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06|评论: 2

积极支持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地下武装的石坡三位进步人士 邛崃古代美 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2844loz3vn8o0j7x78jx.jpg 000.png
积极支持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地下武装的
           石坡三位进步人士
          ---文章来自《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资料选编

                                                                                                                    古代美 编
   
      1949年6月,在雅乐工委和川西南武装工作队的基础上,组建中共川康边临时工作委员会,将川西南人民武装工作队(1948年春,川康特委指定雅安、乐山工委重点领导大邑暴动,建立了川西南人民武装工作委员会和川西南人民武装工作队)和仁寿县武装合并,改称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下属15个支队,遍布川西。秋收期间,游击纵队在大邑地区组织了有上万人参加的武装减租斗争。在临解放时,纵队武装力量发展到5000余人。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组成后,在解放战争中全力配合人民解放军向成都进军,战果显著。1949年12月14日,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率名雅邛和大渡河两个支队向邛崃县石坡乡进发。20日,邛(崃)大(邑)边支队与解放军配合作战,解放大邑县城。到12月28日,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在配合解放军堵截、围歼国民党军的战斗中,共计直接俘虏国民党军3000余人。



     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当时邛崃西山石坡乡的三位进步人士——王用材和他的近邻杨子聪、陈静伯有关。
    王用材,邛崃县石坡乡人,他在读中学时即与进步人士王伯高(曾去过陕北),杨家祯(桢)(30年代入党,后任二十四军参谋长)相识。曾阅读过进步书刊、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他从学校回乡后,由其兄(系石坡乡长、袍哥舵把子)引进为袍哥大爷。


    石坡乡是平坝进入邛崃山区的门户,也是当时一条贩卖大烟的通道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王用材也曾从石坡拖烟帮到懋功一带做大烟生意。他跑了两趟,赚了些钱便收手不干了。他平时在地方上不霸道,讲义气,因而他这位石坡的“王大爷”颇有名气


    1947年他在懋功、宝兴一带与周鼎文率领的地下武装(武工队的前身)接触,关系融洽,王表示支持干革命。当周带的武装在宝兴、邛崃途中遇险时,王就挺身而出,进行掩护。从此王用材与党的关系日益密切,石坡乡一带也逐渐成为武工队在山区的回旋地,王的家也自然成为地下工作同志的接待站和联络点。
    1948年“7•12事件后,武工队中暴露的队员70余人,在肖汝霖、周鼎文的率领下,转移到石坡。有人担心王用材将受到不利影响而有顾虑。王表示说:“不怕,充其量去跑烂滩!”在王用材的掩护和关照下,使武工队在石坡赢得了10多天的休整和训练时间,直到打击了闻风追来的邛崃反动武装之后,才离开石坡向芦山县象鼻山转移。
    从此,党组织更重视加强对王用材和石坡地区的工作,经常派同志与之联系。王用材均热情接待,并尽力予以协助。
    1948年冬,为了开展雅安地区的工作,王用材按照党的指示,亲自陪同周戈西(地下党员)去雅安与杨家祯建立联系。1949年初,王促成周戈西借用二十四军的力量袭击了邛崃、名山通道上的反动乡长。1949年初夏,党又把被敌人追捕很紧的晏子良送到石坡隐蔽,王热情接待,视为知交。后晏被国民党特务设诡计逮捕,王受到牵连。但王毫不顾及个人安危,却以“未保护好晏的安全”向党表示内疚。他还表示要坚定地干革命。
  


      为了加强石坡地区的农运工作,1949年春夏之交,党组织陆续派了宋质清、谢德明、何砚耕、李天俊、高绮琴等一批干部到石坡从事群众工作。为了保护同志的安全,发展石坡进步势力,王团结他的近邻朋友杨子聪、陈静伯,共同支持革命工作。
    杨子聪曾在30年代参加革命,1944年至1948年任过西禅乡长1947年又与周鼎文同志有了联系。陈静伯在抗日战争时期任过联保主任(后称乡长)。他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弄得民不聊生,十分不满。他喜读进步书刊。通过王用材与地下党建立联系,态度积极。他们对党在石坡工作,十分支持,对党派来的一批外地干部作了妥善的安排。宋质清、何砚耕住在王家;谢德明住陈家,李天俊住杨家,由他们提供食宿,进行掩护,为开展工作提供基本条件。不久陈又介绍高绮琴到石坡小学作教师(校长是陈静伯的儿子、进步青年陈国基,教导主任是抗日时期就从事进步活动的周丕芬)。
    1949年8月又从邛崃调回地下党员余恒章(石坡人)。上级同志也常来石坡指导工作,并加强对王等作思想工作。王、杨、陈就成为石坡地区我地下工作的三处重要关系网。因此党在石坡的群众工作、统战工作和组织建设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使石坡迅速成为党的一个可靠的武装活动基地。
    1949年10月,敌人镇压平坝地区“二五减租”斗争时,许多同志转移的第一站就是撤到石坡。王用材公开声言:“敌人敢来捣乱,我就端起机枪和他们拼!”
    在地下武装组编为游击队时,鉴于王用材的表现和政治影响,任命他为崃山支队支队长。杨子聪负责掌握附近几乡地方势力动态;陈静伯负责后勤支援,先后为游击队筹集钱、粮,折合大米24000斤。
    1949年12月,周鼎文同志在石坡集结游击队员数千人,阻击国民党二十一军。王用材率队积极参战。
    解放后,崃山支队部分游击队员编入邛崃警卫营,王任副营长。匪特叛乱时,他们防守邛崃县城达7个日日夜夜,不久,他们配合解放军与围城匪特激战,保卫了邛崃县城的安全。
杨子聪被任命为石坡乡治保主任,与陈静伯及回乡的游击队员一道,掌握了石坡乡的局势,使该乡未卷入匪特叛乱,成为邛崃、大邑几块少有的未被叛匪污染的干净土地。历史证明,王用材是支持革命的。解放初期一度对他产生的误解已经澄清。


00000.jpg 0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附:
陈静伯
    《邛崃市志》
    陈静伯(1901~1991),原名陈登安,身材瘦长,浓眉大脸,面容清癯,老年畜有长髯,原石坡乡(已并入大同乡)银台村人。家有祖传田地数百亩,属当地首富。父前清秀才,家教甚严,从小为其讲经论文,影响其一生。民国初期毕业于邛崃联中,曾为袍哥舵把子、国民党员,担任过石坡乡联保主任。
    陈静伯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同情民众疾苦。少时自学医书,颇知医理。家中开设药铺,无钱者求医分文不取。逢年过节,还要拿出一些粮食猪肉接济贫困人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党乡公所曾派款银台村,百姓难以承受,他便独家承担全村的派款,此举受到群众赞誉,称其为“陈善人”。
    1949年初陈静伯通过进步人士王用材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主动请中共地下工作者谢德明、李天俊住食他家,以长工身份作掩护开展工作。是年10月,川西地下党在大邑县发动“二、五减租”斗争,遭国民党残酷镇压,共产党员周鼎文、周弋西、肖西华、孟含松等人到其家暂避,陈掩护他们脱离了危险。是年11月地下党在石坡区组建川康边游击纵队崃山支队,陈无偿提供大米、玉米等粮食1万多公斤,又送手枪步枪、冲锋枪10余支及大批子弹给崃山支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静伯作为开明士绅,曾参加邛崃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86年2月,中共成都市委统战部聘请其为成都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研究员。
    1991年10月,陈静伯病逝于家中,终年90岁。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恒章
《邛崃市志》
    余恒章(1924~1991),身材魁梧,长方脸小平头,颧骨凸出,二目有神,石坡乡(已并入大同乡)余沟人。1939年秋入县立初级中学读书,1942年毕业。1943年入成都私立天府高中,在成都参加中共党员黄碧野等人组织的读书会。1944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回邛崃石坡小学教书。1946年夏加入民盟邛崃分部。1949年初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川康边人民游击纵队崃山支队石坡区队队长,是年12月20日参加围歼国民党21军的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城关区副区长,此后任土改工作队副队长、县人民政府建设科科长。1955年4月起任邛崃县副县长。1959年下半年兼任前进公社党委书记,时因公共食堂断粮,为解决群众口粮供应不上的燃眉之急,他果断安排调拨10万公斤粮食,下发断粮食堂,此举被说成“带头闹粮”,“开仓放粮”,与上级对抗。是年10月,余被组织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开除党籍,次年9月免除副县长职务。1979年2月,中共邛崃县委员会遵照中央政策,拨乱反正,为余恒章平反,摘掉其“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撤销处分,恢复党籍。余后当选县人大常委会委员,1984年离休。
    余恒章1991年去世,终年67岁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