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民间故事】古大嫂打谜难住师徒
广东古家酒业 (2月10日) 古代美 荐
一天上午,从事竹编(俗称篾匠)家具的两师徒来到一个叫古家坡的地方,被一中年村妇叫住,说要请他俩去给她家做几件竹编家具。师徒二人便随她而去。
“请问你们师徒贵姓?”村妇问道。
“弓长十八子。”徒弟急忙回答。
“哦。”村妇看了徒弟一眼立即回答道:“哦,姓张和姓李嗦。”
“师傅姓张(弓长张),我姓李(十八子,也称木子李)。”徒弟应道。然后又随即问道:“那请问大嫂贵姓呢?”
“紧绷两块皮。”村妇脱口答道。
这下却将师徒二人两难住了,猜不出这位妇人姓氏。为了掩饰内心的尴尬,张师傅急忙问道:“请问你家准备做几样啥东西?”
大嫂回答道:“内绷绷,外绷绷,千丝不回头,一个直把头。”
哈哈,这下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这位农妇不直接说要做几样啥东西,而是继续给他们打谜语,真是遇到了“高人”,要是猜不出谜底就无从下手做活。徒弟正准备细问那妇人到底是做些啥东西,只见师傅向他递了个眼色,然后径直往后山竹林走去。
徒弟以为师傅知道谜底,便问道:“师傅,您晓得做啥东西吗?”
“那我又啷个晓得哟。”师傅无奈的回答。
“那您啷个又不许我问?”徒弟不懈地问道。
“我丢不起那个面子。” 师傅责怪徒弟道:“是你吗,你直接说我姓张你姓李不就行了吗,硬是要自作聪明打什么谜。这下安逸了噻,遇到了打谜高人了哈,倒把各人自己整来笼起了呵。”
师徒俩来到后山竹林,因不知道要做啥东西,所以不敢砍竹子下料。师傅索性坐下掏出烟袋卷起叶子烟,一边吧嗒着烟,一边苦苦寻思谜语的答案。
徒弟知道自己惹了祸,就叫师傅抽完烟后慢慢地砍竹子、剃竹桠、打竹节,他决定去问个青红皂白。他刚走到农妇家后面,就听到一个邻居大娘大声喊道:“鼓大嫂,我想找你点借盐巴。”
徒弟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大嫂姓鼓,怪不得叫‘紧绷两块皮’。”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圆筒状,两面绷着牛皮。
只听那位借盐巴的大娘又问道:“鼓大嫂,你请了两个篾匠,打算做些啥东西?”
“嗨,就是织一个簇背(cubei圆锥形,蒸饭用)、一个甑盖(gaigai盖子)、一把虾耙(捉鱼用),然后再育几把刷把(洗锅用)。”只听鼓大嫂如数回答道。
“簇背”即图中蒸饭的甑(zèng)子里面底部承(盛)米粒的东西,(邛崃人音“粗篦”),本文谜面为--“内绷绷”
[size=29.3333px]“甑盖”[size=29.3333px]--蒸饭时盖在甑子上面的盖子,也有用慈竹笋壳缝制的,本文谜面为--“外绷绷”
“虾耙”是用来捞鱼虾的,就是用粗蔑丝编制织成前口宽阔后尾翘起,将蔑丝挽成一个髻所以叫“直把头”
“刷把”--就是将篾片划成细丝丝,捆成一把洗刷锅用的,故称“千丝不回头”
“簇背”——蒸饭的甑子里面底部承米粒的东西,“甑盖”——蒸饭时盖在甑子上面的盖子。这两样东西都是向上凸起的,在当地将“凸起”叫“绷起”。“簇背”放在甑子内故称“内绷绷”,“甑盖”盖在甑子上面故称“外绷绷”。“刷把”就是将篾片划成细丝丝,捆成一把洗刷锅用的,故称“千丝不回头”。“虾耙”是用来捞鱼虾的,就是用粗蔑丝编制织成前口宽阔后尾翘起,将蔑丝挽成一个髻所以叫“直把头”。
徒弟箭步跑回竹林,向师傅报告了自己所打探的“情报”,急忙下好料,并动手编织几样东西,很快就编好了。他们拿着这几样东西回到鼓大嫂家。鼓大嫂拿起每一样东西,细细地看了看,然后夸赞道“不错不错!”
在吃午饭时,张师傅问鼓大嫂:“妹子,你啷个姓鼓呢?”
“嗨,我本姓罗,因为我夫家姓古,他叫古园,我嫁过来后,就要随夫姓,人们本应叫我‘古罗氏’,但大都叫我古大嫂,我们这里不是就叫古家坡吗。”
“你姓锣,夫姓鼓,有意思。”张师傅笑道,“合称‘锣鼓’,真是绝配一对。”
“其实夫姓并不是锣鼓的那个鼓,而是古董的古。”古大嫂解释道,“因古、鼓同音,故借鼓打谜。”
“哦,原来如此。”小徒弟夸赞道:“你还会猜谜语,真是了不起!。”
“嗨,这有啥了不起的。”古大嫂谦虚地说道:“在娘家跟我父亲学的,他是个教书先生,他很喜欢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