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目前的实力与名气,我就不过多强调了。
大部分医生还是挺不错的,医技很牛,态度很好,一个医院品牌的成功,其实就是需要这样的医生来成就,或者说相互成就。
但华西开的附二院,也就是妇女儿童医院,情况差了许多。
典型现象比如:
1、一些负面评价非常多的医生,依然还能出门诊,关键是门诊次数还非常高。比如黄秀玲,大家可以网上查一下,看看这医生的口碑,简直逆天。好大夫在线上,挂过她号的患者,可以说是义愤填膺。
如果这样的医生在一个医院多了,长此以往,品牌基石注定会被蚕食,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想想华西医院的牌子是怎么打起来的?不就是因为有一大拨“家国情怀、平民情感、休休有容、革故鼎新”,并且水平高超的医生。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面不光是强调技能,还提到了“家国情怀、平民情感”。
我看现在有部分华西医生已经丢掉了这个理念,甚至完全不认可这一理念。关系、权利、好处才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而华西医院官网还在声称自己传承与坚守这一文化。
2、流程与联动机制问题,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举几个例子:异地求医者,辛苦挂了一个不错的专家号,跑2、300公里过来。看完后,专家开单子让做检查。检查报告要第二天才能出来。而这个专家要一周甚至两周后才有号,还挂不到了。有些科室,凡是口碑好点的医生,号都非常紧张。
患者跑那么远,就只是拿到了检查报告,挂不到号,找不到医生给治疗方案。可能又只有回家,再等号,对经济条件差点的家庭,雪上加霜,可惜华西的品牌名声在外,大家总是倾向于选择华西来看。
虽然有个科室专门看报告,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报告看不了,给不了方案。很容易解决的一件事情,华西一直破解不了。
再者,医院之间联动,如果找不到特别好的关系协调,没人给你办协调。
你在二院做一个治疗,需要华西总院辅助,只有患者自己去挂号,等医生诊断。大家也能想到,总院的号往往也要等几天的,即使当天有,检查报告也可能等两三天。这时候,你回二院再治疗,又需要重新排号。
来来回回,光跑两个医院的检查,可能一周时间就没了。后续治疗,可能还得几天时间。据我的了解,有人在两个医院跑了四趟,从外地来,连术前准备都没有做完。
一家医院能够持续进步,除了医生实力、设备等指标的改进,同时不可缺少管理制度的升级换代。率先信息化,并启动APP、微信等工具,是华西的优势。但联动机制的缺乏,又成了一个短板。
有人可能要问,你不要到华西去了,换个医院吧。
可惜的是,名气太大了,华西自身的实力,外加成功的品牌运营,加之川大背书,优质人才与资源汇集,大家喜欢去。就像买高端车,BBA总是不愁客源。奢侈品,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想到香奈儿、芬迪、PRADA这些。
如果华西不出名,自然就没有人去了。现在不是有一些医院,门可罗雀。
如果四川还有另外几所可以匹敌华西的医院,患者也不致于这样恼火。
对华西来讲,也确实需要一些挑战者出现,才能让管理层继续提高水平,医生提高综合水平,并且让那些正在影响品牌声誉的医疗工作者,离开医疗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