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房子卖了13万亿多,土地卖了4万亿,多加起来收割约18万亿,这些最后终将会摊到每个人的生活成本里面去。
无一例外、无人幸免。
房租的暴涨,说明了租房时代的到来,原来把房子卖出去,还办一个产权证,现在产权证都不想办了,只想给一个租权证。如现在北京的房价,70年的租金都达到了400到500万,想想买一套房子会是几千万?70年租权的400+万,已经是房奴承受的极限。在住房成本不降低的情况下,在保证房地产行业收益的前提下,改变政策,推出租房贷款,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更好的收割?
这说明什么?不论如何变化,制度层面的设计定位:房地产的收益首先必须保障、房奴始终是房奴,必须进这个圈套,而且是已经设计好的圈套,过十几年才能够翻身。
不进去没机会翻身,进去了、当房奴了,过十几年才有可能翻身,制度层面已经设计好的,无人能够幸免的。
没有房子的人,总是幻想通过税收这种增加成本的方式来降低某种商品的价格,羊毛不是出在羊身上,羊毛出在狗身上?脑筋是不是有问题?思路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卖的成品油比米国卖给美国人的还贵,只能说明这个国家的税费太高,无时无刻都在琢磨增加每个人的生活成本。大家都在其中,没人能够幸免,没有例外。有些人,认为自己置身事外一样的为增加税收摇旗呐喊,难道不奇怪???
对此,思路清晰的人,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