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60|评论: 8

语汇可以由圣贤创造吧?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有句话“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说明鸿鹄(hu)是志存高远的,常比有远大前程的人。
        本人属于燕雀之类,一天就念叼开门那七件俗务,确实三餐就要吃瓜,吃苕……
          殊不知,网传一个视频,某赫赫有名的大学校长,咋把鸿鹄念成了鸿浩了……妈妈也,众目睽睽下,大庭广众啊,这叫颜面何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5-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让人无法可想,无话可说!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5-5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校长也是太牛了,勇气可嘉!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8-5-5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孤洲 发表于 2018-5-5 21:43
这校长也是太牛了,勇气可嘉!

不过林校长公开道歉,坦承自己积淀不够,勇气可嘉!

活跃会员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8-5-7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我们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居然让高高在上的教授犯错了

发表于 2018-5-7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忙称赞他道歉哟,道歉惹出了更大的麻烦,引起更大轰动,此校长,裸奔了,哈哈

发表于 2018-5-7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呆点评北大校长道歉信】

B大一百二十周年校庆典礼上,校长在致辞中将鸿鹄之志念成了鸿浩之志引发网络热议。今天,校长正式发布公开的道歉信,为自己念错了字真诚道歉。同时也回顾了自己那个年纪的人求学之艰难——相信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可能希望我们这个民族重新倒退到那样的时代当中去。

第一,即使貌似真诚、即使存在瑕疵的道歉也比死不吭声的“驼鸟作派”、虚伪的百般狡辩乃至直接的指鹿为马要强得多。

有人提及2005年台湾宋楚瑜访问清华时,清华的顾校长在全程直播念书法作品中“侉(KUA3)离分裂力谁任?”一句时,在侉字上卡了壳诗也没念完就草草结束。同年七月,人大校长纪校长在欢迎台湾郁慕明教授的致辞中讲到“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而七月流火本意是指天气渐凉,而非天气炎热。而不久前滇地的封疆大吏甚至将“滇越”铁路念作“镇越”铁路,虽然各界哗然却至今未见官方道歉或解释。——所以,省部级官员能够公开道歉本身,就是一个进步。

第二,L校长道歉信中“正能量”表态犯下更大错误

在道歉信的最后,校长“语重心长”地写道: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不知道校长想过没有:所谓质疑就是不盲从;所谓焦虑同时也是压力、动力与责任心。如果哥白尼没有质疑地心说,我们恐怕还没有走出中世纪;如果没有对“两个凡是”的质疑,我们可能现在依然生活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荒唐时代;如果没有对环境污染的焦虑乃至恐惧,我们的雾霾又怎能治理到现在这样的效果?!
焦虑是我们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质疑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允许焦虑并不能消除焦虑,不允许质疑一定会扼杀创造力。绝非焦虑与质疑在阻碍我们进步,而是不允许焦虑和质疑的那股势力才真正阻碍着中国进步。——绝非只有歌功颂德才叫正能量。中国人自古就知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只有奸臣小人才会专讲那些“动听”的、所谓“正能量”的话。

第三,网络时代要学会理性面对民意

校长念错字不久,便有媒体发文说《校长念错字一事不宜过分解读!》,这实际上是近年来某些人对公众和媒体“过度揪领导错”的一种不适应——确实,如果不是因为互联网,我们除了知道九个副国级为北大庆生这样高大上的消息之外只能神秘而向往着的,不仅不可能纠错恐怕连了解的机会都没有。
诡异的是,此后不久网络上立马出现其实“鸿浩”之志也是有出处的,只不过你们这些没文化的家伙没弄懂就胡说八道攻击领导。——互联网其实是有一种过滤作用的,各种不真实的信息尽早是要露馅的,例如曾经盛传于网络的西点军校以LF为楷模,白宫外广场为中国的老人家塑像且美国总统定期膜拜……不久前领袖在检阅时左手似有动作,立马跳出一批马屁精来论证左手行军礼的正确性、伟大性,直到相关机关及时实事求是地进行了澄清。
所以,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止于常识的普及而非刻意的宣传教育,止于让大家充分地讲话而不是捂住大家的嘴只能听到一种声音。

至于有人指责过于纠缠L校长们的细节无非是孔乙己式的喋喋不休之类实在不值一驳——防微杜渐、敬畏权力、尊重民意原本就是公民社会、法治时代的应有之义。权力不消除这种本能的傲慢,“地命海心”者们不消除这种对权力本能地膜拜,不仅法治不可能得以建立,中国社会甚至根本无法摆脱“上有西太后,下有义和团”式的悲哀。

发表于 2018-5-7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北大林建华校长的道歉信

涂鸦居士

     前几天,林建华先生在北大120周年大会上发言,读错了两个字:“鸿鹄”的“鹄”,“莘莘学子”的“莘”。事后,网上一片哗然,微信群里,“身后是非谁管得,满群尽说林校长”。听说林校长今天发出道歉信了,我很欣慰,承认错误,这是走出错误、走向真理的第一步。这是很好的态度。今天很忙,直到晚上才有时间拜读林建华先生的道歉信。读完之后,我没有感动,只有叹息。我想点评一下林校长这封道歉信。

标题:致同学们

正文:

亲爱的同学们,(逗号应为冒号)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这句话是病句,没有主语,要加一个“我”字。“鸿”字没读错,“鹄”字读错,错在哪里他似乎还不明白。)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中国文字是形声字,不存在“发音”,而是“读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此句不通顺,应说:“文字功底不应该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多用了一个字:“是”。)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无主语句子,属于病句。)教育几乎停滞了。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小学几年没有课本,老师教什么?这句话与下文读“语录”、“老三篇”等句子互相矛盾,真实性存疑。)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估计毛粉看到这里要吐血了。)最近,我刚出了一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破折号只有一半,书名出现重大失误。)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这里少了一个谓语:“读”。)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语录”和“老三篇”都是专用名词,必须加引号。)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其他”用错,应为“其它”。)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专用名词“毛选”也应加引号。)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这句话少了一个介词:“在”。应为:“在中学上政治课时又学了一遍。”)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这些都是专用名词,其上必须加上引号。)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也字多余。”)

       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这句话省略了不该省略的句子,显得不通顺。应加上一句:“若是试卷分值不是这样设置,我就可能考不上北大了。”)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点评:校长写这些古旧历史,有把读错字的行为归咎为自己中小学老师的目的,有为自己辩解的意味。作者没有认真深刻反省自己,读了大学后,直到如今有近五十年时间,作者有的是时间和条件,为什么语文知识没有长进?让中小学老师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背锅,这是推卸责任的想法。)

        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这话有为自己开脱过失的意思。“我”跟所有人都一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犯了小错,不应该大惊小怪。作者回避了一个问题:人人都会犯错,但作为一个北大校长,犯这样低级错误,有德不当其位,功不当其禄,能不当其官的嫌疑。)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所有重要讲话,(“我所有重要讲话”,这句话没毛病,但过于少廉寡耻。依我所见,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包括金正恩三代,都不曾厚着脸皮说:“我的重要讲话”!)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在道歉信中顺便推销自己的著作,真会见缝插针啊。)

        我是会努力的,(“是”字多余。)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校长这是耍无赖了。校长低估了读错字音的影响,对文字工作认识不足,这道歉的诚意在此大打折扣。)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他准备一辈子都要读错别字,倚老卖老之态,顽固守错不肯进步之心,流于笔端。)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我”无知并非耻辱,无知让人发现并关注了,才是耻辱,这是什么逻辑?求真求实、反躬自问的诚意何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点评:读到这里,相信各位北大教师和学生如蒙五雷轰顶。校长之错,不仅仅是读错一个字音,作为一个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大学,校长居然否定质疑精神,这比噩梦更可怕。“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这是胡适先生的名言,如果这句话都成了错误,焦虑和质疑都被否定了的话,那北大还有什么精神可以继承?北大还有什么荣耀可以再生?还有什么追求探索真理的空间?)

      再次致以歉意!(这句话来得突兀。)

      热爱你们的校长,(这里应该用冒号。这个逗号用错了,让自报家门的话摇身变成一句吓人的号召:“(请)热爱你们的校长!”这句话与道歉信的本意牛头不对马嘴,属于重大措辞失误。)

      林建华(整封信,唯有这三个字没有语法问题,只是排版错误,应放在右下角,不应蹲踞在左下角。)



      涂鸦居士对这封信整体点评:

     林校长的这封道歉信,病句颇多,标点符号错误严重,读后不仅看出他语文功底浅薄,思想深度缺乏,而且发现他在事情发生之后,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失误给学校给自己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导致严重破坏北大形象的后果。林校长不仅学识修养欠缺,而且缺乏诚意,缺乏深刻的反省认识。迁怒于人之言虽然没有,但迁错于人、迁错于时代、为自己开脱过失的言词比比皆是。

      通过这封信,我们能看出北大林校长学识修养、道德修养非常粗劣。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北大的领头人如此,可以推知北大的学术生态、管理圈内生态极度糟糕,令人担忧。外国有人说,中国的大学,就是一个笑话。这话不完全对。但若有人说北大林校长的道歉信是一个笑话,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发表于 2018-5-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北大“鸿浩”校长还能更上层楼
文/汪刚强

    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场合,北大校长林建华同志极富创意地弄了个“鸿浩之志”,让他老人家一夜爆红。

    由于念错字成为网红,肯定不是林校长想要的。就像其前任的前任周其凤校长成为网红,不是因为学术成果,也不是因为办学有方,却一不小心驰名天下。

    这几天林校长肯定肠子都悔青了。大中国数一数二的极品学府120周年校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莅临现场了。在那种万众瞩目的场合,他居然犯下那种低级错误。

    颇多国人也是太小气了,搞化学起家的林校长,语言文字是他的短项,作报告时偶尔念错个把字,有什么大不了,何必揪住人家小辫子不依不饶?有人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由此推断林校长不学无术,甚至呼口号要林校长让位,太离谱了。世界冠军偶尔跌个跤,你就怀疑人家身体素质?

    林校长大可不必为这点小事纠结。您应该感谢自己闹出这种低级错误,否则就您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姓名,还有您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面孔,想在这个世界留下点炫目的东西让人记住,和我们村二狗子想娶范冰冰差不多困难。蔡元培特立独行大刀阔斧名垂千古,差不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周其凤颇具当代凤姐风采,虽演技超烂但人家有的是文化自信,想不成网红也难。林校长靠什么搏出位?在鸿浩事件发生之前,林校长基本就是“苔花如米小”,开得再牡丹也毫不起眼的。

    因为念错字,林校长弄了个《致同学》发到网上表示道歉。名义上道歉,其实是辩解。他告诉公众,他念错字责任不在自己。因为他出生于内蒙古偏远地区,文革期间语文根本就没有好好学过。

    林校长的道歉信最大亮点不是这个,而是他检讨自己因为念错字导致自己那番讲话的主题被“鸿浩之志”抢了风头,变得黯淡无光了。因此,他老人家特地重申了一下:“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林校长一番宏论字字珠玑亮瞎人眼,扑面而来的正能量让人肃然起敬。可是,细细琢磨,不对劲啊,没有对未来的焦虑感,就没有危机意识。没有危机意识,进取心从何而来?从小到大,老师都谆谆教导我们,要敢于质疑,因为没有质疑就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家出身的北大校长说出这番话,让人怀疑他老人家的泥腿子是不是洗干净了。

    网上搜索林校长的英雄事迹,他老人家虽然没有太多高品位的学术造诣,但在管理岗位上锐意改革,还是功不可没的。不过,秉承“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的林校长,其改革能到达什么境界,用脚后跟也能想出来的。

    林校长念错字实在算不上什么,他老人家《致同学》传递的错误理念,远比念错字上档次。不过,你要因此感觉林校长的金交椅堪忧,你就大错特错了。“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不是科学家说的,而是政治家说的。从不焦虑,从不质疑,林建华同志还会更上层楼。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