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邛崃市地名录》获知:1891年始,英国和法国传教士,在邛崃地方分别建了包括西街天主堂在内的数座天主教堂。
排除西街天主堂而外还有
宝林天主教堂:在今凤山村。由英国神父建于1897年,占地面积9333平方米,建筑面积648、7平方米;
高埂天主教堂:在今高埂村。初建于圣化铺(即固驿),被毁后由法国传教士于1898年建天主教堂于高埂,因当地有董姓人家居住,俗呼;董圣堂。
牟礼天主教堂:在永丰社区下辖的乌木村 和 龙凼村。建于1891年,占地面积6666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以上皆为现代地名冠以教堂的名称,并非本名。
其中“牟礼天主教堂”有两个。
一处叫:姜圣堂,以周边姜姓人聚居为名。
另一处叫:吴圣堂。因:“此地修有一座天主堂,原主事者姓吴,故名。”
据载
牟礼乡在民国29年前称为牟场,后以其为中心建牟礼乡。据民国《邛崃县志》等志载:“此地秦建蒲阳县,北朝梁时,武陵王萧纪于公元522年在蒲口顿建置邛州,辖依政县,其州县治地均在此地,(依政)历经北朝、西魏、唐、五代、宋,直至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撤销并入邛州止,共732年。
民国早期置永丰镇,后改镇为乡,民国25年并入今回龙镇,民国29年又分出置永丰乡,1955年,永丰乡并入牟礼乡。”
据当地人过去刊载于《邛崃经纬》上的文章说,原“依政县”的城墙、县衙、牌坊,民国时期尚存在,1950年后渐毁。
分析:
图一由法国传教士拍摄的“哥特式双塔教堂”,应是今永丰社区下辖的乌木村和龙凼村中两座教堂之一。
但有可能
姜圣堂和吴圣堂本是同一座天主堂,因介于乌木村和龙凼村之间,两村说法不一,命名不一,造成两座天主教堂的假象。因在同一处地方,不大可能两座天主教堂同时存在。
重要一点
“依政县”县城在南河北岸,南河南岸即回龙地界,附合图二之城门外是河,有山,城里靠近城门有两座石牌坊的条件。南城门外的山形,应在回龙境内。
以上推理系纸上考古,不敢说八九不离十,拿老照片到永丰场,去找当地老人问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