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910|评论: 203

[原创·贴图] 碎月尘花烟水里 挥毫泼墨不停休【2018.3月20日特地游览渠县三汇土溪之土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_20180320_170057.jpg

IMG_20180320_151304.jpg

IMG_20180320_164808.jpg

IMG_20180321_074946.jpg


碎月尘花烟水里

遥山水碧路人游
不雨行船也冷飕
碎月尘花烟水里
挥毫泼墨不停休

      
   ---【记游览渠县賨人谷汉阙文化发源地土溪古镇三汇有感】
   ---泠泠江月拙笔于2018.04.09夜

-----规则-----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作品----
遥山水碧路人游【游:十一尤】 押韵
不雨行船也冷飕【飕:十一尤】 押韵
碎月尘花烟水里
挥毫泼墨不停休【休:十一尤】 押韵

---检测结果(平水韵)---
存在多音字:行 不 ,请根据词意判断平仄
平仄符合要求,请留意多音字!
重字提示:水,不



倾国倾城 熊汝霖 阿宝


倾国倾城 熊汝霖&阿宝 320K高品质音乐
【视频自己拍摄编辑制作】
【视频来源:四川渠县賨人与汉阙文化发源地之土溪  三汇】





倾国倾城
词曲:小柯
演唱:熊汝霖&阿宝


雨过白鹭州
留恋铜雀楼
斜阳染幽草
几度飞红
摇曳了江上远帆
回望灯如花
未语人先羞
心事轻梳弄
浅握双手
任发丝缠绕双眸
所以鲜花满天幸福在流传
流传往日悲欢眷恋
所以倾国倾城不变的容颜
容颜瞬间已成永远
此刻鲜花满天幸福在身边
身边两侧万水千山
此刻倾国倾城相守着永远
永远静夜如歌般委婉



歌词原意:


雨过白鹭州(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留恋铜雀楼(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
斜阳染幽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几度飞红,摇曳了江上远帆(飞红万点愁入海,过尽征帆皆不是)
回望灯如花(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未语人先羞(琵琶声停欲语迟)
心事轻梳弄(来时万缕弄轻黄)
浅握双手(执子之手,与子谐老)
任发丝缠绕双眸(红姻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所以鲜花满天幸福在流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流传往日悲欢眷恋(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所以倾国倾城不变的容颜(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容颜瞬间已成永远(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刻鲜花满天幸福在身边(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身边两侧万水千山(万水千山只等闲)
此刻倾国倾城相守着永远(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永远静夜如歌般委婉(昨夜星辰昨夜风)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1130.jpg


一直想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记录曾经灿烂的汉阙文化和賨人【据说賨人就是现在苗族】,所以才用了这么一阕诗词,敬请朋友斧正!!!


小可先在此致谢



发表于 2018-4-1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64926.jpg


  这次的渠县三汇 土溪之行的片尾曲就用了江南诚的《碎月尘花》。。。 。。。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45347.jpg

  这次上午游览渠县三汇后,下午临近3点又开始这次的土溪之行。。。 。。。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456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45617.jpg

2022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4-11 11: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家湾汉阙、王家坪汉阙、赵家村汉阙与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冯焕阙、沈府君阙合并,合称“渠县汉阙”。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4562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45846.jpg

  渠县土溪之行就以汉阙文化的土溪汉阙广场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001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003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005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02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02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024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0328.jpg


  片尾曲《碎月尘花》就以这个为蓝本感悟时光过往。。。 。。。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04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8-4-11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320_150451.jpg

古賨国都  魅力渠县

  编者按:賨人
(cong),又称
寅人
,3000
多年前从荆楚大地涉水而来四川,能歌善战,曾在渠县建立国都,后神秘消失。
虽没有列入当今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中,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早在春秋战国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国都就建在今达州市渠县的土溪城坝.
渠县,秦时称宕渠县.《
舆地纪胜》卷162记
:“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邻山重叠,险比相次,古之賨国都也。”
为了让读者了解古賨国都 ,特综合编辑相关文论,分享给网友,对研究古賨国都、古賨文化的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一致并谢!


  
宕渠

 
 ①古县名。西汉置。
治所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南朝宋废。东汉末以后,屡为宕渠郡治所。②
郡名。东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分巴西郡置。
治所在宕渠
(今渠县东北)。
辖境相当今四川南江、营山、渠县以东,城口、开江、大竹以西,邻水以北地区。其后屡有废置,南朝宋废。隋大业时又曾改渠州为宕渠郡。


 
 由来

  名称起源

 
 “石过水为宕,水所蓄为渠”。
这是
《辞源》
的解释。索引似地理解宕渠二字,与该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大相径庭
。“宕渠,山名,因以县名”。
这是
《后汉书·吴汉传》
的说法。又一说,
因有宕水和渠河而谓之宕渠。
宕水即源于陕西镇巴县西北大巴山西南,流入四川通江县西南,系巴水东源,曰东河或宕水。再汇入南江水后,称巴江,今称巴河,为渠河主流。汉代,渠河称潜水,与
宕渠的“渠”字无关
(《
史记·夏
本纪第二》)。


 
 初具规模

 
 殷商时期,
土著民族賨人(
板楯蛮)在这里建立了賨国都城——賨城(今土溪镇城坝村)。

  历史沿袭


 
 殷商时期

  土著民族賨人建立了賨国都城
,賨人(板楯蛮或称七姓蛮)聚族而居、军民合一建造高耸房屋。
逐渐形成了都城賨城。
古賨国国都也就建在今渠县东北部土溪镇的城坝村。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401-前400年,
楚悼王“废公族疏者”“往实旷虚之地”(《巴史探微》),
将宕渠作为
芈(mǐ)
姓宗裔封为诸侯国——宗(賨)国(宗为尧舜四部落之一的后代)。公元前298-前263年,楚顷王派兵
“打賨围巢,执賨子(賨子即宗子,
前伯赞在《中国历史概要》曰
:‘在西周,国王是天下的宗子,诸侯是小国的宗子。’)以归”,賨国灭。

  
秦汉时期

  
宕渠古城公元前314年,秦灭巴蜀后设巴郡领宕渠县,属古梁州。
西汉时期设宕渠县属巴郡。汉武帝元封二年改属益州巴郡。治地5万平方公里。800多年中,一直是川东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治辖着现达州以南华蓥山下、渠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广安在秦、汉及以后较长时期均为宕渠县管辖。


  
其他时期

  宕渠文物

  宕渠县之称从
秦更元十一年(前314年)到梁普三年(522年),历经835年。
流江县之称从梁普三年到明洪武九年(1376年),历经853年。渠县之称从明洪武九年迄今已有633年的历史。此外,“
宕渠”一词作为历代郡的治地也多有变化。
东汉置宕渠郡,治地在今渠县土溪镇城坝村。三国时析巴西郡置,不久即废,东晋时成国皇帝李雄复置。南朝宋末,安汉置南宕渠郡,治地在今南充市北,又在垫江(合川)置东宕渠郡,治地在今合川县境。南梁时,在今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复置北宕渠郡,南朝宋置西宕渠郡,治地在今盐亭县西北。“宕渠”一词反反复复的使用,历朝历代不肯弃之,如之何?想来也许是这一大片土地上曾经出现了一个“天性劲勇,能歌善舞”的賨民族,为人们仰慕和称颂。所以
,“宕渠”一词从先秦至南北朝成了一个高频率的命名词。

  传说

 
 賨人,龙的子女。
千年前,他们在神灵的指引下走进了川东丘陵。他们集天地之灵,吸日月之精;耕绿色之希望,创金色之神话。賨人在上天的佑护下,于川东大地刀耕火种,射虎猎渔,世代的风调雨顺使賨人繁衍生息成——賨国。在这片属于古賨人的土地上,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开始了最美的邂逅……


  龙王庙相传天地千年之初,賨人的祖先们在部落首领夕仲的带领下,走进了川东大地。一次渔猎中,夕仲在江边偶遇了美丽的少女度灵。一见钟情的浪漫邂逅,让爱情花蕊在二人心中悄悄绽放。夜色美酒中,他们互传爱意,篝火歌声里,他们盟订终生。当爱情还在升温时,一场旷日持久的伐纣战役爆发了。年复一年的等待,日复一日的盼望,绝望的度灵最终倒在了那片山岗上,化成一朵思念的黄花。战争后,身负重伤的夕仲回到家乡,死在了那朵黄花旁。他的鲜血绽放了一地的黄花,绽放了无数朵爱情的思念……


  时光飞逝,物换星移。世事变化中,唯有这段爱情神话还在市井中延唱。彩亭上,好似还能看见夕仲与度灵的相会;编绿中,爱情传奇还在竹丝上代代流淌……


 
 史料

 
 据史料记载
賨人是古代川东地区影响深远、强悍尚武的一支少数民族,

  龙吟瀑布亦是渠县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他们天性劲勇,勤劳聪慧,创造了灿烂的賨人文化,留下了賨国都城遗址、汉阙、咂酒等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当年的賨人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有着奇山怪石,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于是现在的人们为了纪念这段凄美的爱情传说,纪念他们的尚武精神,賨人谷的名字由此而来。


  国家一级编导何川根据已经搜集的关于賨人生活史料,创作出了大型风情剧《賨人》。该剧分为《筑》、《祭》、《渔》、《耕》、《猎》、《呷酒歌》、《巴渝舞》、《黄花谣》、《铸阙》、《亭会》、《编绿》、《抗洪救灾》、《尾声主体》等13个篇章,再现了賨人的远古遗风和渠县的悠久历史,展示了宕渠儿女不折不挠、敢于争先的精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


  
宕渠之战

  交战双方

  张颌曹操命大将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并让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深入巴蜀。


  张飞刘备派大将张飞拒敌。


 
 战争经过

  在夺得汉中后,得胜方曹操并未趁机拿下蜀地,而是自行北撤。正如法正所言,“内有忧逼”,曹操是不得不如此。但他毕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绝非肯就此善罢甘休。因此,他留下了夏侯渊和张郃守汉中,并让作为“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蚕食蜀地。在刘备方面派出精锐军队抵抗前,张郃已率军拿下巴东,巴西二郡,可谓对蜀国形势极为不利。刘备方面派出的是张飞。战争就发生在张郃欲徙二郡人民于汉中之时。张郃徙民于宕渠,遇上前来拦截的张飞军队.于是双方便在宕渠,蒙头,荡石。双方的兵力,史书明确记载的只有张飞所部“精卒万余”。张郃军队的兵力,于史书无载。双方于此处对峙五十余日,互有胜负。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战争的转机在于张飞的一击。张飞在认真观察了地形后,将张郃所部引至山道狭窄处,使其前后不能相救,终于大破张郃,夺回二郡。此战,张郃仅率十几人败回。


 
 宕渠之战

  战争意义

  
《三国志廖立传》
上记载了廖立对此战意义的看法
“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
廖立此人,虽然“自作贵大”但也是
“楚之良才”,
言语过激,但此战之意义却看得不差。假使此战中张飞未能挡住张郃,益州是否归刘备,那就很难说了。


  
现状

  影响

  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铸塑了政治、军事、文化领域的众多杰出人物。地面和地下文物丰富,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上等级的文物400多件。地面文物、遗址遍及全县各地,其中6处7尊汉阙,保存完好,比较集中,占全国汉阙总数的四分之一,均被国务院先后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令人关注的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宕渠文庙和堪称蜀中牌坊之首的棂星门石牌坊以及守台副将王万邦墓的宏伟建筑。不久前,考古发掘城坝遗址,发现战国至汉代城址总面积为230万平方米,出土的棺椁木椁墓和大量漆器,为川东北首次考古首例。


  
贡献

 
 巴渠历史上最有生命力的民歌代表作《竹枝歌》、民舞《巴渝舞》,对光明、美好的颂扬,对黑暗、丑恶的憎恶,给后来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宕渠民歌、民谣形式多样,民间故事题材广泛,民间娱乐形式异彩纷呈,如彩亭、耍锣、抬总爷、拉旱船等在全国各地同类艺术形式中独具特色,意趣盎然。尤以宕渠三汇彩亭引人注目,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源于秦代百戏,历经汉代“角觝戏”,南北朝“散乐”、唐代“戴竿”、宋代“高台社火”、元代“抬箱”、明清“抬阁”的变异,到了民国初期演变成“抬亭子”,延续至今。三汇人抬亭子,从解放前抬到解放后,从县内抬到县外,在达州、成都、雅安等地大显风彩,倍受青睐。彩亭高8至10米,分4至5层。以其完美的人物造型,丰富多彩的戏文内容和高、惊、险、奇、巧的艺术特征而吸引广大观众。彩亭闪闪悠悠,似坠非坠,表演者泰然自若,悠哉游哉,观赏者提心吊胆,惊讶万分。每年3月18日,三汇人都要举办传统的彩亭会,在欢快的耍锣声中,抬总爷、踩高跷、拉旱船、彩船、车灯、金钱棍、秧歌队等各种娱乐形式尾随其后,各显风彩。这真是“一花引来百花开,八方游客聚财来”,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创新。当今宕渠地区


  
賨人与宕渠

  賨人崖居遗址

  
“宕渠”一词
川东北曾经是县、郡地域诸多而经久的命名词。“
宕渠”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石过水为宕,水所蓄为渠”。
这是《辞源》的解释。索引似地理解宕渠二字,与该词产生的历史背景大相径庭
。“宕渠,山名,因以县名”。这是《后汉书·吴汉传》的说法
。又一说,
因有宕水和渠河而谓之宕渠。宕水即源于陕西镇巴县西北大巴山西南,流入四川通江县西南,系巴水东源,曰东河或宕水。
再汇入南江水后,称巴江,今称巴河,为渠河主流。汉代,渠河称潜水,与宕渠的“渠”字无关
(《史记·夏本纪第二》
)。问题是:宕渠是因山水名作为县名,还是因县名而引称山水名?谁赖以谁,一时找不着依据。


  2006年6月15日,到达州市作学术报告的四川省民保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川大教授江玉祥先生在报告中讲了“宕渠”一词的含义。他说,古賨人居宅独立而高耸为“宕”,蒙上虎皮的板楯为“渠”。显然,宕渠的命名与賨人的关系极大。看来,宕渠的“宕”和“渠”与水无关。据史料考证,宕,与賨人(板楯蛮或称七姓蛮)聚族而居、军民合一所建造的高耸房屋特点有联系,賨人后裔——现分布在湘、鄂、黔、川的土家族仍留下这一古代建筑的影型——傍山或临溪建屋,成虎座形的高脚吊楼。渠,即賨人军用防御武器——木质盾牌或称板楯。《国语·吴语》曰,“奉文犀之渠”。韦照注:“文犀之渠,谓楯也。”(《辞海》)说明,板楯的“楯”是宕渠的“渠”的由来。公元前401-前400年,楚悼王“废公族疏者”“往实旷虚之地”(《巴史探微》),将宕渠作为芈(mǐ)姓宗裔封为诸侯国——宗(賨)国(宗为尧舜四部落之一的后代)。公元前298-前263年,楚顷王派兵“打賨围巢,执賨子(賨子即宗子,前伯赞在《中国历史概要》曰:‘在西周,国王是天下的宗子,诸侯是小国的宗子。’)以归”,賨国灭。賨人由此逐步逃至今天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山及湘西、鄂西、黔北等地定居下来,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到1957年才被定名为56个民族之一的土家族。


  从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回溯到数千年前的古賨人的历史文化,可以找到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土家族
“大摆手舞”是賨人“踏木牙,唱竹枝歌”的再现;土家族人说借钱称“借賨”,与賨人称赋为“賨”或“賨钱”、“賨布”说法相似;賨人以“射虎为事”,元、明、清土家人仍“喜渔猎,不事商贾”,
狞猎以毙虎为主,保留着賨人秉性;賨人喜酿清酒敬奉老人,现在土家族仍有“家家会酿酒,敬老先敬酒”的习俗;賨人用“白竹之弩登楼射杀白虎”,迄今土家族人仍用“弹簧竹筒弩(又称竹筒枪)”,是对賨人曾用的竹弩的继承和演变……土家族人的传统习俗是古賨人文化生活的缩影。


 
 秦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建立宕渠县,
治所在今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即古之賨国都城,辖区5万平方千米,东汉时人口万户以上,为上等县。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0-104年)从宕渠县析出宣汉县(今通川区、达县、宣汉、万源、开江、城口)、汉昌县(今巴州、通江、南江、平昌)、宕渠县(余下地域为渠县、大竹、广安、邻水、华蓥、武胜、营山、蓬安)。随着物换星移,县名多有更动,区域分合扩缩较大。两千多年过去了,作为宕渠县腹心地带的渠县幅员面积仅有2013平方千米。县人喜欢用“宕渠”代替渠县,是因为宕渠县县治在渠县境内,也就是说宕渠县的心脏在渠县。故此,县人往往以宕渠的古老文明、历史悠久而自豪。说来也是,其它16个县、市、区将历史进行追溯,始置行政区划自然少不了写到“宕渠县”。


 
 宕渠县之称从秦更元十一年(前314年)到梁普三年(522年),历经835年。
流江县之称从梁普三年到明洪武九年(1376年),历经853年。渠县之称从明洪武九年迄今已有633年的历史。此外,“宕渠”一词作为历代郡的治地也多有变化。东汉置宕渠郡,治地在今渠县土溪镇城坝村。三国时析巴西郡置,不久即废,东晋时成国皇帝李雄复置。南朝宋末,安汉置南宕渠郡,治地在今南充市北,又在垫江(合川)置东宕渠郡,治地在今合川县境。南梁时,在今渠县土溪镇城坝村复置北宕渠郡,南朝宋置西宕渠郡,治地在今盐亭县西北。“宕渠”一词反反复复的使用,历朝历代不肯弃之,如之何?想来也许是这一大片土地上曾经出现了一个“天性劲勇,能歌善舞”的賨民族,为人们仰慕和称颂。所以,“宕渠”一词从先秦至南北朝成了一个高频率的命名词。


  □李同宗 廖亚飞/文


 
 渠县“賨人谷”游记

  ·杜河兵·


  2010-12-20


  有道:宕渠二千年,耀祖賨人先。这个史实告诉我们,在宕渠之前上溯千余年,賨人就先于其他氏族在今渠县土溪镇建立了古賨国都。应该说今川东本土人都是古賨人的后裔。


  正是这个古传轶记,让我们对古賨人更多了一层怀古崇古的情结与兴趣。


  冬月初,我们饶有兴致地走进了渠县龙潭河“賨人谷”。谷里森林茂密,鸟语花香,奇石异岩,鬼斧神工;山腰瀑布倾泻,溪沟流水潺潺,岩壁洞穴群集,沿崖栈道曲幽……不禁感叹连连:真是别有洞天,养在深闺人未识。


  尽览满谷风景之余,最吸引我的或可说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賨人穴居。不顾大伙的力劝,我攀缘九十九步陡峭云梯,踟蹰九十九折险峻栈道,费力地进入(多半悬崖段是匍匐身子爬行)到古賨穴居的第一个岩洞。沿着半岩古洞,我一鼓作气“走访”完了三十余个洞穴。群洞组合的合理布局和凿造工艺的精致与人群生活的适用,着实令人称奇,令人难以想象。虽然洞形各异,大小不同,高低有别,却总体布局尤如一幅贴在岩崖上的巨大古壁画,错落有致,疏密相当。洞穴内里不仅有居室、闲堂与火灶台、储水凼、藏食库等生活所需的必要设置与设备,更有趣的是还有我们现代人所称之为“楼中楼”、“错层跃式”等多层结构的洞穴,且还置备有通风口、排水沟和窥视窗等。难怪后来人称颂巴渠的古賨人是“挂在山腰的原始部落”、“悬崖穴居的奇族”。


  陪着我们游览的渠县学者们跟我们讲了考古研究的说道:古賨人是崇尚神灵的氏族,不仅勤劳、勇敢,不甘凌夷,而且对“天神”的依倚很重,认为依山凿洞而居,不但离开了地面瘟疫灾难,靠近上天可倚神保佑,还可以躲避怪禽恶兽伤害及山洪水魔的袭击,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抵御异族于洞门之外。这是何等智慧的选择!


  聪明的古賨人,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祖先!最后我想引用“賨人谷”山门的一副对联来作结
:“奇水奇石奇山奇境多奇幻,古賨古洞古国古风耀古今。”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