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即使去不了,家里也能看”系列(历史纪念地---泸定桥)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有生之年周游世界,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然而,成人不自在,多数人不可能实现这一梦想的,因为:1、旅游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上有老,下有小,既是房奴,又是车奴的人,钱是个问题;2、即使有了钱,还要有时间,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事业人员(休假时间很短,又是固定的),时间也是个问题;3、有时间,又有钱的老年人,个别人身体又不好了,又不适宜旅游了,身体又是个问题。 因此,在目前中国,许多人要实现周游世界的梦想多半实现不了,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我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看图片、看视频、看说明,也能了解一二(还有,即使现在去不了,现在提前看一看,也能为以后去作些铺垫,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这些照片、视频有些是坐在飞机上拍的,有些是无人机拍的,即使身临其境的人未必能看到这些画面;并且,这些拍摄的人员大多数是很专业的摄影师,拍出的照片效果很好,即使你去过这些地方,也可能看不到这些画面的效果来。 闲话少说,我们就开始“坐在家里游天下的旅行”吧! 说明:这些照片来自网络,在此感谢摄影者、制作者和上传者的辛苦劳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甘孜州泸定县县城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算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多。底链上满铺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亭属清式古建筑。河对面,山坡上古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也就说是一座寺庙。但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却是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点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18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走在桥上,低头看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大家能否想象一下当年的工匠是怎样把这么沉重的铁链拉过河铺成铁索桥吗?当年的红军又是怎样在枪林弹雨之下怎样爬过这103米的铁索吗?我们到了桥西桥头堡的地下,就这座桥的关键所在。堡基面以下是落井,埋有生铁铸造的地龙桩和卧龙桩,并以铁链锚固,我们看见的这根铁柱,就是地龙柱,上面铸有的重量18000斤,这和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重量差不多,大约也只有它才能撑起这座桥了。 经过泸定桥往下走约1千米,就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