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哈尔滨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车,疑因没有手机无法扫码,司机停车拒载,老人想要反驳却遭乘客谴责。最后在警方解释后,被带下了公交车。这个视频被放上社交平台后,引起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有网友认为,防疫的特殊时期可以理解这种拒载;也有网友觉得,不管是扫健康码还是付款码,都应该为没有或者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提供另外的方式,以便他们享受平等的服务;还有被“翻转”怕了的网友担心,这视频是不是掐头去尾的,可以让真相再飞一会......其中,同情老人的网友占绝大多数,并认为这不能全部甩锅给“规则”。
随后,有媒体联系到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对方表示扫码是为流调服务,是严格执行上级关于防疫的措施,疫情期间乘坐公交车,出入商场、社区等公共场所均需扫码。作为一个公民想出门需具备扫码的条件,否则只能有家人或朋友同行,帮其添加扫码。
就餐、出行、办事,现在手机基本上成了基本配置。科技的进步为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便利,但是有些一刀切的政策却让本身就已经错失了这些便利的群体,连原来的正常生活空间都被压缩。没有手机,不会下载和使用app,这样的群体就不该出门,不能办事,接受社会性死亡吗?希望我们的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业,在鼓励网络预约和支付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老弱病残等群体的特殊性,应该提供必要的人工登记和核查方式,以及畅通的现金收付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