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鱼 高义奎
嘘鱼,这里,既不是述说戽鱼,也不是叙述钓鱼,专说嘘鱼。戽鱼,就是把滩中之水戽干逮鱼。钓鱼,尽人皆知,此不赘述。那什么叫“嘘鱼”呢?其实,嘘鱼跟钓鱼差不多,实质就是钓鱼,所不同的是,嘘鱼不用长长的渔竿而是短小的钓竿,亦不用长长的渔线,也不用浮筒子,更不用鱼钩去钓鱼。那么,究竟怎样叫“嘘鱼”呢? 我的老家在今之火井镇双童村七组的笕水沟。距我家约一里远,就是蜿蜒清澈的洗甲溪,上游两岸是险峻的高山深谷。东边是八龙岗(俗称老蓬岭)高大雄伟,上接蓝天;西边是龙头山(俗称尖峰顶)陡峭峻秀,直插云霄。洗甲溪奔腾激跃,从两山之间的深谷中曲折蜿蜒,奔流湍急,汹涌而出,流经山口的双庙子,始进入平坦的山间小坝子,流速减慢,往南几里注入火井江。 清晨,红日高照,晴空万里,河滩清澈见底,可见水中鱼儿自在畅游,还不时有鱼儿浮出水面,抢吃偶尔飘来的食物,激起一个个浪圈,向四周扩散,形成一片美丽的涟漪,渐渐扩散消失在岸边。这美丽的洗甲溪是我儿时和小伙伴们最好玩耍的地方。我们夏天常常下河洗澡、打水仗、搬爬海(搬开石头逮螃蟹)、摸鱼儿等。尤其是天下大雨洪水过后,到河边去嘘鱼就是我们最有趣的活动了。 我上三级的时,记得是1953年暑假的一天夜里,天下暴雨,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屋檐水像悬空瀑布,倾洗直下,蔚为壮观。半夜时,山洪暴发,洗甲溪波汹浪滚,发出訇然巨响。第二天一早,堂兄三哥叫我一起去河边嘘鱼。天还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哥俩便戴着草帽,披着蓑衣,拿着短渔竿和小鸳篼,冒雨来到洗甲溪边。起眼一看,洪水已经开始消减了,河边竹木野草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显而易见。俗话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此话形象贴切。河边有几块石包上,已有几个头戴草帽,披着棕挎子,蹲在那里正在嘘鱼的人。咱俩赶快到河边玉麦地里用双手挖土,刨出蛐蟮子(蚯蚓),再将所刨得的蛐蟮子,用竹签子透过其体内,把几根蛐蟮子穿在一根细线上,再把穿好的一串蛐蟮子紧缩,叠成圈状,牢固地拴在小钓竿巅上。小钓竿长约三尺、手指粗细,是白笳竹做成。然后,选一个流水较缓的石包处,蹲在石包上,左手掌着一半放在水里的鸳篼,右手紧握短钓竿,一头插进浑黄的河水中。嘴上要将双唇撮拢成圆形,用劲巧妙缓缓地吐出气流,不断发出如口哨般的“嘘——嘘——”之声。这“嘘”声清脆响亮,缓慢悠长,悦耳动听。据传说,这“嘘”声有一种神秘奇特的魅力,能将鱼儿召来,让鱼儿急着抢食小渔竿上的蛐蟮子。因此,人们将这种捕鱼的方法,十分形象地称之为“嘘鱼”。 嘘鱼,有特别的技巧,尤其要注意短小钓竿在水下的动静。因为河水浑黄,看不到水下情形,又没有浮筒子可观察是否有鱼咬饵?全凭右手灵敏的感觉。如果毫无动静,则没有鱼吃食,如果感觉渔竿在一颤一颤地抖动(但是,要辨别是不是水在冲动),这就是有鱼觅食吞饵的信号。此时,应当立刻将短钓4竿从水中急速提出水面,并及时放进鸳篼里。掌鸳篼的左手则要同时密切配合,迅速把鸳篼移到恰当处,以便右手快捷提出水面的鱼儿及时准确地放进鸳篼里。此时,只见刚捕获的鱼儿在鸳篼浅水中乱蹦乱跳。稍待一会儿,鱼儿便归于平静,在鸳篼内悠游了。这一刻令人激动。经过一次—次激动,我鸳篼里捕获的鱼儿不断增多。有时侯还特别激动,因为,一次竟然嘘起两条鱼儿来。我接连换了几个地方。也不断嘘得鱼儿。这时,只听见河边不断传来尖锐悦耳的“嘘——嘘——”声。我看到不远处的三哥,也嘘得了好多鱼儿。其他几个嘘鱼的人也收获不小。嘘鱼,也要选择时间,在刚涨过洪水不久,河水浑黄时,最适宜嘘鱼。而且,这时嘘起来的鱼,绝大多数是米汤胡和红尾巴儿鱼,其他的鱼儿就很难嘘到。无论是米汤胡或红尾巴儿,都是小鱼,要约二十条鱼儿才有斤把重。这些小鱼儿很好吃,肉质细嫩,其香独特,味道鲜美。吃这种嘘来的小鱼,其烹饪方法也有讲究。 我把嘘的儿拿回家,奶奶夸道:“乖孙娃儿今天好能干啊!嘘了这么多鱼儿。”她说着,便拿来水盆,用菜刀在鱼肚子上横划一刀。然后,将鱼儿一条一条地从刀口处把肠肠肚肚挤掉,在清水里淘得干干净净,放进滚油锅中,将鱼儿慢慢翻来覆去地炸熟炕干,连鱼骨头都一起炸脆了。起锅后,再用豆油、盐巴,调和海椒面、花椒面等香料,蘸着慢慢品尝,又香又脆,连肉带骨一起慢咀嚼缓吞,非常好吃,这是“油炸鱼”。另一种做法叫“青椒蒸鱼”。将切成几段的小鱼和入切碎的青海椒,拌入清油、盐巴、花椒面等调料,盛在碗里,放在蒸饭的甑子头慢慢蒸熟,吃起来清香爽口,味道鲜美。还有一种叫“红烧鱼”,其做法是,将少许清油放入锅内高温加热,把弄干净的鱼儿放进锅中爆炒,掺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生姜,慢慢炖熟后,再加进豆瓣海椒、花椒面等调料等食用,又香又辣又麻,清香可口,又是另一番独特风味。 我们几个娃娃围桌吃鱼。奶奶风趣地说:“乖孙娃儿们慢点吃,谨防连舌头一起吞下去了。”逗的大家“哈哈”大 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