大杂烩有什么办报风格,而很多文章标题所用字号很大,内容却很少,制作出的标题又大又长,信息量小,浪费了宝贵的版面。同时,编排既不美观,也不协调,感觉编辑的审美水平好比陈焕生上城差不多。
      六是印刷质量粗制滥造。特别是每周一期的《川东周末》,内容全是懒婆娘的果脚布--不痛不痒,又臭又长,更为恶劣的是,它几乎每一期的文字和图片都模糊不清,看得你头晕眼花,四肢发麻,年复一年,期期如此,却不见报社一声向读者的道歉,更不见有丝毫的改进措施,在此想问《广安日报》的总编,在大反假冒伪劣商品的今天,难道你们这样低劣的报纸还有脸面再办下去吗,那些无能的编辑记者就那样心安理得地要继续混下去,直到天长地久吗?
      七是怜惜稿费刻薄作者。广安成立已有十多年了,《广安日报》也走过了十多年的路,该报的广告收入可谓年年增高,然而,对那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支撑起该报的众多业余通讯员来说,最无奈的却是在费尽心血写出来的文章,在该报刊出后,所得到的稿费真是可怜得很,一般长一点文章的稿费最多四五十元,中等长度的文章一二十元,短新闻常常是六七元钱,这个标准基本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稿费标准了。该报不是天天讲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吗,怎么自己在付稿费时却要开历史倒车呢。只可怜那老实的作者,被报社那几十爷子当猴耍了自已还忠心不渝。
      十多年来,《广安日报》由于受中国独特的新闻体制的恩惠,它从不思进取,懒得求创新,因为没有竞争,没有压力,它办得再烂,也照样能够混下去,它的编辑记者素质再低,也照样可以获得较好的工资和福利。然而,在众多读者眼中,它其实就是一个十足的混世魔王,每天见了它,你生理上的第一反应就是感到恶心。说句实实在在的话,它应该算是全中国最低劣的报纸了,在我们看来,如果《广安日报》要想获得新生,最好的出路就是对现有人马进行立体解体后重组,包括要更换在指导思想上对该报掌舵的宣传部门的外行领导者,如果这一副猛药还不奏效,就只有走解体这一条路了,那样既可以减少对中国新闻纸张的浪费,更可以消除对广安人民心灵上的严重污染。
                                                                                                       (作者:时政评论)
发表于 2017-7-1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且不论文章内容如何,楼主将女人与小人、气量小划等号,是否不太妥当

发表于 2017-7-1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迫订的又岂止《广安日报》!各种鼓捣各单位订报刊杂志之事,没有哪个领导敢反对!!大多怕那顶乌纱帽哦!反正拿公家钱不心疼!好多单位为那些屁用不管的报刊每年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除了订的费用,像有钱的机关单位,还得专门请个收发报纸的工人!即便是零时工,每年也要浪费上万元吧!可是,机关也好,学校也好,那些报刊大多以3角左右卖给了收费站!而且浪费好多竹子木材!

发表于 2017-12-2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同意楼主到报社任职。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