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同名小说《驯兔记》观后感
昨晚观映《驯兔记》,来分享一下内享及观后感,有需要观看的朋友请到爱奇艺说搜索驯兔记。
皮皮鲁,梁果还有妹妹鲁西西进入同所小学。开学第一天,温柔、顺从、不调皮捣蛋的好学生李小曼就变成了兔子。学校召开了表彰大会,表扬了李小曼。
皮皮鲁和鲁西西回家告诉父母,李小曼变兔子的事。她们的妈妈说你们碰到了一个好老师,让他们要向李小曼学习,希望俩孩子也成为听话,不调皮捣蛋的乖孩子。并答允两兄妹,谁要先变成兔子就会有奖励。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皮皮鲁和梁果班上的其它同学都陆陆续续的变成了兔子。在其他同学的眼里皮皮鲁和梁果就是两个怪物,老师为此开了家长会批评了皮皮鲁和梁果的父亲。老师认为是任性,叛逆且看不上那些变成兔子优秀同学的两个孩子拖了班级后腿。
受到批评的皮皮鲁爸爸看到已经变成兔子的女儿鲁西西。决定从饮食和改变生活环境促使皮皮鲁变成听话,不调皮捣蛋的兔子。
死党梁果后来也变成了兔子,全班仅剩的皮皮鲁让老师很头疼。父母也在皮皮鲁的果汁里放了能让耳朵变长的药,但是聪明的皮皮鲁全吐了出来。晚上用橡皮泥给自己做了两个假耳朵。徐老师,发现皮皮鲁的耳朵是假的,叫来他的父母并争论谁对谁错。
皮皮鲁被赶到操场遇到了徐老师,残疾的女儿。小女孩讲述了妈妈为了让皮皮鲁变成乖巧兔子花了很多心思和时间。都没时间来陪自己皮皮鲁听到后深感自己的任性,让残疾的小女孩如此孤单。
回到家后皮皮鲁给自己做了一个兔子头套,一天24小时带着,他不敢脱下来,怕父母老师同学小女孩失望,慢慢的皮皮鲁也被同化了。
观后感,现在社会很多时候当错误比例大于正确的时候,那么正确,也就成了错误。老师和家长都想看到孩子乖巧听话,不调皮捣蛋不惹是生非成绩优异。然而最后的无奈,让人有所回味,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仍然训练“兔子”呢?
孩子不是宠物,我们不是训练他们的奴性。孩子在成长和学习的道路上,如果能有自己想法和主观意见,作为能辨是非的家长们为什么不能支持呢?老师,家长不是非得靠打骂来让孩子顺从。其实这种奴性到一定程度都是会爆发的。
观后感,只各位老师及家长。
楼主文化水平也不高,是看到这部电影有所感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