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871|评论: 1

[热点话题] 寻根问祖:寻找破锅杜锅底杜通能的后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9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末明初(约1369年),为躲避战乱,杜瓒父子裂锅为凭,长子杜通能奔蜀,次子杜通贤奔黔,三子杜通乾奔楚。
长子通能奔蜀(四川)入果州(现南充)一带,繁衍后代开枝散叶于四川通江县沙溪镇、南部县等地。相继入川的杜姓人入绵阳、洪雅、长寿、彭水、綦江、成都华阳、涪州(今涪陵县)、重庆、岳池。
明朝期间(年份不详),瓒公之三子杜通乾后裔杜世远等迁于蓬溪县鹤鸣乡安福坝。同籍杜姓后裔继后来川入果州(今南充)安抚里七耳嘴、老拱桥、平川坝、桃子垭、金竹林、杨麻嘴等处。
明末清初(年份不详),瓒公之三子通乾后裔,自湖北麻城、孝感之鹅颈丘、天井沟入川至西充清平,一支转迁蓬溪鹤鸣乡安福坝定居。
明末清初,杜氏谱据遗失。各地杜氏后裔,分立字辈,小范围确立长幼尊卑称谓。随着社会进步,依靠信息沟通的便利,皆循序辩宗,力图族人相认。
杜瓒长子通能在川颠沛流离200多年,繁衍生息十余代。我子岭杜氏宗祠碑记记载,后裔杜毂祥有子杜思珉(字承预)有八子:琪、玺、纲、佐、先、绅、綸、维。琪,入璧州(今通江县和万源市部分地区)南嶺;玺,未躍厥所在;綱,適南部(南部县)青岩子;佐,上都城打金街;先,居通邑壁山(今重庆璧山);绅,據巴郡(今重庆巴南区)增口;纶,落谢垻(平昌泻巴);维,分支南部定水寺。
据通江县中林乡黄草坪1860年修谱载:四房杜,明永乐四年迁成都打金街,正统年间会进士。一子绍尧,尧三子珠秀珍秀儒秀,俱皆文学,移居通江璧山木瓜丛落业。珍为灌县教谕,后落业通江黄草坪(中林乡)。珍秀二子,玉振玉音(香),俱文魁,分支东郡坝烟灯山小里村,地名龙溪。玉振一子扶明,移居观音堂。佛教沟、雪浴坪、竹浴关、铁坝沟俱木瓜丛分支。扶明生二子应禄应卯,禄分支达县杜家洞大堰落业。卯居中林乡落业,繁衍后嗣。
据通江县中林乡2018年修谱执笔杜孝堂称:杜应卯后嗣繁衍至杜躨(kui奎),躨生三子,凤鰲凤林凤翔,凤翔生三子,长玖长福长寿,长福生四子,金銮金满金现金鰲,长寿生金盔。金銮外迁不知何处,凤翔长福祖的坟墓现俱在。杜孝堂是杜金满的后裔,他们留下的字辈是:“金克国正 玉廷天登 忠孝传家 宝田斯在 文章寿世 福泽永昌 大德懋昭 鸿基丕显 余兄明朗 俊烈宣扬”。杜孝堂通过达县江陵杜善学手中的《鏆子岭杜姓族谱》,了解到鏆子岭杜姓是杜金銮的后裔,通过114查询到杜中伟,联系到杜平,才将鏆子岭这支杜姓续在通江的杜姓族谱上。
杜瓒→杜金銮1→24代:
1杜瓒→2杜通能→3杜思珉→4杜佐→5杜绍尧6杜珍秀7杜玉振8杜扶明9杜应卯10杜一枝→11杜元璋→12杜绍宗→13杜思林→14杜醇(土贲)→15杜志兴→16杜正芳→ 17杜万倾→18杜柯→19杜凌阁→20杜加佑→21杜躨(奎)→22杜凤翔→23杜长福(寿)→24杜金銮(满、现、鰲)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0-2-10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新都区的杜姓宗亲。联系微信17780222285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