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记者从中国银联获悉,为充分保障持卡人权益,进一步优化持卡人服务,提升持卡人用卡体验,近日,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共同开展新一轮告知服务,提供小额双免一键开关功能,并从硬件支持保障、商户终端管理、交易限额管控、风险监测分析、损失赔付补偿五个方面,建立五重保障机制,进一步确保持卡人在享受闪付功能便捷性的同时用卡无忧。
闪付是金融IC卡的一种快捷交易方式,基于安全芯片及非接触式支付技术。具有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的卡面有中文“闪付”和英文“QuickPass”字样或水波纹图样。当持卡人使用具有闪付功能的金融IC卡或支持闪付的移动设备,在境内指定商户进行1000元及以下的交易时,只需将卡片或移动设备靠近POS机的“闪付”感应区,即可完成支付。支付过程中,持卡人不会被要求输入密码,也无需签名,这称之为小额免密免签服务。
据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统计,2015年业务开通以来隔空盗刷风险比率为千万分之二,远低于万分之一点一六的行业平均交易欺诈率,在公交、地铁等民生领域具有突出的支付优势。目前,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已经在全国22个城市地铁实现了闪付快速过闸,2018年公交地铁领域整体交易笔数超过3亿笔。
在前期各商业银行多种渠道告知服务的基础上,日前,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正在启动新一轮告知服务。截至4月3日,17家全国性银行和100多家区域性银行的网点已经通过公告栏、宣传窗口、LED屏幕等形式开展小额双免业务宣传,并基本实现客户开卡时的口头提示;按照既定计划,4月底前,在此前领卡协议修订的基础上,各商业银行领卡协议做好补充完善,使之具备对外公示的条件,使新增持卡人在办理银行卡时能及时了解小额双免的业务概况及关闭/恢复开通的方式。
中国银联正在联合商业银行建设云闪付APP安全中心,中信银行信用卡持卡人率先可在云闪付APP安全中心内一键开关小额免密免签业务,后续持卡人可以在1个APP内快速高效开关多张银行卡的小额免密免签业务,持卡人的选择权被充分尊重。
同时,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浦发、兴业、平安、民生、中信、光大等银行持卡人可在各行手机银行APP开关借记卡/信用卡小额免密免签业务(部分银行仅支持借记卡或信用卡),后续将有更多银行提供线上开关选择。
为减少持卡人用卡安全顾虑,中国银联联合各商业银行为持卡人设置了专项补偿金,提供小额双免“风险全额赔付”服务,对于正常用卡客户发生的双免盗用损失,经核实都可得到全额赔付。
中国银联已与商业银行联合推动落实优化措施,切实缩短赔付时限、提升赔付效率,确保持卡人盗刷损失获得快速赔付。
中国银联已推动商业银行提升在银行内补偿流程时效,对于已通过商业银行审核并提交至银联的补偿申请,银联完成审核后,最多于2个工作日内直接完成对持卡人的资金划付。
下一步,中国银联还将联合商业银行建立线上快速理赔通道,在云闪付APP安全中心上线快速赔付受理功能,进一步提升持卡人赔付体验。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银联卡默认开启“闪付”功能存在一定风险。据报道,之前发生过案例:有人用POS机轻轻贴近你的银行卡,不需要完全贴合,5厘米之内就可把你卡里的钱刷走。央视记者将银行卡放入外套口袋中,在不接触卡片的情况下,也成功完成支付。
对于该问题,中国银联于3月16日夜里向持卡人做出道歉。中国银联声明称,接受3·15晚会的监督意见。目前已经建立了风险全额赔付机制,还将联合商业银行进一步优化赔偿机制,缩短赔付时间,提高赔付效率。
被3·15晚会点名的闪付:安全吗?怎么关闭?被盗刷怎么办?
“银行卡的闪付功能存在被盗刷的风险,然而银行却无法彻底关闭该服务”,今天,央视315晚会曝光了该现象。与此同时,盗刷所需要的POS机虽然被明令禁止网上买卖,不少网店却仍然在隐蔽出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新办理的银行卡卡面有水波纹图样,银行工作人员解释,这种水波纹是闪付功能的标识。具备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在消费时,不需输入密码,也不需持卡人签字,只需要将卡片靠近POS机就能快速完成交易。
不用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交易,如此重要的功能,银行工作人员在办卡过程中却并没有明确告知。随后记者在多家银行办理了银行卡,无一例外地都被默认开通了闪付功能,单笔免密金额1000元以内,每日累计刷卡消费额度600元到5000元不等。同样,如此重要的功能,在开卡过程中没有一家银行工作人员明确告知。
随后记者带着这些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在超市进行了消费。整个过程中,只需银行卡轻轻贴近POS机,不需要输入密码和持卡人签字,支付就完成了。交易刚完成,超市收银员就对记者进行了善意的提醒。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人员介绍,卡和POS机之间的感应距离在10厘米以内即可完成交易。
闪付功能给犯罪分子盗刷钱财提供了可乘之机。犯罪分子要想实施犯罪,必须要有用于盗刷的POS机。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知名电商平台,搜索“POS机”,无法找到相关产品,但将搜索关键词改为“破S机”或者“刷卡机”,则会出现许多售卖POS机的店家。
德宏泰数码专营店就排在搜索结果的前几名。进入这家店铺,全部“宝贝”只有两款智能收银扫码机,在“宝贝详情”里,店家特意用红底黄字强调了三遍,“更多机型和使用方法咨询客服”。当记者向客服询问有没有支持银联免密支付的POS机时,客服小瑞发来了一个智能收银扫码机的商品链接,并让记者拍下这件商品。随后客服在后台将价格从69元修改为399元,而这正是一台POS机。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网上买卖POS机。”
记者通过网上购买的POS机,对闪付功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体验。将POS机与银行卡间隔5厘米,成功完成支付;将银行卡装入外套口袋,在不用接触卡片的情况下,成功完成支付;将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行卡放入包内口袋,同样也能轻松完成支付。
闪付存在风险,是否能够关闭?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关闭需要联系发卡银行,但300元以内的话还是免密免签,可以理解为“调低额度”,而非彻底关闭。
============================此前报道=======================
被默认开通的银行卡闪付 真的很容易取消吗?
今年年中以来,多家银行把小额免密免签(闪付)单笔限额从300元提至1000元,意味着,不用输密码也不用签名,卡里的钱就能一次性刷走1000元了,而这个功能是默认开通的。如果担心安全,能否方便快捷的关闭闪付功能呢?交通银行(成都广福支行、成都武侯支行)、中信银行(成都高升路支行、成都武侯支行)、成都银行(武侯支行)、平安银行(高升桥支行)等均称,柜台不能取消信用卡闪付。
>>读者反映:两种方式取消闪付都失败
近日,成都的周先生办了一张交通银行的信用卡,他发现卡的背面印有“闪付”字样,知道这是小额免密免签功能,他咨询过银行,得知这项功能是默认开通的,周先生觉得不安全,就去交通银行(成都广福支行)柜台要求取消此功能。但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柜台不能取消信用卡闪付功能,必须拨打信用卡客服电话。随后,周先生又尝试在手机银行上取消,也未成功。
>>怀疑:客服误导消费者放弃取消
两次取消闪付都失败了,周先生只好拨打信用卡客户服务热线,他再次要求取消闪付,对方却回复:关闭以后,带有小额免密的poss机就刷不出来了,并称“与我们的合作商户很多,建议不要关闭”。周先生询问“带有小额免密的poss机就刷不出来了是什么意思?”,对方未正面回复。周先生要求其提供成都地区合作商户的名字,对方开始称“有很多”,查询后却只说出三个。
在长达约10分钟的通话时间里,客服不断说服周先生不要取消闪付。周先生怀疑,客服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让人以为取消闪付后,用这张卡买东西就很难了。周先生认为,闪付功能的取消并不如银行承诺的那么容易。
>>商家:关闭闪付,并不影响卡片使用
四川手机报记者走访成都多家商户发现,正如周先生所怀疑的,其实,关闭闪付功能后的信用卡并不影响使用,只是没了闪付功能而已。
>>调查:多家银行给“取消闪付”设门槛
那么,其他银行取消闪付功能,是否顺利呢?
记者走访发现,交通银行(成都广福支行、成都武侯支行)、中信银行(成都高升路支行、成都武侯支行)、成都银行(武侯支行)、平安银行(高升桥支行)等都称,柜台不能取消信用卡闪付,要取消,必须拨打信用卡客服电话。
其中,中信银行(成都武侯支行)已为记者取号,到柜台办理时才告知,信用卡只有还款等两项业务能在柜台办,其他业务都必须打电话,尤其是取消业务。
在这些银行的手机APP上,记者也没有找到信用卡“取消闪付”的选项。
走访中发现,并非所有银行都对取消闪付设置了障碍,在中国银行(高升桥支行)、工商银行(华达支行)的柜台,则能直接取消信用卡闪付功能。
>>律师说法
北京市惠诚(成都)律师事务所张笛律师认为:1、银行把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设置为默认开通,在程序上就有问题,用户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银行应当在开通时充分、有效告知用户相关内容和风险;2、很多银行对信用卡都有任务要求,银行不愿轻易取消某些业务,或提示不存在的风险,此种做法是一种应对手段。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吴韬认为,持卡人没有理由为“默认开通”的风险买单,如用户对盗刷无过错,则损失应由银联和银行无条件承担。
>>读者热议
@奔跑的罗达:今天才知道,原来闪付是默认开通的,原来信用卡也有闪付,原来信用卡的闪付功能关闭起来如此艰难。
@洋葱头:办信用卡的时候很简单,甚至常常有人莫名“被办卡”,取消起来却要层层“闯关”,为什么?
你赞成默认开通闪付功能吗?
成都多家银行免密支付(闪付)提至千元,工行声称未开通,实际却默认开通
“嘀”的一声,没输入密码,也不用签字,成都市民罗女士已把近千元的饭钱给结了。细问之下,才知部分银行已把小额免密免签(闪付)单笔限额提至了1000元。记者体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网点都默认开通此功能。其中,工商银行成都锦江支行和华达支行声称不能闪付,记者却用闪付卡完成了支付。
>>工行人员:别担心,需关联才能“闪付”
“万一卡掉了,岂不是别人也可以随意盗刷。”成都市民罗女士使用闪付以后,心有余悸。随后,记者走访成都多家银行体验。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成都锦江支行工作人员坦言,免密支付功能都是默认开通,但安慰记者不必担心,还需要将虚拟账户与储蓄卡关联,才能实现免密支付(闪付)。“你这张卡没有圈进去(关联上),所以不能闪付。”该名工作人员查询后说道。
>>记者体验:惊呆!工行不用密码就能支付
随后,记者尝试在一家便利店购买东西,使用的就是此前的工行卡,结果令人惊讶。刚刚还被工行工作人员查询称不能“闪付”的卡,在没输入密码和签字的情况下,直接完成了支付。←此外,中国工商银行(华达支行)工作人员声称未默认开通闪付,记者也用闪付完成了购物。
>>工行客服:有“闪付”二字就能免密
记者拨打中国工商银行客服热线,客服人员称,只要卡面上标有“闪付”字样的银行卡,就能进行免密支付,这项功能和是否开通网上银行无关。不过目前查到的境内消费单笔交易限额为300元,并非1000元。如觉得不安全,可携带身份证和银行卡前往本地、异地银行网点办理或登录网上银行关闭该业务。
>>调查:成都多家银行均默认开通
昨日下午,记者还走访了中国农业银行及交通银行等多家网点,这些银行的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均默认开启,但却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
在中国工商银行网点办卡时,直至办理结束,工作人员都未提及是否开通闪付,记者也未收到任何短信提示。记者询问,工作人员才称“该功能为默认开启”。
>>农业银行:闪付限额提至1000元,每日3000元
当日,记者在中国农业银行成都王府井支行关闭了闪付功能。出具的单据上写明,单笔支付限额为1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为3000元。←也就是说,这张卡如果掉了,可以被人在当晚12点前后刷走近6000元。
>>律师:应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北京市惠诚(成都)律师事务所张笛律师:如银行把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设置为默认开通的话,在程序上是有问题的,用户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银行应当在开通上述功能时充分、有效告知用户相关内容和风险。
>>网友热议:这是“流氓条款”
luoaiu_2018:默认开通就是“流氓条款”,至少要让我知道开通了什么服务吧。
虚灵鹅-99:如果不小心卡掉了,这是给小偷和不安好心的人带来方便。
奔跑的罗达:只想知道,如果钱被刷走了,该谁赔偿?
==========================
【此前报道】
近期,部分银行把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支付业务的单笔限额上调至1000元,理由是原来单笔300元的限额已经无法满足持卡人的支付需求。这意味着,不用输入密码也不用签名,卡里的钱就能被刷走,而这个功能在开卡时是默认开通的,不少消费者根本不知情。
>>不用密码和签名就可消费,卡掉了咋办?
卡面上标有“闪付”字样的银行卡都可以免密支付,这种卡在指定商户进行一定金额及以下的交易时,只需将卡片靠近POS机等受理终端的“闪付”感应区,即可完成支付。在刷卡额度方面,此前大多数银行的单次消费限额是300元,但每天上限是多少每家银行都不同,甚至连银行工作人员也不太清楚。
近期,部分银行已经或即将上调至单次免密免签可刷1000元。中信银行3月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自今年5月1日起,该行发行的银联芯片信用卡的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将由300元提升至1000元。
>>默认开通,申请才能关闭
银联卡默认开通免密免签支付,如果不需要该项功能,持卡人可以在网上银行或者银行柜面等渠道关闭该功能。有银行工作人员说,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确实带有一定风险,连她自己都把该功能关闭了。
有律师表示,银行事前没有进行充分、有效告知,不仅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还会造成用户财产权被侵害的可能性,“应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默认”开通是否合理?
“如果银行把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设置为默认开通的话,在程序上是有问题的。”北京市君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李继泉说,“用户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银行应当在开通上述功能时充分、有效告知用户相关内容和风险,并让其签字确认。”
李继泉指出,银行决定提高支付限额一事更需要让持卡人本人知道。这样持卡人能够意识到银行卡被别人持有时可能存在的风险。
清华大学互联网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熊定中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开通免密功能确实会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便捷,但同时也会增加用户的风险。这种服务在用户与银行订立的格式合同中应当被单独特别告知,正如银行也不能默认开通U盾支付功能一样。
如果已经“默认”开通了这一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银行可以用短信的形式告诉用户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的相关内容,如果用户不同意,应可以随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