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476|评论: 8

[你评我议] 史上发生的五次物种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最严重,90%以上的物种消失

[复制链接]

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中,曾出现过许多奇形怪状、或大或小的生物,但现存至今的却寥寥无几,而导致它们消失的主要原因,就是生存环境的剧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史上发生过的几次物种大灭绝事件。
20200720102109-1595211670001-64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0:3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陶纪大灭绝也称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因发生在奥陶纪而得名。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Ordovician)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左右,延续了大约6500万年。奥陶纪是地球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世界许多地区都广泛分布有海相地层,奥陶纪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区(包括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被浅海海水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较寒武纪更为繁盛。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0:3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奥陶纪大灭绝中,有约80—85%的物种消失在这场灾难中,27%的科与57%的属灭种。由于被灭种的生物分类的属的数量众多,所以被评为五次大灭绝事件的第二位。
关于奥陶纪大灭绝原因的说法有两种。
1.有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由于大陆板块是在移动的,在大约4.4亿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除此之外,奥陶纪末期4亿多年前英国还发生了3次大规模8级火山爆发,可能也导致了全球变冷,并杀死了大量生物,最终导致了大部分物种的灭绝。这也是目前的主流理论。
2.伽马射线暴。有科学家认为在当时距离地球6000光年的一颗衰老恒星发生爆炸,释放出伽马射线。伽马射线在穿越了宇宙后,当时地球被射线击中,伽马射线摧毁了30%的臭氧层,导致紫外线长驱直入,浮游生物因此大量死亡,在食物链中,浮游生物属于海洋中的生产者,而当时的奥陶纪大部分地区被海洋覆盖,生产者的消失,导致食物链断裂,产生饥荒。同时被伽马射线打乱的空气分子重新组合成带有毒性的气体,这些气体遮挡了阳光中的热量,地球因此一度没有任何生机。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0:3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泥盆纪大灭绝又称中晚泥盆纪大灭绝、超级地幔柱灭绝事件,为第二次物种大灭绝事件。这次灭绝呈现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因发生在晚泥盆法门阶的早期而被称为法门大灭绝,第二个高峰出现在石炭纪与泥盆纪交接,两次事件时间相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二次大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78%的海洋物种灭绝。该灭绝事件五次物种大灭绝中时间持续最长的,大约持续了两百多万年或更长。
导致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3000亿立方千米的岩浆不知道为啥脱离了外核,从西伯利亚地区喷涌而出,导致周围的海水沸腾,杀死了大量生物,同时当时出现了忽冷忽热的极端气候,岩浆中大量有毒气体泄露在空气中、大量海藻导致海水缺氧。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构成了严重的灾难——超级地幔柱灭绝事件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0: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叠纪大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估计地球上有90%的物种灭绝,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毫无争议的是,这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属于五次中最严重的一次。
现今对二叠纪大灭绝原因的主流理论是剧烈的火山活动,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层下面发现了绵延数千公里的火山岩,这一套岩石的分布区被称为"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实际上,二叠纪末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从2.6亿年前中国的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一直到2.5亿年前西伯利亚的玄武岩大火山喷发。连绵数千公里的地壳被火山熔岩撕裂,岩浆如洪水般涌出,在数千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肆虐蔓延,总的说来,在那个时间段里,地球表面基本上被火山岩浆给覆盖,这也导致了绝大多数物种惨遭灭种。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0: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叠纪介于二叠纪与侏罗纪之间,2.03亿年前,地球正处于三叠纪晚期,此时的地球与现在的有很大不同,当时地球上所有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块超级大陆:盘古大陆也就是泛大陆。但这块超级大陆在当时属于即将分裂的状态。软流圈的岩浆活动异常剧烈,在其中形成巨大压力,最终岩浆喷涌而出,形成物种大灭绝,还将盘古大陆切割成两半:劳亚古大陆和冈瓦纳大陆。
因此,导致这场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还是频繁而剧烈的火山活动。其主要的灾难因素有:火山喷发导致的滚烫的蒸汽和1800立方千米岩浆,岩浆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忽冷忽热的极端气候、连下数万年的酸雨、极低的含氧量……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构成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中大西洋岩浆区灭绝事件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0: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这是大多数小伙伴最为熟知的物种灭绝事件。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Cretaceous) 为中生代最后的一个纪,始于距今1.37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位于侏罗纪之上、新生界之下。白垩纪物种灭绝事件中,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全部灭绝了,同时全部菊石类灭绝。这也是恐龙大灭绝的由来。
关于这次灭绝,最通常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6500万年前,一颗十公里宽的小行星碎片抵达地球,它质量达20000亿吨,速度在地球引力下快速加快,从每小时6.5万公里增加到7.2万公里,合每秒20公里,这么快的速度,大气层根本无法减速。它进入大气层,开始燃烧,温度接近20000℃,亮度是太阳表面的100万倍,它飞越大西洋,朝墨西哥撞去,但当时的中国东海岸也能看见它。它5秒内就穿越了近地大气层,爆炸威力相当于1亿兆吨TNT当量。它撞击了墨西哥湾浅水区,那里的海水被蒸发,以每小时16万公里的速度冲击外太空。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形成了一片温度高7800℃的云层,5小时内,这片热云便包围了地球,但却难以消散,小行星还引发了地震和海啸,致使火山大量喷发,云层厚几千米,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 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十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恐龙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0: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图是五次灭绝中生物数量的折线图。
20200720103922-1595212762996-6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0: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大自然的伟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不知道要是未来也出现这种人类无法抵抗的灾难,我们该如何应对?有好点子的小伙伴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妙计。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