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54|评论: 1

[交流共享] 【往事】雅安上里古镇娃娃戏班和川剧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1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雅安上里古镇娃娃戏班和川剧起源


追寻70年前四川雅安上里古镇“娃娃戏班”


  古镇之谓“古”,必有传统文化为依托。四川雅安雨城区打造上里古镇,首先想到恢复古镇上曾辉煌一时的“娃娃戏班”原貌,此乃文化兴旅的一大举措。相信“娃娃戏班”重见天日,一定能给古镇引来不少游客,雅安旅游也将增添一个独具特色的亮点。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里古镇有个“娃娃戏班”,戏班的掌门人是当地乡绅韩绍文。解放后,名噪川内外的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彭海清(面娃娃)就是从这个戏班走出去的。《雅安志》这样评价:“娃娃戏班”对推动雅安乃至全省川剧艺术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
  如今,川剧犹在,古镇犹在,而故人早已离去,就连80多岁的老人对“娃娃戏班”的记忆也成了碎片。
  了解“娃娃戏班”的历史,就必须先了解韩绍文这个人。人们记忆中的韩绍文,是当地有钱有势、风流倜傥的乡绅:瘦高个子,白净脸,穿长衫,戴礼帽,一副文人书生模样。韩绍文解放前夕病故,其三子二女现在只有小儿子韩树人活在世上,听说已近80岁,因病失去记忆,但凭借提醒,还能说出只言片语。颇费周折,记者找到了韩树人,随后又在仁加贵、杨芙蓉、陈树英、杨仁帮等老人回忆中,勉强理出了“娃娃戏班”的一些情节。
  上世纪20年代初,雅安(时为雅州)还没有川剧戏班。当时的韩绍文南上北下,见多识广,对川剧产生浓厚兴趣。办“娃娃戏班”的念头,源于一次外地川剧草台班子到上里演出。那一次,韩绍文还客串了一个角色,过了一把戏瘾。草台班子走了,韩绍文意犹未尽,便和弟弟韩龙山商量自己办个戏班。但花钱容易请人难,他们要办的可是雅州第一个川剧戏班,到哪里请师傅和演员?出去联系了多次,均因上里古镇地处穷乡僻壤无果而返。两弟兄绞尽脑汁,最后想出办法来,那就是办个“娃娃戏班”。
  一台大戏要好几十号人,那么多娃娃从哪里来?他们认为上里古镇是礼仪之地,不愿意让当地的娃娃学唱戏,于是另辟蹊径,雇人花钱从成都、新津、大邑、邛崃等请来娃娃,自己当师傅,“从娃娃抓起”,迈出了办戏班的第一步。
  据韩树人回忆,他记事时,“娃娃戏班”的人已经都是大人了,戏班在雅安各地已声名远播。现已86岁的仁加贵回忆道,当地人习惯称“娃娃戏班”为“科班”,且“科班”分“安庆科班”、“群玉科班”。但分班的理由已经不得而知。  
  大概从1920年起,不断有从成都、新津、大邑、邛崃等地找来的娃娃进入戏班,戏班就设在韩家祠堂。韩绍文用了不少银两专程赴成都买来几大箱戏装、行头,亲自出任“教头”训练这些娃娃。按照韩绍文从外地带回来的剧本,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就排出了《孝女坊》、《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剧目。
  “娃娃戏班”第一次演出,在寻访的老人中只有杨仁帮依稀记得。他说自己当时只有五六岁对演出剧目内容已经全无记忆,惟一留在记忆中的就是古镇的轰动、黑压压的人群和第一次看到的五颜六色的戏装。随后,“娃娃戏班”又到雅安(今雅安市区)、富林(今汉源县城)和天全、芦山、宝兴等地演出,名声越来越响。
  对于“娃娃戏班”的兴衰,老人们回忆说,五家口戏台子曾经遭过两次火灾,一次是解放前被过路“棒客”报复放火,一次是建国初期两个娃娃玩火。两次火灾,两次维修,戏台子也失去了旧模样。至于“娃娃戏班”准确的解散时间,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娃娃们成名一个“飞”走一个,人员也在不断流动。1935年红军到达上里之前,作为地方富豪的韩绍文曾带着戏班到新津、大邑、邛崃一带演出。随后戏班分家,直至韩绍文病故的几年前解散。
  “娃娃戏班”为雅安川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成就了彭海清等川剧表演艺术家,成就了很多在全省深有影响的川剧名段,彭海清的《打红台》甚至唱出四川,唱到北京乃至全国很多省市。了解历史,古为今用,是古镇旅游开发的捷径。古镇本来就历史积淀丰厚,如果把诸如“娃娃戏班”之类历史文化深挖打造,古镇不光更有说服力,也更有看点和亮点。
  古镇之古,重在古建筑,重在古文化,但光有古建筑,没有古文化,古镇就没有灵魂。古镇文化可以从民风民俗方面挖掘,可以从历史传说中挖掘,但“娃娃戏班”作为雅安川剧的摇篮,作为半个多世纪前雅安的品牌,应该视为雅安独特的文化积淀和旅游文化资源。今年4月,我市举办雅安旅游开发专家座谈会,就有专家提出恢复“娃娃戏班”,让它成为古镇旅游的一个出彩项目,此建议很快受到相关部门重视。
  我们欣喜地看到,雨城区正在为此努力,为古镇文化浓墨重彩,他们将启开沉封千百年的琼浆玉液,使其芬香陶醉所有的游客,陶醉所有步入古镇的人们。



(原载2005-06-26雅安日报,后发表于《四川文学》 张国防)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6-12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