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友爆料:昨(20)天下午,达州市6路公交车在行驶到达城仙鹤路站台时,发现车上有小偷行窃,公交司机吼住了他提醒了乘客,心有不甘的小偷直接跑到驾驶室对驾驶员进行殴打,光天化小偷太猖狂了!
该网友描述:在车上的乘客没有一个人出手制止小偷对司机的殴打行为,包括被行窃的那位都是选择在一旁观看。真的心寒,在这个季节心更寒了!
该网友描述:被打司机是自己父亲。
本人想说:达州公交车司机好心提醒乘客却被小偷报复殴打,首先向这名好心的达州公交车司机致敬,他的那种不畏惧小偷敢于伸张正义的精神可嘉。
可恨的小偷因为司机的提醒而没有偷到乘客的东西,嚣张跋扈的他气极败坏地冲上去殴打司机,面对他的暴行车上的乘客没有人敢上前为司机帮忙。
是什么让乘客表现的冷漠和怯懦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骨子里那种贪生怕死的恐惧,害怕为别人伸张正义后会付出悲痛的代价。
有句话:“不怕坏人成帮,就怕好人不帮”。这起事件似乎就是这句话最好的佐证,达州公交司机忠于职守,没有向小偷低头,但是数名乘客却坐视不法分子大摇大摆地嚣张报复。
“如果自己身在其中,真的会挺身而出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有人会说,一味地抢占道德制高点,对现场的乘客进行指责意义不大。在他看来,“好人不帮”并不是大家不想帮,而是担心自己负伤之后没人帮。
本人想说:乘客的冷漠本质上是缺乏见义勇为的勇气和底气,因为在选择是否挺身而出时,不少人都会思考见义勇为的后果:受伤、残疾甚至是失去生命,这样的想法使其无法勇敢地站出来。久而久之,冷漠取代了勇气,趋利避害成了袖手旁观最好的托词。要增加市民见义勇为的勇气和底气决不能仅靠精神层面的宣传和鼓励,更需要拿出制度化的物质保障,让见义勇为者不再流血又流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