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079|评论: 4

[成都学校] 燕子陪游资阳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6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燕子陪游资阳赋
                                          冷林熙、巫昌友

        序:资阳大众网精英网友“会飞的燕子”,一对表姐表妹,才貌双全,开朗活泼,热情好客,常为大家旅游观光,踩点导向,深得人众喜爱。她对中川大美风情之传播宣扬,恰置省市精神文明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之际。故同著名辞赋家冷林熙尊师合作此赋,以资表彰鼓励:
                                                           ----资阳大众网版主:巫昌友


资山古韵传八方,雁水新歌震四洋。惹得游客如蜂拥,多有男女陷迷茫。
燕子踩点经验多,帅乡一游倍添光。花乡果园巧引领,口眼饱福任你享。
他日幽游报国寺,无人不夸好姑娘。每推燕子当迎宾,游客尽皆争着抢。
有拉她到安岳去,再让大佛火一场。有争一山三湖美,莫如开先游简阳。
他喊乐至没看够,还要燕子陪一趟。我嚷市区则当首,先睹为快观雁江。
但见燕子一露面,鸦雀无声听她讲。柔语甜言呼宾客,各位亲人且莫慌。
请让我来作安排,先览雁江好风光。大美资阳够您游,区市县乡个个靓。
大小远近都有戏,山水风物慢慢赏。主客笑语欢声起,燕子边讲边照相。
暖意融融上旅途,众赞燕子有担当。看她一路如穿梭,瞻前顾后勤奔忙。
人流路线序井然,指点应变不慌张。观山赏水添情趣,访古问今品郁香。     
一场一馆涤襟怀,一步一景醉心房。穿越悠史四千年,盖世文明标九榜。
孔子拜师问苌弘,舞乐典藉始辉煌。王褒故里寻根脉, 辞赋鼻祖世无双。
董钧汉风起资州,绍九数学开华章。沱江之滨留遗卷,川剧从此有高腔。
圣谕在此劈先河,还有几多书首创。资阳来了景希珍,彭总史书远流芳。
主席当年巡视地,緑野春风久荡漾。胜地雄杰曹荻秋,一身正气永世扬。
人祖故地千秋灿,功臣当数张圣奘。今人刘仲史诗骄,百万长卷破天荒。
毗河伟业惊天府,都江再造起远航。城乡新貌展愿景,资阳人民多梦想。
雁江八景出诗画,九曲两岸串琳琅。白塔花溪照丹山,豆瓣一绝品临江。
古寺幽景载莲台,三贤遗珍秀伍隍。柳暗花明观蒙溪,金色鲤鱼跃龙堂。
南津古驿佳话多,子南小院也一样。保和祥符窥全豹,山水美人样样强。
回味游程再放眼,全市一方赛一方。一路风情醉心眼,今古奇观遍城乡。
大家兴头阵阵高,时间飞快临晚傍。燕子急告该回返,游客却把黄昏忘。
好在有人助燕子,互相劝说转回向。个个恋恋窃私语:今日游兴欠酣畅。
来日再把资阳游,乡乡镇镇全不放。还得燕子做向导,游不过瘾不返往!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中华人文名家蜀都联谊会
                                         
                                              2020年6月改于锦江菱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6-2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者 发表于 2020-6-26 23:17
这也算词赋? 还出自"中华人文名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冷林熙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5909285-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我的辞赋观
                                       --浅谈辞赋的改革与命运
                                                      冷林熙         
                 

                                               何止写赋当警钟

                                孤斋僻阁风雨路,千古美文名虚徒。
                                我劝文昌爱百姓,不拘一格创新赋。


        始于先秦,盛于汉魏之辞赋文体,因兼具诗歌、散文之优势特点,而颇有写人、绘景、状物、抒情、咏叹、叙事、论理之妙能。其如诗如歌,高雅俊逸之风格神韵,使一些文笔大师声名远播,流芳百代,也让多少看官读者入痴入迷,千古诵吟。
       然而,也不无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和人为的偏念等诸多因素,使辞赋的发展终难摆脱风雨飘摇的历史命运,而远不如同为古生古长的诗词戏歌小说那么百花齐放多而普广。其一时之历史兴盛,也只不过瞬现于区区蕞尔之宫院圣殿而已。乃至因为偏倡辞赋之韵律骈偶等古僻形式,而使读赋写赋者又难又少。致中华文苑,久久出现韩愈所批评的“从三国到隋唐”等“八代之衰”的凋敝景象,至今遗患难除。
       笔者在成都从事家教写作和受聘开展文化旅游新兴项目创意策划,特别是探索传统文化同家乡新农村建设结合打造“中国辞赋之乡”,开展创新辞赋之写作实践期间,以成都及周边地区之山水风情、历史人文等题材,写下新赋文稿近三百余篇。相继有荣获首奖,入选辞书,和上墙、刻碑、登报之派用,并大多被“中华诗词论坛”,“中华风雅颂”评为精华文章。并被“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全部收入书库。特别是,当我将其发表于那些更多百姓读者的网站上,点击者多达数千、数万甚至十数万之时,则更增加了我推而广之,奉献大众,服务社会的期望与信心。
       尤其,惊见百姓大众,十之八九不知赋为何物。而常常囿于狭小业圈的作赋者,大多不论题材和读者对象,一味追深求古,盲目崇骈,偏于强化辞赋的“文学性、师古性、小众性”的旧时特点,而失于弱化它的“兼容性、记实性、大众性”发展需求;甚至只为求得学究专家之好评,争得赋赛之虚荣奖赏而寡喜,等等;(本来各种辞赋评奖只有专家而无大众参与就很值得商榷)而让唯尊“骚、骈、律之古赋,才为辞赋之正宗正品”之偏见一统天下。致不少作赋、读赋者,醉迷于古旧程式之作,孤芳自赏;而不知如此你推我促,使本来就命运孤寂而今虽稍有转机的辞赋,又随时面临重走与世隔离老路的严重危机。更不知,甚至还不愿看到,浅显而流畅的新赋,尤可亲近百姓,万家飘香,等等。正是这些,则更使我铁心坚毅,矢志不移,献身辞赋创新改革,不见辞风赋气之匡正而誓不罢休!   
       为便于人们对辞赋的特点要义,有个比较容易的了解掌握,我对辞赋的定义试作一个浅显明白的概念性表述:那就是----凡有一定量分的铺陈、比兴、对偶、等古风新韵而文辞舒美以明显区别于绝、律诗歌和散文者,都可称之为赋。         
        早在20多年前的高中语文课本上,穆青的《山海关赋》,就为我们开创了新旧辞赋并存的先河。但因辞赋改革终没有像诗词歌戏小说那样引人践行,而至今裹足不前。乃至不为人所认可,而令人匪夷所思。使辞赋始终处于让读、写二者,都敬而远之,绝大多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看不懂,写不来!

    虽然,我也喜欢、欣赏、学写过古赋。也一贯主张今古各类辞赋并存相长。但为辞赋长足发展和相对广普的良知和责任所警示,我不得不历经万千反思而深切悟知:种种古赋,甚而形为绝美之作。作为专门家研究、收藏甚或用以借鉴一些好的元素而使辞赋之“创新不失谱味”则是无可厚非的。但它绝不是现实,更不是未来首当推崇、提倡的辞赋发展的适时主体与顺世潮流。正所谓“继承不可拘泥,不是复古”为佳之,更不能把承古强化为比古赋还刻板,比古人更加古僻!须知,我们的文章到底是写给今人和后人,而不是叫古人死人看的啊!
    我的家乡坛罐及别的成都周边地域均为古蜀,尤其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衍生之地,名胜古迹,先贤遗风,世代英贤人文情脉,多而厚重;当今发展,累累硕果,步步高楼,而未来之城乡统筹,改革推进,成都东南龙泉山东麓,川中丘野,又有“三湖一山”广阔地域之文化旅游,“天府新区”及新农村建设,更具天赐良缘,大好机遇,无与伦比。借以新赋华章,简明、畅达,鲜靓、生动之奇功,将“天府之国”,今日蜀都之骄人风貌展现于世,其玉溅珠烁,脍炙人口,异彩流光,动人情怀,自会有目共睹,不言而喻!
    作为辞赋之新篇习作,《蜀赋新篇》《赋韵天府》选了成都所辖及近邻之一市、一区、一县、一镇,一乡、一村、一坝、一山、一水等地域,特别是川西、川中、川南、川北城乡结合部之典型地区为题材集点。试想让古旧之辞赋不再束之高阁,孤守于幽深庙堂,学府书斋而得以继承发展,使之与时俱进,踵事增华,开一代平民文赋、散赋、语赋之新风,让其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成为助推城乡统筹,破解“三农”难题,构建西部发展高地强省,独一无二之“文化品牌”岂不快哉,乐哉 !
    恰逢中华文化更需大力发展之际,而以此书奉献给热心传统文化,有志于打造“中国辞赋之乡”的英贤、同仁们,让其大展身手,创出盖世功业,广施大善于万民,又是何等之至欣至喜之幸事也! !

                                                  中国华晟辞乡赋市工作室
                                                  四川成都市锦江菱窠书屋
                                                 2013年作于锦江今有改动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冷林熙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5871344-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冷 林 熙 辞 赋 新 专 辑(之一)


           ◆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副理事长赋犀冷林熙简介:




          冷林熙:Q名晨曦。男,四川简阳人。中赋会员、辞赋家、研究员。大学文化、公务员、文艺家。曾任(区)镇长、体改委主任、公安局副政委、作协常务理事、司法局长等职。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赋学院研究员,中华辞赋报(网)执行主编等。先后供职于都江堰灌区龙泉山水利工程,区、县工商、团委,县、(地、市)财贸、组织、城建、等部门。与早年恩师赵克伦合作著有《家教启导丛书》10余册。2002年正式学写首篇辞赋《高滩坝赋》。由此开始了《辞乡赋市》的创建探索实践。2001年,因病退休后,共撰写山水人物等各类辞赋诗文1000余篇。其间《古蜀东道遗篇荐》获全国散文赛一等奖;《百花赋》获“中华杯”写作艺术一等奖;《锦江赋》获成都市家庭文化节诗文赛一等奖。2012-2013年度《新蜀都赋》获第二届中华魂全国辞赋大赛“赋王杯·优秀奖”,并入编当代辞赋总集《赋苑琼葩》(千家赋选)第二部·上卷。另有20篇,入编本书下卷。已出版《赋韵天府》,《冷林熙辞赋专辑》上下卷。另辑有《坛罐新乡赋》、《蜀赋新篇》《赋韵神州》等电子书稿陆续出版。2013年,获评中华赋坛“全国优秀辞赋家”奖,2014年度中华文坛“全国优秀文艺家”荣誉称号。

   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副总辑赋姑评价冷公曰:盖夫林熙冷先生,一雅儒士也。其于赋之贡献尤大者,在于倡导创办“辞乡赋市”之鸿猷。余读其诸作乃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故作品颇为感人。然则,其早期赋作,多难免失之于直白而乏文乎之气,斯也者,不可谓不为一弊也。
   2013年11月11日加入[中赋],受聘为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赋学院研究员,中华辞赋报(网)执行主编,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重要成员之一。赋坛雅号称谓:赋犀。

◆【遴选入编《赋苑琼葩》第二部稿件集锦·目录】◎冷林熙 撰文(21篇 净稿)
◇天府蜀都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 ](0254)   
◇锦江赋------------------ 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简州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坛罐乡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大鹅村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白房村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高滩坝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简城履职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大慈寺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百花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杏花村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儒岙镇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水洞沟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九皋山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邛崃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新安县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肇源县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南昌县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宁乡县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江月楼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简阳名特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幽兰曲评之赋…………………四川·简阳·冷林熙 [中赋·副理](0254)
--------------------------------------------------------------------------                  
因网络限制字数,此次仅只发十个篇章!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