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带给孩子的应该是爱
读《邻人》随想
读有一本叫着“邻人”的书,读到快令人窒息。
由此想起一个生活片断。曾经在北京一个高档小区的门口,亲眼见到一个保安,望着一个女业主远去的车尾灯,对另一个保安咬牙切齿地说:“这些人的钱都不是正道来的,应该全都杀光一个不留……”,他充满血丝的眼里流露出的恨意,令我不寒而栗。
在每个人都被有意识地“原子化”的时代,守望相助的熟人社会逐渐崩溃,我们不得不建起一堵堵高墙,把自己和家人深深地保护起来。我们要冒着风险去香港背奶粉,我们不敢信任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这种古已有之的正当职业,我们不敢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尽情地撒欢,我们对陌生人充满了提防,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
而我们的学校,却还在重复着这样的仇恨教育。
教育本应让我们抑制住人性中的恶的部分,现在却变成了肥沃的土壤,等待仇恨的种子落下。
教育工作者应当有责任告诉孩子的是历史的真相,而不是传递仇恨。我希望,我们带给孩子的是良好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让他们陷入二元对立。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自由人,而不是被时代裹挟的“乌合之众”。我希望他们的世界越来越大,看到比我们更辽阔的宇宙,拥有比我们更宽广的人生格局。
教育带给孩子的,应该是爱,而不是仇恨。让孩子去体验自然中的美好、社会关系中的美好,容纳世界的多样性,有勇气面对未来的不确定。
如果我们在教育里不停地输送“仇恨模式”,总有一天,我们放眼望去,会发现周围都是危险的陌生人,不得不退入“一切人向一切人开战”的霍布斯自然状态。
最终,将无人生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