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905|评论: 11

请别逼老师“放弃”您的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6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http://www.sohu.com/a/82904178_144875

近年来,“家长恐惧症”这个可怕的“病”在老师们中间迅速地扩展开来。孩子在学校稍微有点风吹草动,老师和学校先是闻风丧胆,只害怕家长找到老师和学校“闹”。

孩子的教育本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相互协作,但很多家长却经常把老师、学校的关系搞得剑拔弩张,逼得老师们对他的孩子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只好“放任自流”。

中小学家长都喜欢关注的微信,我们等着您!

搜索微信公众号:名校资讯, mingxiaozixun <--长按复制

今天,跟老师们分享一位一线老师的感悟,看看他遇到的几类“毁孩子不手软”的家长,您是否也遇到过?

”1、没搞清楚事情之前和老师吵闹甚至动手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一时冲动愤怒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去学校“讨说法”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如果是自己孩子错了,那就主动道歉;

如果是别的孩子的错,可以去和老师反应一下情况,让老师来协调处理;

如果是学校和老师处理不得当,可以先跟学校和老师协商下一步处理办法。

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要表现出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这样会给老师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日后自然会对孩子另眼相待。

如果在没搞清楚状况之前就去大闹学校和老师,只会让老师觉得家长无理取闹,给老师留下的这样的负面印象自然对孩子很不利。

2、不把学校、老师的规定当回事

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规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

比如很多学校会规定不让学生带手机,不管家长是否赞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定。

如果家长对一些规定很有意见,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这会让学校和老师非常为难。

也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对于家长来说,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学校,需要面对几百几千的学生。

很多看起来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为了保护大部分孩子的安全和学习环境。

3、不参加家长会、不和老师沟通

孩子的教育,第一负责人应该是家长,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长,老师希望能和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好能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此家长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时间去参加家长会。如果实在无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师沟通。

否则老师不确定你是否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也不确定你孩子出现问题后自己的处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会知道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否与家庭问题有关。

孩子最终教育成什么样,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不与老师沟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自然很难因材施教。

4、拿社会和整个教育的问题来评判老师

就像这个世界最想让病人健康的是大夫,那这个世界最想让孩子优秀的就是老师了。能把学生教得个个优秀,是每个老师最大的梦想。

有些家长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一旦社会上出现一些教育事件,都会认为整个教育行业出了问题,对自己孩子的老师也大加指责。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确实有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所有的老师。这会让绝大部分怀揣教育理想,兢兢业业的老师们伤了心。

如果家长能对老师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体谅,老师自然也会报之以对孩子的宽容和鼓励,这种良性循环,最终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5、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

在几年前做过这样的一个调查:老师最厌烦那种家长?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的家长排在了首位。

现在很多家长会觉得,教育是服务行业,我交了学费,老师就应该给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务。

但是教育不是服务,它是心灵层面的引导和滋养。

对待老师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因为也只有这些才能激活老师内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让老师用心去对待孩子,给孩子一份最优质的教育。

请家长多一分宽容和理解,多给老师一些尊重和信任,老师一定会加倍珍惜你的孩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9-26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jzb.com/bbs/thread-6128252-1-1.html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孩子走进学校,老师对他的影响非常大。被老师重视的孩子,成绩更优秀,自信心更强。无论在智力还是性格的发展上都会更好一些。
而一旦被老师忽略,孩子不仅会成绩下降,出现自卑情绪,在人际交往上也容易有障碍,有些敏感的孩子甚至还可能会自暴自弃。

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并不仅仅取决于孩子,某种程度来说,甚至受家长影响更大一些。
孩子在学校最大的悲哀不是成绩差,不是常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不是常被请家长,而是老师不再注视TA,TA做了什么都不会在意,被老师完全放弃的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绝对是灰暗的。
但是,很多时候孩子在学校被放弃不是因为孩子,大多数被老师“放弃”的孩子是因为家长们不经意间的一件事。

很多时候,不是老师想放弃孩子,而是被家长们逼得放弃孩子。

下面的几种行为,你有吗?
02
搞清楚事情之前不要和老师吵闹甚至动手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一时冲动愤怒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去学校“讨说法”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如果是自己孩子错了,那就主动道歉;如果是别的孩子的错,可以去和老师反应一下情况,让老师来协调处理;如果是学校和老师处理不得当,可以先跟学校和老师协商下一步处理办法。

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要表现出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这样会给老师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日后自然会对孩子另眼相待。

如果在没搞清楚状况之前就去大闹学校和老师,只会让老师觉得家长无理取闹,给老师留下的这样的负面印象,自然对孩子很不利。

03
不把学校、老师的规定当回事

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规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比如很多学校会规定不让学生带手机,不管家长是否赞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定。

如果家长对一些规定很有意见,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这会让学校和老师非常为难。也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为对于家长来说,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学校,需要面对几百几千的学生。

很多看起来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为了保护大部分孩子的安全和学习环境。
04

不参加家长会、不和老师沟通,不懂得在孩子面前维护老师

孩子的教育,第一负责人应该是家长,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长,老师希望能和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好能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此家长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时间去参加家长会。如果实在无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师沟通。

否则老师不确定你是否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也不确定你孩子出现问题后自己的处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会知道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否与家庭问题有关。

孩子最终教育成什么样,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不与老师沟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自然很难因材施教。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05
拿社会和整个教育的问题来评判老师

就像这个世界最想让病人健康的是大夫,那这个世界最想让孩子优秀的就是老师了。能把学生教得个个优秀,是每个老师最大的梦想。

有些家长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一旦社会上出现一些教育事件,都会认为整个教育行业出了问题,对自己孩子的老师也大加指责。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教育确实有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就否定所有的老师。这会让绝大部分怀揣教育理想,兢兢业业的老师们伤了心。

如果家长能对老师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体谅,老师自然也会报之以对孩子的宽容和鼓励,这种良性循环,最终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06

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

在几年前做过这样的一个调查:老师最厌烦那种家长?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的家长排在了首位。

现在很多家长会觉得,教育是服务行业,我交了学费,老师就应该给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教育不是服务,它是心灵层面的引导和滋养。

对待老师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因为也只有这些才能激活老师内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让老师用心去对待孩子,给孩子一份最优质的教育。

如果我们社会最后一片净土——教育,都抬不起头了,那么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希望,孩子还有什么希望,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写在后面

每一个生命都是复杂的个体,一个孩子就使一大家子人头疼了。而一个班主任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上百位家长还要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其他种种,虽然他不能让每位孩子成才,不能让每位家长满意,但是他付出的已经够多了。

所以请善待每位教师,特别是那些为您孩子好,对您孩子严厉的老师。请家长多一分宽容和理解,多给老师一些尊重和信任,老师一定会加倍珍惜你的孩子。
发表于 2017-9-26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老师讲的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9-26 17:55
讲倒讲的好。现在有些老师……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9-26 21:33
何老这样一说,明白了一些道理。有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我老何
链接:http://www.mala.cn/thread-14715040-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当学校和老师开启了“自我保护”模式,谁买单?
在媒体发达的今天,各个学校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名誉。很多学校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始加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过分的追求“自保”,过分的“自保”究竟会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什么后果呢?给我们的教育留下什么隐患,下面,我根据几个真实的案例,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案例1:
小明是一名心脏病患者,从初中开始就长期吃药控制,只要按时吃药,就无明显症状,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上高中后,为了不受同学歧视,小明在父母的叮嘱下没有告诉老师和同学自己的病情。正常的与其他同学跑操,上体育课。有一天早上,小明的妈妈起床晚了,没有给小明做饭,小明为了不迟到,饭和药都没吃就来到了学校。课间操的时候,小明感到明显的不适,但他对谁也没有说,坚持跑操。跑到最后一圈的时候,小明一头栽倒在操场上。尽管老师及时拨打了120,可小明还是离开了人世。丧子之痛,再加上想讹诈一些抚恤,小明的家人把花圈摆到了教育局门口。一时间网络上流言四起,说什么学校害死了学生等等。为了尽快消除不良影响,最终学校以某种形式抚恤了小明的家人。
事件平息之后,全县立刻进行了中小学学生健康大普查,彻底查出那些有潜在危险疾病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学校强制他们到医院开证明,否则不能来上学。医院的证明具有法律效力,万一学生身体出了事,可以免除学校的责任。这次体检非常苛刻,很多有些小疾病的学生也被查了出来,他们在学校或多或少的受到同学的歧视。
紧接着,又发生了另一件事。有个学生课间操跑操时,因为昨晚刚下过雨,操场上有少量积水,结果这个学生不小心滑到摔伤了。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带人来学校闹,学校只好赔付了所有医药费和营养费,还安排专门老师给这个学生补课。以后的日子里,这所学校下雨天气不跑操,下雪天气不跑操,刮风的天气不跑操,天气太热、太冷也不跑操。一年的光景里,至少有大半年的时间不跑操。虽然再也没有学生摔倒的事情发生,可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却是大幅度下降。
案例2:
小丽上高中二年级,这一年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小丽多了一个弟弟。一时间,小丽的父母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弟弟身上。小丽不但少了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每天放学回家还得给弟弟洗尿布。妈妈的脾气也一天天变得暴躁起来,经常对小丽发脾气。小丽从一个漂亮的公主变成了被人嫌弃的丑小鸭。
弟弟的尿布似乎越来越多,永远也洗不完,小丽的作业因为天天洗尿布而不能按时完成。第二天老师检查作业,发现小丽没有完成。老师就批评小丽,说小丽懒惰,说小丽这样下去一定没有前途。小丽也觉得,自己天天洗尿布没有未来。下课后,小丽就从五楼跳了下去,离开了人世。
老师追悔莫及,又是给小丽父母下跪,又是给小丽的灵位下跪,可最终还是为了息事宁人,这个老师下岗了。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学校的老师再也不敢批评学生一句。哪怕是学生犯了严重错误,老师也不敢过多的批评学生。很多老师觉得,教学成绩不好,大不了别人说你教不了书,没能力。学生跳了楼,老师的饭碗就砸了。
学生抽烟、打架、谈恋爱、与社会上的人交友鬼混,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多老师觉得,学生犯了错误,伤害的是学生自己。但因为老师管学生,学生和家长做出了过激的行为,伤害的一定是老师。
案例3:
小兰从初中开始谈恋爱,到了高一还是谈恋爱。高中的班主任发现情况后,找小兰谈了多次,也找小兰的家长谈了多次。家长袒护小兰,说自己的孩子不会谈恋爱,小兰和男生只不过是正常交往。
有一天,小兰和班主任请假说,家里有急事,要马上回家。班主任准假后,小兰立刻就走了。班主任估计小兰应该回到家的时候,给小兰的爸爸打了个电话,询问小兰到家了没有。结果发现小兰根本没有回家,小兰的家里也没有什么急事。
小兰的父母知道小兰不见了之后,主观地认为一定老师在学校里批评了小兰,才把小兰逼走的。小兰的父母开着车到学校来理论,一同而来的还有电视台和报社的记者。他们是小兰的父母请来曝光老师是如何把学生逼走了。
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小兰有个社会上的男朋友,小兰撒谎说家里有事,就是想和社会上的男朋友约会。两人一起吃饭逛街,玩够了之后,小兰的又回到了学校。这时,小兰的父母还在学校不依不饶的大喊大叫。电视台的记者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就劝小兰的父母别闹了。
这件事之后,再有学生请假,班主任就不敢轻易应允了,必须让家长打电话,而且得用学生入学之初报给老师的手机号给班主任打电话。因为有的学生会找社会上的人冒充家长打电话,有的甚至还要要挟老师,要给老师好看。一个简简单单的请假,就让师生之间充满了怀疑,相互不信任。那么,老师若是信任学生,说不定哪天就掉进了学生的陷阱里。
的确,学校和老师开启“自保模式”可以避免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与此同时,我们要牺牲更多学生的利益作为代价。学校和老师过分的追求“自保”势必要降低教育质量,助长许多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加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膜,让师生关系变得冷漠。可是学校和老师不注意“自保”,一旦中招,可能就会身败名裂。
其实,我们怎么能责怪学校和老师。如果学校和老师不自我保护,谁会保护学校和老师呢?出了事情,哪怕很小的事情,只要有家长来闹,除了学校和老师与家长讲道理之外,没有人会站出来主持公道。学校和家长的纠纷,很多也不在法律的范围之内,只能是学校和家长协商解决。家长的要求没有解决,协商就算不成功。再加上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消除影响对学校和老师施加压力,满足家长意愿,就得委屈学校和老师。既然学校和老师不能指望着别人保护自己,那么学校和老师遇事就谨小慎微,宁可降低师德,降低教育质量,也要保护自己。
再说一下个别家长。个别家长在这个问题上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有的家长的道德并不高尚,无理取闹,以败坏学校名声为要挟,逼学校和老师就范。学校里的老师都是一群知识分子,在“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的无奈之下,老师就只好就范。当然,很多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他们的建议,学校应该虚心学习和接纳。可是,个别家长为了一己之私,完全不顾良心不安,蛮不讲理的伤害学校和老师,真是让人心寒。老师也是人,面对威胁,老师也有万般无奈,只能采取反制措施,进行自保。
当学校和老师开启了"自我保护"模式时,这单谁买?能怪学校和老师吗?该反省的是我们的制度和舆论导向,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和为此推波助澜的上级主管部门,就像一个因猎人频繁出入而害怕中枪的动物远远躲避到森林里一样,这是一种本能反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旦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因为在管教学生的过程中受到伤害,那身边的其他老师不得不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穿上小鞋的教育怎么能迈开步伐正常行走,最终受害的是许多无辜的孩子和家庭,教育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就像白岩松在谈到医患关系时说:"今天你骂几句医生,表面上吃亏的是医生,其实真正受害的是明天的病人,但谁又敢说你不是明天的患者呢?",我要说,今天你骂几句老师,表面上吃亏的是我们老师,其实真正的受害者是我们明天的孩子,未来的希望,但谁又敢说你身边没有孩子没有下一代呢?师道尊严需要整个社会去维护,更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今天的教育是谁在教育谁?渐行渐远的师道尊严从何说起?尊师重教值得每个人反思。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9-27 14:27
这样一来,人品不行,师德不行的老师又可以找到理由了!

发表于 2017-9-27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标题就不想看内容了,功利社会师德缺失逃避责任的“老师”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灯火阑珊处~ 发表于 2017-9-27 15:25
看了标题就不想看内容了,功利社会师德缺失逃避责任的“老师”太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9-27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针对这个帖子的回复,我跟人赌了这周末的晚餐,我赢了!

发表于 2017-9-30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服务于公众的医生、教师、政府部门,一些人出了问题,于是整个行业、部门,所有人都受到全社会讨罚,不分清红皂白。在这些行业,做好本职工作,也一直保留着底线的人却感到了寒心。
有些人骂警察,有事找警察;骂教师,送子女去学校;骂医生,生病找医生。
出门买东西,吃东西,谁没遇到缺斤少两?谁没遇到以次充好?谁没吃过地沟油?也可能买过假药……这些大家好象倒很宽容。
希望这个社会的人客观些,针对某些不良现象,可以批判具体人或这类现象的人,但不要针对该行业的所有人——你也没这个权利!
发表于 2017-9-3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坏人的放纵,就是对好人的犯罪。对贪官的放纵,就是对百姓的犯罪。对不懂事同学的放纵,就是对社会、对字校、对好的学生、对孩子的家庭都是犯罪。老师打学生只要是为了他好,打的不过份都不为过。话又说回来,不听话的学生当家长的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读初中时物理老师有一次差点把我耳朵给扯落了,真痛,后悔当初不听话把老师气惨了。结果物理老师还是我人生中最尊重的老师之一。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