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一年一度母亲节来临,对于讲究“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人,时刻都在以孝道为重,在这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了解点母亲节的国际和中国历史渊源,你才会更加理解这一个节日的重要性,才会过好这个节。
1-国际历史来源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
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
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 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国际上现代母亲节最早关于母亲节的记载是1872年由茱丽雅百所提出的,她建议将这一天献给“和平”,并在波斯顿等地举行母亲节的集会。
1907年,费城的安娜为了发起订立全国度性的母亲节而活动。
她说服了她母亲所属的、位于西维琴尼亚州的教会,在她母亲逝世知二周年的忌日,即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举办母亲节庆祝道活动。
之后,安娜和支持者们开始写信给部长、企业家和政治家,要求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他们很成功的被接受了,因为1911年时,几乎所有的州都已开始庆祝母亲节了。
威尔生总统亦于1914年发表官方声言权,让母亲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就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这一天。
2-中国孝母历史渊源
在中国,主要以孟母生孟子之日即夏历四月初二为母亲节。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也是天下平凡的母亲之一,孟母教子的故事中国人耳熟能详,成为天下母亲的楷模,她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养育子女、教子成才的良苦用心。
3-歌颂母亲的诗
中国诗词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体之一,简单几句就可以表达写作者深深的情谊,韵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歌颂母爱的诗唯唐朝孟郊《游子吟》,每每读起,都不禁令人眼睛湿润,想起母亲的点点滴滴。
油画:母亲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母亲缝衣的场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孟郊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现在人怎么过好母亲节
放眼各大网络平台,似乎要把母亲节过成购物节,大量打着母亲节折扣的旗号,促进销量,希望年轻人不要被这铺天盖地的促销广告而迷惑,沉迷于购物的乐趣中,忘记这一天好好陪陪母亲。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过好母亲节。
与母亲同住的,或者有条件与母亲一起度过的,趁着这个周末,与母亲呆一起,聊聊天,给母亲做顿喜欢的饭菜,简简单单听听母亲的唠叨,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宽慰。
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到母亲身边的,请记得打个电话问问近况,最近天气转热,提醒老人家注意身体,把自己的近况也和母亲说说,让他放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母亲眼里,我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小时是不计任何回报的付出,孩子长大了有变成永远的牵挂,为母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尽心尽力陪母亲变老。
祝愿天下母亲顺心安康,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