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93|评论: 1

[民生杂谈] 健康 | 别再乱吃了,公认的一类致癌物竟然有它,打死都猜不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30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官方版的“致癌物”完整清单

                                                                             「一类致癌物」

  一类致癌物是指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体致癌的物质,所以大家需要对这类物质高度警惕。大家常吃的咸鱼,就在这个范围内。
  目前已经确定的一类致癌物有87种,比如黄曲霉毒素、亚硝酸胺类混合物、马兜铃酸等。

发 霉 的 花 生
  发霉的花生、自榨花生油是黄曲霉毒素的重灾区,生活中如果发现有一颗花生霉变,最好把整包花生都扔掉。
  黄曲霉素最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坚果类食物是另一个重灾区。吃到霉变的、发苦的坚果,千万别犯懒,一定要马上吐出来并漱口。

咸 鱼 咸 菜
  在我国,几乎家家户户都腌制咸鱼、咸菜,这些腌制后的食物不仅好吃,而且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但是,好吃背后的代价却是沉重的。
  研究表明,咸鱼咸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胺类混合物,长期食用腌制食品,诱发鼻咽癌的概率是正常人几十倍。

烤 肉
  烤肉、烧烤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苯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是癌症诱发的直接因素之一。
  美国癌症协会研究证实,长期吃烤肉、烧烤类食物,直肠癌和结肠癌风险比普通人高30%。大量吃煎炸肉类的女性,比吃新鲜肉类的女性更容易患上乳腺癌。

槟 榔
  槟榔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它们可以让神经兴奋,有明显成瘾、依赖作用。然而正是槟榔素等生物碱,是诱发口腔癌的直接元凶。有研究表明,口腔癌患者80%以上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有嚼食槟榔习惯的南亚、东南亚地区,口腔癌患者比例占据全世界的60%。此外,嚼槟榔会造成口腔黏膜的反复损伤,这也是其致癌因素之一。

未 煮 熟 的 螺 类
  很多吃货钟爱螺类,像田螺、马蹄螺、青虾螺等,好吃美味。但是在烹饪过程中一定注意,要高温完全煮熟。

过高温煮熟的螺类不能完全杀死华支睾吸虫,这种寄生虫一旦进入人体,会引起胆管发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疾病。有医学研究资料显示,它们与胆管癌、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新 装 修 的 房 子
  新装修的房子,或多或少含有甲醛。甲醛对人体有着巨大危害,会引起皮肤过敏、头痛头晕。吸入高浓度甲醛时会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对孕妇、胎儿的危害极大。

  新装修的房子,一定要开窗通风半年以上,也可以购买绿萝等植物吸收部分甲醛气体。
二 手 烟
  长期吸二手烟,会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比如增加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质,还增加了肺癌的发病率。

「二类致癌物」

  二类致癌物是指对人体致癌有较大的可能性,但与一类致癌物相比,没有直接证据,但在动物身上实验已经得到了验证。

薯 条、油 条
  许多经过高温油炸的淀粉类食品,如薯条、油条以及炸鸡等都含有潜在的致癌性化学物质——丙烯酰胺。
    有实验证明,丙烯酰胺容易导致基因突变,损害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诱发良性或恶性肿瘤。

发 霉 的 生 姜
  民间有“烂姜不烂味”的说法,人们以为生姜不论处于何种状态都是可以食用的,这种观点大错特错。比如发霉的生姜就是万万不可以吃的。
  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发霉的生姜里含有黄樟素,这种物质可能引发肝癌、肝硬化等疾病。

被 霉 菌 污 染 的 牛 奶
  每天喝一杯牛奶,能够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但要选用正规品牌、渠道生产的牛奶,切莫因为便宜或者其他原因购买不符合市场生产标准的牛奶。
  研究表明,如果牛吃了被霉菌污染的饲料,产出的牛奶会因此受到霉菌污染,成分中含有黄曲霉素M1,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生命面前无小事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以后一定要注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健康】活过100岁的名人们,每人告诉你一个长寿秘密
        基因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我们无力改变,但后天生活方式对长寿的作用功不可没。
        很多人“人未老,心已老”,总把“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能干嘛呀”、“这是年轻人做的事,我做多不合适”这样的话挂嘴边。其实,年龄不应成为借口。
        《生命时报》特邀专家与大家分享全球9位百岁名人的长寿秘诀,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活出自己的百岁人生。
受访专家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  高方堃 

忙碌起来,心态年轻
摩斯奶奶(1860-1961),101岁
       美国著名画家摩斯奶奶直到87岁时才开始绘画创作,直到今日还能在美国各个博物馆见到她的画作。她曾说,绘画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自己忙碌起来,而且要多与年轻人相处,这可以让你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也会让笑容常停驻在你的脸上。

        虽然人的记忆、运算等流体智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退,但判断力、联想力等晶体智力反而更有优势。
        老年人可以通过上老年大学、参加志愿者活动等,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同时加强社会交流,保持心态年轻。照看孙辈也有助于保持年轻心态。
        澳大利亚研究发现,每周照看一天孙辈的祖母,心态更年轻,记忆力和认知能力更强。”
健康计划要趁早

伊丽莎白王太后(1900-2002),102岁
        作为英国女王的母亲,她在官方传记《伊丽莎白女王的母亲》中透露了长寿的秘密:直到你晚年被疾病困扰时,才会意识到年轻时不饮酒、不吸烟、不吃垃圾食品、做大量运动的重要性。   

        要想长寿,不要打事后如意算盘。
  
        保护身体是一项长期投资,健康意识树立得越早越好,这些意识会“指挥”你保持好的生活习惯。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已由2008年的6.48%上升到2015年的10.25%,但目前的健康素养水平并不高。

        高方堃建议,不妨尽早给自己订一份健康计划,这对预防慢性病格外重要,不仅要在饮食、运动方面保持健康,还要每年定期体检,尽早把疾病挡在门外。

始终坚持梦想
格劳瑞亚·斯图尔特(1910-2010),100岁
       作为一名美国女演员,格劳瑞亚青春时代并没有迎来事业的巅峰,但1997年,87岁高龄的她华丽复出,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扮演老年“露丝”,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在回忆录中她说,出演《泰坦尼克号》是最后一次能证明自己是一流演员的机会。80岁高龄,仍坚持着伟大的梦想,这就是她乐观生活的动力。

        美国一项针对13.7万人的研究发现,拥有强烈而明确的生活目标能降低心脏病和中风危险,生活目标强的人,总体死亡率降低23%,心脏病、中风等风险降低19%。

        研究人员认为,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事会让大脑释放出增强免疫力的化学物质,减少应激激素的分泌,有助于保持心脏健康。

        高方堃说,每个人都应在不同阶段思考一下“我的目标是什么”,积极主动地制订目标和计划,比如学习计划、保健计划等,然后不断完善、更新,为健康加分。

丢掉压力,喜欢散步

乔治·伯恩斯(1896-1996),100岁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乔治·伯恩斯在回忆录《如何活到100岁》中分享了他的长寿秘诀,就是避免焦虑、压力和紧张。此外,多做伸展运动,爱散步,常吃西梅也是他的养生之道。  
        研究显示,人体60%~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面对压力,人体会本能地进入一种应激状态,自动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此时血压升高、心率变快,有可能诱发心梗、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生活在压力下,还会导致与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大脑内侧前额叶皮层容量减小,进而降低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出现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高方堃表示,学会克服焦虑和压力是人生的心理必修课,面对挫折和困难有压力在所难免,此时不妨先冷静思考问题症结,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利用人脉、物质等资源寻求解决办法。
        尽量不要对同一个问题反复纠结,要学会放下,试着用运动、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均衡营养

艾伯特·霍夫曼(1906-2008),102岁
        这位发明了迷幻药的瑞士化学家晚年时仍在周游世界和讲学。
        2006年,在一次讨论会上,他透露自己的长寿源于在每天的牛奶什锦早餐中加两个生鸡蛋,鸡蛋含有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营养素,有助于保持营养均衡。
        国医大师干祖望的养生箴言中曾提到“蚁食”,指的就是像蚂蚁一样,一不挑食,二不多食,即每样食物都吃点,每样又不多吃,达到营养均衡的健康状态。
        中老年人更要注重营养均衡,不能偏食挑食,因为50岁过后,人体的咀嚼、消化等功能都逐渐减退。中老年人要少吃多餐,多吃深色蔬菜和全谷食物,饮食清淡,定时定量喝水等。  

对生活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路易斯·赖纳(1910-2014),104岁
       她是第一位蝉联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演员,也是最长寿的奥斯卡影后。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路易斯把自己长寿的秘诀归功于好奇心和求知欲。
        她说:“如果你失去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会死亡。世界上有无穷的知识需要人们去探索,掌握这些知识是多么不可思议。我还有很多事情不知道。”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对身边人和周围世界的充满好奇,可以让社交生活更加丰富,提升幸福感和生存价值。
   充满好奇心的人,往往更有生活情调,不仅善于聆听,而且十分健谈。
好奇心还能有效刺激大脑,防止认知能力退化。
        美国心理学家托德·卡什丹曾说:“我们要把生活看作是一个愉快的探索、学习和成长旅程。”
        高方堃说,老年人也要不断学习,打开自己的心扉,积极接受并学习新鲜事物,比如学习使用数码产品,电脑、手机等,还可以多开发新的爱好并钻研,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点燃好奇心。

每天散步

鲍勃·霍普(1903-2003),100岁
      这位美国喜剧和电影演员在晚年用一个笑话概括了他保持年轻的秘诀,那就是:要隐瞒自己的年龄。
        不论在哪个城市,他每晚都要步行2英里(约3.2公里)。
        他说:“我祖父96岁时还坚持每天步行2英里,直到最后一刻,他还能保持思维敏捷。”  
        忘记年龄,并不是一句笑话,而是养生之道。良好生活习惯、坚持运动、健康饮食等都能延缓身体机能衰老。散步就是最好的运动之一。
        英国研究发现,每次散步20分钟,每周3次以上,可大幅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饭后散步半小时既有助消化,还能帮助控制餐后血糖,有益血管健康。

睡前摆脚,爱看喜剧

邵逸夫(1907-2014),107岁
        他是香港具有传奇色彩的电影制片人,一生共制作300多部功夫电影,被称为中国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他保持长寿的一个秘诀就是,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转64圈,而且他还很喜欢看以搞笑闻名的《憨豆先生》,多年来一直保持开朗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   

        据中国老年学会调查,在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中,60%取决于自己的心态。性格开朗少发愁,是公认的长寿之道,负面情绪则容易伤身。

        美国研究发现,如果50岁以上的人依旧持有乐观情绪,那么他们心力衰竭的风险会比不乐观的人低73%。古语云,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
        高方堃说,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我们更应该学会乐观、豁达地看待人和事,做一个“阳光老人”: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不暴躁、不多疑,长寿自然能实现。

将运动贯穿一生

詹妮·卡蒙特(1875-1997),122岁

        122岁的法国老婆婆詹妮是有确凿文件证明的、有史以来的长寿冠军,她的长寿秘诀是坚持锻炼。

        一生中,她都始终保持身体处于活跃状态,86时喜欢上了击剑,在近100岁时还每天骑车。 
        
        高方堃说,坚持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力和耐力。
运动没有固定形式,扫地、跑步,甚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种等都可以。

现在很火的广场舞,也有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效果。此外,骑车、舞剑、游泳、打太极等,都是较适合老人的运动。

老人应避免做过于激烈、竞技性强的运动,如拳击等。
运动时,一定要“慢”字当头,把握好度,感觉不吃力、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哪怕已经80岁了,也希望你能像年轻时一样,有一颗勇敢无畏的心,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也可以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的心上。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