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写一字,一元与一万元之差别”也是作风病
荆楚网 11-01 09:44 ”一字之差“导致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成都商报、四川在线、荆楚网、人民网
3家建筑公司因未在项目施工现场按规定进行施工安全巡视或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语,竟只是被行政处罚人民币1元。10月29日,蓬安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一则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引发众多网友热议。蓬安县住建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三家企业实际上被分别处以行政罚款1万元,且已执行完毕,但工作人员在后期录入信息时,因工作失误少写了一个“万”,导致网友误会,目前已对相关错误信息进行更改。(10月30日,四川在线)
常言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多一个“万”字和少一个“万”字,差的不仅是万倍罚款金额,还让政府公信力再次“失分”。尽管相关部门及时查清事实、做出回应和整改,也对经办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但这些都只能治标,难以治本。
低级失误之所以低级,正是因为其犯错难度太大。就如报道中的错误,不客气地讲,犯错比不犯错还难。但凡工作人员慢一点发、多看一眼、多审一下,就完全可以规避此类错误,但正是缺少严谨认真、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由此闹出一个天大的笑话。
把少写的字添上去很简单,但要彻底治好背后的“作风病”却很难。各地方都应该对类似问题有所梳理,常提醒、常警示,要给全体公职人员种下一颗责任心,以制度约束他们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以严格的问责倒逼作风转变,或许才能真正遏制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