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限价,这个在楼市调控中常见的措施,近日也出现在了猪肉市场。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7月,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月平均值为每公斤24.99元,环比涨9.1%,同比涨48.1%。这一数据在今年第34周(即8月19日~8月23日)又刷新为每公斤32.61元,环比涨8.0%,同比涨74.4%。
为了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猪肉价格,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密集出台政策。其中,广西南宁发布的“限量限价”干预措施尤其引人关注。
近日,南宁市发改委印发通知,实施猪肉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在主要农贸市场设点限量限价销售猪肉。
限量又限价,广西南宁实施临时干预措施
据南宁日报报道,南宁市发改委正式印发《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施猪肉价格临时干预的通知》,从9月1日起实施猪肉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在主要农贸市场设点限量限价销售猪肉。
从9月1日起,南宁市在10个市场设立定点摊位。每个摊位每日上午9时起,按市商务部门规定的限量,以低于前10日市场均价10%以上的价格,向市民销售精瘦肉、前后腿肉、五花肉和排骨,每位消费者每日限购1公斤。
多地出台补贴措施,除了南宁,近期,多个地方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
福建三明、莆田
三明市明溪县在8月17日至10月7日期间的周末和中秋节、国庆节实行平价猪肉销售;莆田荔城区则将于9月6日开始给予四项猪肉产品每公斤4元补贴,两地受补贴的猪肉产品均附加限购办法。
据《三明日报》8月25日消息,近日,明溪县推出金秋猪肉“平价商店”活动,在8月17日至10月7日期间,每周六、周日和中秋节、国庆节,在城区满家乐、宏冠大厦佳嘉惠、新大路福万佳、状元楼福万佳4个超市实行平价猪肉销售,排骨、瘦肉、条肉、腿肉的销售价,低于本地同类市场均价10%销售。
为此,明溪县财政核拨物价调节资金20万元,对上述4家超市给予差价补贴。
四川成都、达州
四川成都制定了2019年市级储备猪肉投放工作方案,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猪肉等肉类市场监测研判,督促落实进口猪肉商业库存,制定完善相关工作方案。
经过前期缜密部署、提前储备,成都市当前生产生活价格运行总体可控。预计全年粮食产量230万吨。强化猪肉储备,减缓价格上涨压力,首批预计9月完成入库。本地家禽和鱼类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市场供需总体平衡。今年已启动价格临时补贴6次、共1.67亿元,保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惠及低收入群体217.55万人次,有效降低物价波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
在四川达州,此次价格补贴自4月起至6月止,涵盖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优抚对象、失业人员及家庭困难的大中专在校学生等5类人员共计531594人,所获得价格临时补贴共计2309.03万元。
山东烟台
山东烟台则向全市2019年6月在册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优抚对象等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每人补贴22元,由退役军人部门负责发放;城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每人补贴22元,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每人补贴15元,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每人补贴49元,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烟台共发放补贴4310918元,惠及193015人。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除了地方,中央部委也在采取措施。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已经有29个省份启动了价补联动机制,共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超过20亿元,补贴困难群众8000余万人次。按人均每天2两肉测算,精瘦肉价格上涨10%,每人每月可能增加支出10元左右,按价补联动机制发放的补贴,能够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大的影响。如果今后物价涨幅继续扩大,补贴标准还将相应提高。
就在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定下了五大举措来保障猪肉供应,包括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要求各地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猪肉供应等。
8月2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例行发布会上称,商务部将密切跟踪市场动态,会同相关部门适时投放中央储备冻猪肉和牛羊肉,增加肉类市场供应。
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迅速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供应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胡春华指出,各地要严格按照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坚决完成生猪稳产保供目标任务。要立即清理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各类生猪禁养限养规定,从财政金融用地等方面加大对养殖场户政策支持力度,有效调动养殖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