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国家公务员任用选拔应当加入“退役军人优先”或者加入考评附加分。
论据: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当是适用于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的,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从最近涉军新闻中看出一个很明显的要点,就是基层存在不懂军人职业特点或者是不能理解军人情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是大有人在的。常说“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那么军人就是这群人,需要民间社会给予政策支持和关怀的人群。2.为什么韩国等全民兵役的国家有那么多人不想服兵役,因为面对的风险不同而采取的自私行为而已。看过“将军在上”电视剧中有这么一集剧情就是,宋朝和辽国和谈后,大量的官宦子弟充斥军营,政界亲信严重干扰军队管理,主人公说了一句话“现在处于和平期,官宦纨绔子弟到军队捞资历”,可是随着西夏的入侵,宋朝一轮战争下来到了无将可用的地步。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因此,兵役是法定义务,应该就有对应法定权利。3.目前,军队管理基本上与地方社会事务是完全脱节(除武警和军分区之以外),几年兵役下来,当兵前的朋友疏远了,大部分人脉资源都随着服役时间而流逝。爱国主义教育是军队每天都要做的事,听令行事、令行禁止和守法守纪是军人的天职。退役后,军人的绝大部分都会延续这种作风,与地方国家公务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和基本要求是绝大部分一致的。4.在国家公务人员任职培训成本上,退役军人的成本是最低的。没有服兵役人员的优缺点:政治资源积累和学历普遍较高(优点),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普遍偏低(缺点)。服过兵役人员的优缺点:政治素养、大局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普遍扎实(优点),政治资源断档或缺失和专业学识教育较低(缺点)。从培训的角度出发,政治素养、大局观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培养成效普遍低下,不可能短期内提升(人的生活惯性所致)而专业学识教育培训成效能够短期内速成。从人力资源上来讲,政治资源断档或缺失也是一种机会,特别是排除情感和利益干扰方面的贡献特别突出,这样既是当前干部跨区调动的原由,也是跨省区服兵役规定的原由,也是现代行政和公司管理的核心要点之一。5.国家公务员的第一要求是“人民公仆”职业道德,其次是业务专精。在人力资源采集样本中,退役军人符合要求是大概率事件。6.党风廉政工作实践中,退役军人的再教育成本是最低的,在人力资源采集样本中,退役军人的违规违纪记录基本上是最低的大概率事件。
论证:从减少行政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各级党政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退役军人纳入就业再培训工程,优先选用或选拔退役军人,依法依规落实退役军人安置的法定义务,既完成了退役军人积极融入地方社会生活,又降低了国家治理机关的运营成本。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说,退役军人的生活就是大部分在役军人的未来。“军人优先”不能只高调谈,不高调政策落地,任何人都不是从“石头”蹦出来的,有“大家”和有“小家”,两“家”基本上应当平衡。维护国防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应当考虑让在役军人何以安心为“大家”服务的角度为国家安全服务,不单只是军人们自己的事。
“军人优先”本应该是公民的基本情感和义务要求,本不应该成为依=一句宣传口号。如果社会上还有质疑的,那么质疑的人群一定是没有服过兵役的,一定是不懂军人职责的神圣,也一定是没有国家安全观念的甚至是没有爱国思想的。爱国形式上有很多种,服兵役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没有了国防,其他爱国行为的代价是高昂的。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面真实的“照妖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