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国家、企业、或者个人要想进入发展轨道,必须解决原始的资本积累问题,中国经济也是这样,从1979--2019年,我们改革开放正好40年,经过这40多年的发展,我们其实解决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就完成原始的资本积累过程。 原始的资本积累过程,往往分为四个阶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1979--1999的这20年,这是一个物资贫乏的时代,社会急需大量商品去填充和流转。于是很多小商小贩就行动起来,从摆地摊、挑货郎开始去做生意。 这也是一个"资产"的产生阶段,要知道我们之前的社会是没有资产(资本)的,因为之前我们是没有私有制的,所有东西都是公家的,当一个物品没有明确产权的时候,就不能称之为商品,就更更称不上是“资本”了。 所以当时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社会产生“资本”,于是我们才有了私营企业,有了小商小贩,有了包干到户等等。 如果从赚钱模式的角度,这个阶段赚钱主要靠劳动和胆识。别人还没行动你就行动,别人行动了你就更勤快,别人勤快了你就靠胆大,总之你先人一步,胆大敢往前冲就一定能挣到钱。 而到了2000年左右的时候,发展的逻辑悄然发生了变化,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两个"新资本”:互联网和房地产,这两个行业把中国发展的逻辑彻底升级了一把: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路径,改变了购物的路径,甚至改变了人们的行为路径,这时只靠勤劳已经没有用了,你得靠优化各种路径去赚钱,这就需要一定的眼光好卓识。 最重要的是,互联网本身根本不是靠生意赚钱,它赚的是“资本”升值的钱,很多互联网公司一直都在亏钱,比如美团京东这种,但是创始人稍微变卖一点股份就能换很多钱。 而与此同时很多实业的人,早已举步维艰,这说明社会发展的逻辑不再靠生产和销售商品了,也就是制造资本,而是要靠“资本”的升值了。 房地产就更不用说了,多少人无论多么努力,也换不回一套房子?房子、土地、原始股等等这些所谓优良资产一直在不断升值,让普通劳动者望而兴叹,这说明劳动赚钱的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很多“资产”的升值速度了。 许多企业家也是如此,他们本身的实业到最后越来越不赚钱,但是他们的土地厂房却一直在升值。 我前几天回老家,有一个邻居就是这样的情况,他是做面粉厂的,刚开始一直都在赚钱,最近这些年一直在亏钱,后来干脆把土地卖掉了,一下卖了好几千万。 因此从2000--2010的这十年之间,赚钱的模式主要靠资产升值。 https://p0.ssl.qhimgs4.com/t012e808808d1b5587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