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与岳母因为小孩做寒假语文作业的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在我们这个一向相当和睦的家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难堪。
我小儿子在上海一所超级牛校读小学三年级,语、数、外、体、美、劳全面发展,属于比较优秀的小孩。因为我平时工作忙碌,年纪不太大、精力旺盛的岳父母跟我们一起生活照顾小孩,辅导小孩读书的重任无奈落在了岳母和妻子身上。但我对小孩教育、成长,平时也是非常关注的。
不仅我确实平时工作很忙,无法分心辅导小孩,而且虽然我在家庭成员中受过最好的教育,当过高中和大学教师,况且一直担任比较高的领导和管理职务,又成功培养大儿子成为万里挑一的人才(不是吹牛逼的哟),自认见识高于家里所有人,但无须讳言,因为我20年前事业发生重大转折,不再是体制内的领导,仅靠打工当职业经理人为生,虽然仍是家庭中的经济支柱,却失去了过去在家庭中说一不二的地位,变成了这个大家庭中平等甚至是弱势的一员,许多重大事情由家人“民主”之后就不由我说了算。这也是岳母能跟我吵得起来的很重要原因。
这次因病在家休养,听到隔壁小儿子跟辅导他做作业的岳母发生争吵,我就忍不住去瞧瞧。一打听,原来他们祖孙俩为语文作业中的两道题该怎么做发生了分歧,俩人相争不下。我下意识地立马介入仲裁。
这是一个属于阅读理解的考题。之前我了解到的情况,小孩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惟独语文阅读理解只是“良好”而非“优秀”。就在前一天,我还非常自信地鼓励小孩说,以他巨大的阅读量和准确的理解能力,说他语文阅读理解不够优秀根本就是笑话,完全不足为虑。我正好奇小孩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如何不行呢,赶上这个了解小孩阅读理解能力的机会,自然不想错过。
这两道题目针对一篇《黄岩蜜橘》的短文提出的,文中有如下两段话(全文略):
“黄岩蜜橘不仅品种繁多,颜色也非常好看。它未成熟时,皮是绿色的,一般到十月就变成了黄色,也就成熟了。成熟的橘子挂在枝头,黄橘点缀在绿叶中,绿叶衬托着黄橘,远远望去,这番景象就像图画一样美妙!”
“蜜橘的皮含有大量的油,当你剥开橘子时,一股清香迎面而来,这就是橘皮油的香味。黄岩橘皮油提炼成的香精,是做食品香精的最好原料。橘皮内壁上一丝丝的白色网状纤维叫做橘络,它可以做中药,能止吐、消渴。因此黄岩蜜橘的经济价值很高。”
其中有一道题:找出短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儿子的答案是“成熟的橘子挂在枝头,黄橘点缀在绿叶中,绿叶衬托着黄橘,远远望去,这番景象就像图画一样美妙!”而看过标准答案的岳母,坚持认为应该是“远远望去,这番景象就像图画一样美妙!”儿子的理解是,完整的比喻句,应该有比喻什么的内容,应该是一句完整的话而不是半句话。岳母则严厉训斥外孙,标准答案是只有后面半句,不要前面那些多余的话。儿子则坚持认为,没有前半句比喻什么呢,那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另一道题是:“黄岩蜜橘的经济价值很高”体现在哪里?儿子归纳成:“橘皮油提炼成的香精,是做食品香精的最好原料。橘皮内壁上的橘络,可以做中药。”而标准答案是:“皮含有大量的油,橘皮油可提炼成香精;是做食品香精的最好原料;内壁上一丝丝的白色网状纤维叫做橘络,可以做中药,能止吐、消渴。”岳母认为儿子的答案跟标准答案相差很大,最后一定会被老师判为错误答案,还得重新做过。
我听了儿子和岳母两方面的意见,就不加思索地跟岳母说:宝宝的答案是对的,相信我。岳母非常不屑地对我说:你说的有什么用,类似的情况老师每次都打叉(×)。我有点不高兴地说:就中文水平而言,我有足够的自信宝宝的答案是对的,比标准答案更准确。老师打叉无所谓,关键是不能扼杀了小孩的创造力,以及孩子对正确事物的坚持。岳母明显生气地说,老师说是对的就是对的,你说的有什么用。我说,我不能让愚昧的标准答案毁了自己的小孩!岳母仍然坚持要小孩按标准答案纠正过来。我坚决予以制止。岳母说,你这样会让老师给小孩难堪。我有点生气地大声说,在这么简单的问题上,如果老师跟小孩过不去,这老师就是不称职。岳母很生气地讲,你那么有本事,那辅导小孩的事我不管了,你自己管好了。然后,岳母摔门而去。
岳母走了以后,我问小孩:以前老师批改作业,真的会给你这样的答案打叉,然后要求重做。儿子说:是的。我说:可是,你的答案明明更好、更准确呀。儿子说:老师的话不敢不听呐,否则作业过不了关。我当然不能在小孩面前贬损他的老师,只好鼓励他说:你听爸爸的,只需要记住你并没有错,迁就老师要求的标准答案其实是扼杀自己的创造力,但这是中国教育不好的一面,是非常负面的东西,你不要受到污染。为了不跟老师搞僵,变成一个别中眼中的怪孩子,我们可以妥协,但这个妥协不能成为习惯。儿子最后说,我信老爸的,就是老师让我改,我也知道自己没错。
想想看,我儿子就读的是上海如雷贯耳的超级牛校,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育理念在上海和全国都屈指可数,老师对小孩要求极为严格,也极端负责任,但就是这样的超级牛校仍然无法避免受到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更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中“循规蹈矩”、盲目尊师的束缚,老师的极端负责任变成了拘泥于套用不科学、机械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小孩的成长。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实际上,中国学校教育对小孩天性的摧毁无处不在,比如要求小孩像压题图片那样保持统一的坐姿。这哪里是培养人才,分明是训练奴才!
更可怕的是,大部分没有多少见识的家长,不是消除学校不良教育对小孩成长的负面影响,而是积极配合学校错误的教育方式,摧残小孩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毁灭小孩的独立思考能力,压制小孩的人格尊严,把一个个潜力无限、个性鲜明的小孩,培养成了不会独立思考的标准化的流水线工人。
著名学者张维迎教授引用外国学者的研究资料,痛心疾首地指出“最近500多年来人口众多的中国,在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创新中,对人类的贡献为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专制限制了中国人的自由。”对此,我深以为然。
我必须提醒有能力、负责任的家长们,给你的小孩最好的教育,就是呵护好小孩好奇的天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他们正直、善良、勇敢的言行,避免他们受到变态的应试教育和奴才教育的摧残。我们无力改变自己生活的环境,但有条件的家庭,应该在小孩初中毕业后就把小孩送出国,让他们受到可以成长为一个正常人的正确教育。
(作者:感悟生活。“来自微信公众号:shsp_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