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前后修建中国第1批高速铁路的时候,
提到了百年防洪标准,感觉很多人都觉得是笑话,
因为习惯了原来低标准的铁路修建,
到了雨季都要搞防洪抢险,年年如此,
出了大量的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
原来低标准的铁路被称为病秧子工程一点都不为过,
高速铁路按百年标准设防,修建完成后,
基本上没有因洪水诱发人身伤亡事故,
但此次有关洪水的伤亡和失踪人数的报道,
一些基础设施的洪水设防标准太低了,
一些城市的市政道路,房屋建筑的设防标准也比较低,
想当年燕王朱棣修建北京城时,
为了防范一年一次的秋汛,
专门设置了大断面的排洪设施,
这个排洪设施一年四季几乎都是干的,
仅仅秋季防汛用,
但是这个高标准的设施,却保证了北京城几百年,
反观现在的防洪标准,20年一遇30年一遇50年一遇,
这个标准就真的是太低了,
当然防洪标准仅仅是一方面,
城市周边,河流水系的拓宽、拓深,
也需要尽快的实施。
因为在没有修建城市之前,原有的地形地貌有高有低,
有很多积水坑,用于消化雨季的降水,
现在修建城市设施,把这些存水坑全部都给填平了,
水往低处流,降水多了,自然而然就到处跑。
06年至08年到德黑兰的大街上发现,
顺着原有的道路坡度修建了水沟,
一年四季清水长流,当然这是一种景观,
不拒细流,海纳百川。
对于局地大规模的降雨,还是要有充分的预案,
这雨下了之后,能流得顺,排得出,
而不能任由这些雨,裹挟着泥土,冲着汽车,跑到家里边儿去。
全国应以镇为单位加强水系和基础设施治理,
每个镇投入1000万,全国9万多个镇,
初步估算投资约9000亿元。
提升基础设施的档次,有利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也有助于在中美贸易战中稳定中国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