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13|评论: 2

九顶山麓拍片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5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顶山麓拍片忙
——中央电视台来火井拍电视纪实
作者  夕阳余晖
2017年8月21日,我参加了火井镇政府召开相关人员的小型会议。会议内容为,近期中央电视台将在我市拍摄电视剧《中国影像方志·邛崃》,火井镇如何为其工作计划提前作好准备。涉及火井、南宝山两镇的地点有火井镇的高场古火井广场和南宝山镇的盐井溪龙潭子等地。会上给每人发了一份《中国影像方志·邛崃》拍摄计划文件,计划内容具体详实,逐项要求明确。会议由镇政府干部江霞主持,对具体事项的详细工作逐项进行落实安排。邛崃市委宣传部特别派蔡骏、李红峰二人负责拍摄现场联系协调工作。整个拍摄将基本按照此计划如期进行。
8月30日,即农历七月初九早晨,阴沉沉的天空布满昏暗的云层,好像天要下雨。距火井镇高场北边不远的九顶山南麓,盐井溪东岸,一条平坦的水泥公路沿着溪边蜿蜒而上。两岸高山森林茂密,翠色欲流,万竿绿竹郁郁葱葱,掩映着明澈的溪水欢快奔腾流出峡谷,汇入火井江。在进入深谷约三公里处,盐井溪半途一个名叫龙潭子的地方,河岸西边赫然耸立着一个黑乎乎的建筑物,藏在大山之中,竹林深处,久未面世,隐隐约约,含羞半露。该建筑物通高约六米,黑乎乎,圆鼓鼓,下大上小如圆锥状。底圆直径约三米,四方贴地处各有一个高一米五、宽八十公分的门框,门框顶部成圆弧形。透过门框,可见里面有长方形小块石条砌的内层。内层下半部有一个直径约三十公分的圆洞。整个建筑分内外两层,外层用普通石礅砌成,外表用石灰浆糊抹(因年深日久已变成黑色)。此建筑物浑厚墩实,基本完好无损。据当地群众讲,这就是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时遗留下来的炼铁土高炉。像这样的炼铁土高炉在山里还有好几座,都已毁没。至今仅存此一座,作为大跃进时代的历史见证,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在土高炉旁边,还有一块2013年立的“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宝炼铁炉”石碑。
约莫上午10 点钟,一辆白色中巴车和几辆小轿车徐徐开进盐井溪峡谷,停在中途一座石拱桥东头。这是中央电视台的拍摄车,车上载着导演、摄像师等有关人员,还有古装衣服、戈矛旗帜等一应演出道具。一行人从车上下来,徒步走过小桥往右拐,沿着西岸溪边不宽的水泥路急匆匆上行约半里路,见有不少当地群众和南宝山镇的干部已提前到达,正在忙着拍摄准备工作。有人拿来长木梯搭在高耸的炼铁炉上,并在下面掌稳梯子;有人爬上长梯用弯刀将炉顶寄生的小树和杂草除掉;有人在炉下生火;还有几个人从河边抱些石块备用。中央电视台拍摄人员一到现场,就立刻忙碌起来。在导演的指挥下,摄像师忙着选择适当位置架好摄像机,另有一位手持摄像机的灵活摄像师;无人机操作师忙着摆好机器,作好拍摄准备;演员们马上换上黑色古装进入表演场地。现场一片活跃、忙碌而有条不紊。一切准备就绪,拍摄正式开始。导演更加忙碌,时而高声指挥演员加快运送“铁矿石”(石块)的速度,时而大声指挥:“烧火的加大力度,让炉顶冒烟再大点,再浓些!”,一会儿,炉顶冒出的烟柱更粗、更浓。摄像师聚精会神,一会儿向右,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又抵近拍摄对象抢拍特写镜头,或正面或侧面,或俯或仰,或进或退,认真选择,精心摄像。无人机操纵师稳妥操作,指挥一尺见方的小型无人机在空中摄像。只见半空中灵动的无人机,红灯不断闪烁,间断发出“嘀、嘀”的鸣响,时高时低,忽左忽右,时近时远,忽上忽下,进退有度,变化无常,准确拍摄。拍摄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环环扣紧,效果特佳。在场群众无不以手加额,赞叹不已。
中午,高炉炼铁拍摄已经顺利完成。天上忽然下起了小雨,人们纷纷散去。雨越下越大,有的人撑着雨伞,有的人披上雨衣。我没带雨具,幸好摄制组导演把我叫上他们的中巴车,才没被雨淋湿。下午,雨停后,摄制组又赶到盐井溪龙潭子东岸,拍摄天然气井火熬盐,由于准备充分,拍摄非常成功。
翌日,雨淅淅沥沥,断断续续,一直下了大半天,拍摄实在无法继续进行。
9月1日,雨后天晴,碧空万里,艳阳高照,秋风轻拂,山清水秀,薄雾萦绕山间,雄鹰盘旋天上。早晨,火井镇政府干部江霞同志已带领有关人员来到古火井广场等候参加拍摄。广场上绿树成荫,凉风习习,风景如画。雄伟的古火井纪念碑,凌空高矗,引人注目。丛丛丹桂郁郁葱葱,香飘四溢。高大的银杏树,枝叶茂密,遮天蔽日。芳草萋萋,如绿茵铺地,翠色迷人。广场旁,斑竹万竿堆青叠翠,青翠欲滴。满目景色优美,令人陶醉。随即,中央电视台摄制组人员也乘车赶到。在导演的指挥下,拍摄立即开始。表演内容是举行古代隆重的祭火仪式活动。这时,摄像机一刻也不停歇,无人机闪着红灯在半空中连续运转。广场地面铺着大红地毯,周围彩旗飘飘,几面红色大鼓整齐排开,赫然摆在前面。演员们分别穿着黄色或黑色古装,一人扮演诸葛亮,身穿长袍,主持祭祀,余众环侍。但见场中辉煌的古火井纪念碑前,高高的木杈上,黑乎乎铁锅里的圣火熊熊燃烧,火光冲天,映红半空。古火井的井台上,用正中大书黄色“井”字的红绸覆盖。神案上焚香燃烛,香烟缭绕,烛火通明,一派神圣肃穆的气氛笼罩全场。祭祀隆重开始,诸葛亮依古规行祭拜礼,众人随拜。鼓乐声起,祭祀演员应声起舞。只听鼓声咚咚,惊天动地。表演的人们手舞足蹈,欢呼跳跃,一片欢腾。围观群众十分振奋,赞叹不已。
下午继续拍摄,由高义奎先生饰演一名游客,拿着照相机,正在古火井广场参观游览。他满头银发,精神矍铄 ,东走走,西看看,还不时手举相机,这里照一下,那里拍一下,尽兴游览。一会儿抬头观看雄伟的古火井纪念碑,两旁鲜红的大字:“汉代古火井”、“世界第一井”光艳夺目。游览古火井的白发老先生深情地望着这高大的纪念碑,久久凝视,若有所思。一会儿慢慢转身,来到厚重的古火井纪念碑旁的古井边细看。这口恢复的古火井,俗称“六角井”,三尺口径,一尺五寸高的井台全是刻有奇特棱形图案的汉砖(汉代古砖)砌成,古色古香,十分醒目。老先生看着这口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古火井,缓慢而深情地轻轻抚摸着汉砖上奇特的图案,似在缅怀两千多年前汉代火井先民们的伟大业绩,更在缅怀蜀汉丞相诸葛亮,亲临视察古火井,并改进技术,“刳斑竹以导气,引井火以煮盐,置锅灶达数十,更盈利逾万千。”使盐产量倍增,火井因此更加兴旺发达。为火井创下丰功伟绩,流芳千古。正是:“利用天然气居世界第一,引井火煮盐领天下之先”。为了纪念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人们将高场老街后美丽的小山丘命名为卧龙岗,并在卧龙岗东头修建了一座辉煌的孔明庙,还在庙里供奉一尊诸葛亮像,常年祭祀,香火不断,而且,年年春节时,都要燃放孔明灯以表纪念。
摄制组还到火井高场老街上,对场上独有的打铁铺进行拍摄。这是祖传铁匠庾强师傅苦心经营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锤打叮当。在庾铁匠的密切配合下,摄制组精心拍摄,最后取得圆满成功。
这天晚上,摄制组还在火井状元桥头成功拍摄了火井古时的篝火晚会。人们燃起大火,穿着古代麻衣,围着篝火翩翩起舞,齐声呼嚎吆喝,尽欢而散。
之后几天,听说摄制组转到别的地方去拍摄了。直至本月9日才重回火井镇拍摄。
这天,天气阴沉,山风徐徐。最先的拍摄地点在古火井广场,拍摄内容是年过七旬的高义奎先生,向一群中学生演讲古火井的故事。火井镇中学的十多个学生围坐在广场凉亭的简便连椅上,高老先生站在亭中绘声绘色地向学生们讲述古火井的故事。从古火井燃起的是“地火”、“神火”的民间传说,讲到西汉文学家扬雄所著《蜀王本纪》中,关于古火井煮盐的史实记载,再讲到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亲临视察古火井,并教火井先民用竹筒导气,引井火煮盐的历史故事。以及火井历史上为纪念诸葛亮,命名卧龙岗,兴修孔明庙,供奉诸葛亮神像,等等。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高先生津津有味的讲述。摄像机在不停地运转,生动的场景从不同角度被巧妙地摄入镜头。
这时,天下起小雨,拍摄地点便转移到高义奎老先生家中。走进他家,小巧玲珑的天井花园内,吊钟花、金菊花等秋花绽放,幽幽清香萦绕。走进高先生朴素的书房(兼卧室),只见雪白的墙上,古朴典雅的条幅高挂,精美书法字画横呈。书柜中卷册排排,整齐有序。文房四宝,墨润书香袭人。陋室虽小,书卷飘散馨香,文气斐然,令人倍觉温馨。遵循导演的要求,高老先生首先打开桌上的电脑,慢慢翻看他多年来收集的有关火井的图文资料,如1964年“农业学大寨”改土造田时,当地农民在古火井遗址附近挖出的汉砖和汉代造的古币——中间有方孔,面上铸有“五铢”二字的古钱币(俗称“五铢钱”)等,作为汉代古火井的历史见证。然后,又让高先生坐在写字台前,慢慢翻看他于1982年主笔撰写的《火井乡志》底稿。书房内一片宁静,写字台上台灯柔和通明,高先生轻轻抚摸着泛黄的旧稿,一页一页地缓缓翻看着,边看边用笔在底稿上停顿勾画。摄像师手持摄像机,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忽高忽低,忽仰忽俯,任意选择,专心拍摄,终于取得圆满成功。
下午,雨停后,拍摄地点转至擂鼓岗农民高桂蓉家。擂鼓岗是位于古火井遗址广场南面约半里远的一座低矮土丘。小山上绿树成荫,菜园里蔬菜丰茂,农家屋鸡鸣狗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山上住有五六户农家。高桂蓉家就在其中。拍摄内容是,饰演游客的高义奎老先生专门访问高桂蓉家,特意探密她家在前些年修新房时挖出的特殊宝贝——表面有“车马图”的四块汉砖,每块砖重二十多斤,至今珍藏在家中。高先生惊喜地观看、抚摸着这些珍稀的宝贝,还刻意为此汉砖拍照。由于表演内容简单,拍摄顺利,很快就大功告成。
据说,中央电视台摄制组还到邛崃市其他地方去拍摄,如临邛城的文君井、邛窑遗址、回澜塔、中国酒村,平乐镇的花楸名茶“天下第一圃”、秦汉驿道,还有高何的红军纪念馆,以及天台山风光,夹关茶马古道马帮,冉义哈达生产基地,等等。以期尽快完成整个《中国影像方志·邛崃》电视剧的拍摄任务。与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全程陪同的有维护治安秩序的公安民警。配合协助拍摄的有邛崃市文旅局、文物局、新闻传媒中心,以及有关乡镇等单位。                       
中央电视台专程来火井山区拍电视,实属千载难逢;摄制组奔波拍摄,确实辛苦;我能参与其中,深感荣幸。祝中央电视台拍摄圆满成功,愿《中国影像方志·邛崃》电视剧及早问世。
                                                                   2017年9月22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3-5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义奎老师,乡贤!

发表于 2018-3-6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文史资料,值得收藏。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