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毕节市黔西县的牛肉粉出名了。
莫非它们像某药一样,使用了国家保密配方,引得各地食客闻风而动?
NONONO,它们挺会玩,一会儿集体涨价,一会儿又“自愿”恢复价格,这什么骚操作?
据说,在黔西县过去一碗牛肉粉,单碗9元,大碗10元,加肉5元。
进入10月份,涨为单碗10元,大碗12元,加肉7元。也就是说,一份大碗加肉的牛肉粉要19元。
这种不要碧莲的集体涨价行为岂能放纵?黔西县市场监管局马上进行了调查处理。
经过一番批评教育,鉴于涉事商户态度较好,能够积极配合调查,并认识到自身错误,自愿承诺恢复价格,主动消除影响。
目前,黔西县牛肉粉价格逐渐恢复原价。
感谢黔西县市场监管局,让一众吃货又吃上便宜了好几元的牛肉粉。
只是,这件事看来怎么觉得怪怪的,小小牛肉粉涨几块钱,到底违了哪家法?
黔西县市场监管局给出的解释说,违反了《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
有上述之一行为的,将会被“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不错,这次涨价行为的起因,是几家商户在行业群中进行商讨,呼吁集体涨价,还对牛肉的售价也进行了统一规定。
但这种在行业群中的商讨能不能算上“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或者“哄抬价格”呢?
而黔西县市场监管局在下发的《餐饮行业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中告诫:不得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价格。
“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操纵市场价格”,这么大一顶帽子,如何能扣到这些商户头上?这里不禁要问一句,生牛肉涨没涨价?
众所周知,猪肉涨价,一定会带动牛羊肉涨价,二师兄的价格不方便多说,牛魔王的价格向来比二师兄高。
既然牛肉已经涨价了,黔西县市场监管局为什么不去查查肉店,让他们也“自愿恢复价格”?
如果牛肉粉的价格贵得离谱,消费者自然不去吃,就算你让这些商户全部大涨其价格,他们也不敢拿自己的生计开玩笑,一百块一碗的牛肉粉,你会不会买?
其实,牛肉粉的价格应该遵从市场规律而调节,而非用监管手段简单粗暴插手。
因为,在这种强行干预之下,看似价格降下来了,得益的未必是消费者。
牛肉涨了,而牛肉粉不能涨,商户为了降低成本,只能少加肉,一碗肉量打折的牛肉粉,难道就是消费者想要的吗?
长此以往,若牛肉涨到不堪重负的地步,只怕牛肉粉也会像没有老婆的老婆饼一样,沦为没有牛肉的牛肉粉。
这种罔顾事实,不尊重市场规律的干预,绝不会得到你们想像中那样一片叫好之声,反会招致一片嘘声,市场监管当如履薄冰,丝毫任性不得。
市场监管应该把商家是否明码标价、卫生条件是否达标放在工作首位,绝非以违反市场规律为代价哗众取宠,过分的秀存在只会惹人憎厌。
顺便说一下,“自愿”这个词当慎用,但凡智商在线的,都知道这里边几成是真的,几成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