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九大的圆满闭幕,国家政策也是应声而变,各行各业应势而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租购同权”“央行去金融杠杆,准备上调基准利率”“促进中小商业银行风险把控能力的提升”“贯彻教育法律法规”等等,大到国家小到家庭个人,无不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点滴。
再回过头仔细看一下与初三家庭相关的教育新闻信息、政策。
1,成都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工商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清理举办、承办、协办违规竞赛活动的通知》,在全市部署清理举办、承办、协办面向义务段中小学生的违规学科竞赛、考级等考(测)试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冬令营、夏令营形式组织的竞赛集训等选拔性考试测试活动,以下简称竞赛活动)。一是禁止举办、承办、协办未经政府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二是禁止组织义务段中小学生报名参加未经政府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三是禁止组织或变相组织与义务段入学、转学、插班挂钩的竞赛活动。
2,成都各校校长签署“承诺书”: 不准提前招生、 不准凭证招生、入学不准设重点班。作为中国科技城的绵阳校长们也是紧随其后。
3,四川的新高考政策规定:考生高考成绩由国家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国家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单科,满分150分,不分文理。外语学科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1次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为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学生自主选择3科作为等级性选考科目。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单科满分100分。等级性选考每年组织1次,高中生在校期间只参加1次等级考试。
4,2017年成都、绵阳高中自主招生考试时间以及招生人数如下:
成都公立四七九中6月17日考试,川大附中、川师附中、铁中均为6月18日考试,而招生人数基本上都是一个实验班的班额,而绵阳的学校是6月20日考试,绵中和南山本部仅招生300人左右,绵中实验和南山实验为2000人左右。
以上能看到一些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信息、政策无不在说学生的竞争一年比一年大,很多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都是时间重合的,也就意味着同一天只能选一所学校考。以前很多学校会提前在各地市州招生考试提前录取学生,但随着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这些给到学生们的机会越来越少。就算某些高中名校能给到合作的培训学校一些“内部推优”的名额,那也是少得可怜,一个学校也就几个名额,那也是九牛一毛、杯水车薪。
在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已然是焦头烂额,一些家庭为了让孩子有书可读上名校,为了孩子去争取“内部推优”的名额,但太少了,而且不是有钱就行,必须得看孩子的成绩,成绩差了有钱都惘然。
也有一些家庭开始为学生准备报培训学校的课程,但绝大部分家长属于”病急乱投医”,以为只要给孩子送到好老师那里就行了,只要补课了那就为孩子尽力了,进而自我安慰一下。这样子做,不但帮不了孩子,还事倍功半。
家长在选择培训学校的时候,不是说最厉害的老师才行,而是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对的,孩子现在最宝贵的是时间,只有六个月不到的学习时间了,做一些无谓的练习,那是在浪费时间、精力。应该把不多的时间、精力用在自己薄弱的地方进行反复、刻意的练习。多见题型,多练解题技巧、多了解解题思路,这样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基本上现目前市面上有这么三类培训机构:
第一类,由成绵名校一线任课名师上课的,只是上课地点在外地;
第二类,由机构培养出来的优秀老师或者请本地重点班老师上课;
第三类,把成绵名校一线任课名师请到西昌来上课。
以上三类学校各有优势,第一类和第三类学校,师资没得说,专业能力强,带过很多届毕业班,有教育经验,对中考出题方向、规律和趋势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这就包括了中考的考点、重点、难点在里面了,但费用上就要比第二类学校贵了,第一类学校外地上课,除了正常的学费以外,还有吃住行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第三类学校虽然学费贵一些,不过不用鞍马劳顿可以在本地就近学习了。第二类学校好处就是,通过多年的不断学习,师资上也是优秀的,但不像第一类第三类学校,每年只有寒暑两季能上课,而这样子孩子周末也可以上课了。
但,我们应该明白“优生造名校”这句话,也就是说无论学校还是培训机构,都是通过优质生源给自己增加名气的。所谓的优质生源也就是,基础扎实、领悟力强、逻辑思维清晰,这样的学生自然老师都喜欢,因为容易教会,自然也就相对容易出好成绩了,进而也就成了我们大家趋之若鹜的名校了。
所以,各位家长们在选择培训这个升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而不是一定选择最有名气的学校。
另外,家长们评价孩子们的成绩往往只看两个数据:第一分数、第二排名。一张试卷测试以后,这个分数是如何构成的?是基础题丢分还是难度题丢分,丢在哪个板块?这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地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就是说,我们的测试真正的目的在于查漏补缺,而不是冷冰冰的数字。通过测试我们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才是关键。基础丢分,要么粗心大意、要么太懒,补课意义不大,自己勤加练习就可以了;难题丢分,基本上属于平时上课听了,下课完成老师的作业了,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也几乎没有多做一些教辅练习,题型见少了、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积累太少,要么参加培训,要么自己练习,但这时候主张去培训吧,老师的经验可以帮你走一些捷径的。
最后,很多老铁在说自己娃娃成绩一般,考不上外头的高中哦,那是人家学霸娃儿的高中哦。
我只能说两点,第一,就算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要是成功了呢?不做,那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第二,不是学霸才有机会,只要跟着老师的对于中考方向、规律的指导走,进行系统培训,刻意反复练习考点、难点、重点,依然可以成为后起之秀,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