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14|评论: 1

[相如·茶馆] 刨地瓜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7-11-1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刨地瓜
                     

            邓四平/文

     六月六,地瓜熟。
     地瓜是一种长于山坡田野之间的野果。它有长而柔韧的藤,长蛇般绵延匍匐隐藏于碧绿的杂草丛中,其叶状如枇杷树叶,边缘呈锯齿状,叶面椭圆而光滑,仿佛打了蜡一般。掀开密密的绿叶,便可觅见结在藤上沾满新泥的地瓜果。它雀蛋般大小,圆圆的,果皮鲜红。在溪旁井头,洗净果皮上的新泥,双手轻捏,用力一掰,黄红的瓤肉便裂开一道樱桃似的小口,露出细腻晶莹的籽儿,洁如贝齿,白如冰雪。放进嘴里,轻轻一吮,便浆液四溢,味道又酸又甜。
     在贫穷而饥饿的年代,地瓜果便是童年的我们最好的零食。放学回家,打完猪草,小伙伴们便三五成群,不约而同从荷包中翻出一个早已藏好的油纸口袋,人人如欢快的雏驹一般,撒腿奔向碧如绿毯的山坡,四处翻动草丛,掀开藤蔓,便会大有收获。嘴馋的摘下地瓜果,在衣襟上揩去新泥,便径直丢进嘴里大快朵颐。
     “好甜罗!好甜罗!”脆生生的喊声响遍山坡,叫人羡慕不已,更让人垂涎不已,整片山坡便沉浸陶醉在一片无尽的欢乐之中。
     直到夕阳落下山坳,一弯如钩新月渐渐挂上天际,暮色降临,我们才人人怀揣一大包地瓜果恋恋不舍地回家去了。
      后来,当我师范毕业,在乡下教书的时候,也曾带着班上的学生们去野外摘桑椹、觅野果,但学生们不是踩坏了庄稼,就是弄断了人家的树枝,惹得村妇们一顿好骂。曾记得十多年前的2000年,我在蓬安最偏远的天成小学教书的那年,一个炎热夏天的课外活动,我和学生们一起跑到山野之间去兴高采烈地摘回了一大堆地瓜果。反复洗净之后,学生们大多用怀疑而迷惑的目光打量良久,才慢腾腾轻轻地掰开地瓜果,伸出舌尖怯怯地一舔,便扔得满地皆是了。看到此情此景,我心里倍感十分地难过。哎,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在蜜糖罐子里泡大的,他们哪会喜欢当年曾被我们视为人间最甜蜜美味的地瓜果呢?他们又哪会知道我们那一代人曾经经历过的贫穷饥寒与艰难苦楚呢?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食得地瓜果,百事皆可作。
  



作者简介:


    邓四平,男,四川蓬安海田人,生于1974年5月15日,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邓小平故居荣誉馆员,现供职于四川省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管理局。从1989年至今已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旅游报》、《青年作家》、《四川日报》《新周报》、《新传奇》、《南充文学》、《嘉陵江》等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新闻稿件数千篇,共计400余万字,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文学奖。



108128264542498038.jpg




800793792299945803.jpg




628516214117195274.jpg




652741701527114865.jpg



7338008490063262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