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下辖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西充县、南部县、阆中市、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户籍人口760万。在南充大地上生活着多个罗氏支系,姓氏排名当中,罗姓又位于前十名之内,是当地一大姓氏。 在各县市区罗姓中,以营山县为最多,其他区县略次之。现就市辖顺庆、高坪和嘉陵三区部分罗氏,从入迁始祖源头上进行探索,主要考证了入迁始祖、籍贯、迁蜀原因、入蜀时间、落业地点及其后裔分布等情况,并略作一些简单的梳理。
一嘉陵区
(一)、南充市嘉陵区石楼乡凤翔山罗氏
凤翔山罗氏,入蜀始祖罗绍贵,湖广麻城孝感乡人,元朝末年,因避南锁红军之乱,至麻城迁往四川南充君子乡(今南充市嘉陵区石楼乡)。
据凤翔山罗氏族谱记载:绍贵公,原籍湖广麻城县孝感乡人,元末避南锁红军之乱,同弟天祥携家徒蜀至果州安汉县,见山川奥衍,卜居凤翔山下君子乡。 入水西义兴里籍,后遂世为南充人。
贵公后裔枝繁叶茂,星散各邑,据其十-世孙、行人罗为赓撰《罗氏流寓记略》记载:“及越万历平播之后,罗璧汉之子罗纯,字茂才,见本宗有从戎入伍者,遂自南充义兴里入籍贵州遵义五凤庄居焉。璧汉之弟恒汉,其子拱北、拱璧,亦自南充义兴里移迁潼川府蓬溪县西落垭九股柏树居焉。拱北之子三,长洪範,次洪袍,三洪道;拱璧无嗣。又查璧汉、炬汉曾祖升鸾、王氏、祖臣苟氏、父君宗赵氏,但世远年湮,支分派别,未能尽考。而溯罗氏之流寓,如遵义、蓬溪、苍溪、大竹、渠县、三汇、达县等处,要皆我绍贵、天祥:二公之所蕃衍而支分者也。”
目前绍贵公后裔其中一支,主要分布于嘉陵区石楼乡乌沙沟、双桂镇洛阳坝,顺庆区新复乡元池坝、鹿鸣沟、华凤肇壁沟(现名照壁沟)、白土坝等地。
(二)、南充市嘉陵区龙泉镇大楼沟罗氏
大楼沟罗氏罗氏,入蜀始祖未详,至麻城迁往四川南充。
大楼沟罗氏罗氏支分于今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洛阳坝石阶子。据大清同治三年岁次甲子仲冬月罗文圃撰写的《罗氏家谱序》记载:....然不但远者无稽,即近者亦失考焉,按吾家一支世系自楚麻城孝感间,分支来顺庆府南充县洛阳坝石阶子,由是入籍楼房嘴,己届大明固有徵矣。呜呼!溯祖及此有不禁伤心泣血者,但闻来自明初,不闻伊始何人入籍之先灵,渺不可追,而旧迹传话概系糊涂。有谓前朝御史公罗玉、行人司罗为赓即吾家正脉,而先祖之所系出也,然承继之派衍推序不清。...惟世代相传,有名正邦守邦者,...犹.幸正邦祖嫡派相衔十余世。”
该支因上源难稽,奉正邦祖为一世祖。大楼沟罗氏主要分布于嘉陵区龙泉镇大楼沟、小楼沟、店子沟等地。
二高坪区
(一)、南充高坪区凤凰乡高石坎罗氏
高坪区凤凰乡高石坎罗氏,入蜀始祖罗正卿,湖广麻城籍,由仕入蜀,缘业于川北昭化安
居。其后裔登甲、会甲二公于康熙时期迁往南充高坪区凤凰乡高石坎。
关于该支来历,高石坎罗氏何太君墓碑序文,有相关的记载,附于文后。虽然该墓碑大部分文字严重风化,无法辨认,但仍可识其大意:
罗门何太君墓碑序
盖闻欲木之茂,必培其根本,思流之远,必浚其泉源。然而培本须探其本之所自出,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籍,我罗氏系,谱傣湖南麻城籍。自始祖讳正卿仕蜀,缘业川北昭化安居,世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RRRR口,有墓詁可靠。至曾祖讳英宇、曾妣李氏,生吾大伯祖讳登甲,系康熙明口口口化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祖讳会甲,同迁顺庆府治之东三十里许。二伯祖落业地名高石坎,口口口口口口口DRRR口,口口零丁,荒草迷离,不可胜述。
幸吾祖妣李氏生吾大伯父讳文秀,二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吾父口口口口口口日,治家义方训后,克承先绪,不忘旧德,生男有四,女有五,鞠育抚摩,至口口口口口口口之德口口口口口口。癸西年寅月良辰设悦,不幸至乾隆庚辰岁卯月寿终。卜其宅兆,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此岗口口口口口口口,兄等子孙繁行,衣食颇足,产业渐置,不坠箕裘,要皆吾父母忠厚口口口口口口口积德累仁之口口口口口,不忘浚源之计,因而勒石修墓,刊碑垂铭,叙世系之由来,口口口口口口,述慈妣之懿嫩,以昭示后辈。世世子孙岁时拜扫,对先莹而念母仪之如在,缅碑铭而思淑德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是为之序。庠生刘福敬撰。
乾隆五十九年中春月中浣黄道
(二)、南充高坪区东观金凤山罗氏
金凤山罗氏,入蜀始祖罗天运,湖广麻城人,至麻城迁往四川南充嘉陵区凤垭山。
据金凤山罗氏族谱记载:天运公,湖广麻城人,元末同兄郭照、弟绍贵、天祥、天焕、天成
入蜀,公居南充都尉坝凤垭山,殁葬于斯。其后裔星散各邑,今南充市高坪区东观镇金凤山、仁福沟、罗家坝、马曾硚、走马场、都京坝、嘉陵区世阳镇子长沟等地罗氏皆其苗裔。天运、绍贵、天祥、天焕、天成五公入蜀而后析居。运公居嘉陵区凤垭山下,贵公居嘉陵区石楼乡凤翔山下,祥公居营山县大庙乡鸡山下,焕公居巴州茶能壩,成公居地未详。
三顺庆区
(一)南充顺庆新复乡水池坝罗氏
南充顺庆新复乡水池坝罗氏,是目前已知唯一一支 非麻城入蜀罗氏。该支入蜀始祖罗富贵,山西太原人,授嘉陵提领,落业于总真山罗村沟,后置业于水池坝。
目前,富贵公后裔主要分布于新复乡水池坝、天生桥、谢村河等地,在顺庆区华凤观音山沟和白土坝亦有少量分布。关于该支的来历,据罗象班撰写的墓志铭有详细记载:
碑所以口也,前人之源流,记载之,以昭示来兹焉。始祖富贵公系山西太原人,投嘉陵提领,遂落业于总真山罗村沟,后乃置业于水池坝,生口,口口生思忠,思忠生友才、伯才。友才公博极群书,伯才公捐资济众,口口口口口,伯才公葬水池坝,有逸相碑詵在焉。友才生伟,伟生洪,洪公以贡生荐学博,保举为中书舍人。洪公生芳,芳公由乡会第翰林,历刑科给事中山东布政使,葬秦溪硚,碑铭在焉。芳生治人、成人,治人公乡荐不欲仕,成人公口口口会赐口口口士,有诗集,行世名,列果城尊贤阁,墓在罗村沟。成人生佳,佳生永德、永庆、永年,永年公由乡荐授河南南召县令。永德生孟涛,葬果西寨云台金池书院之侧。涛生孜生询,殉生廷相,葬西路子路沟。廷相生燮,變生万鹏,万鹏公嘉靖举人,官教谕,俱葬水池坝,有碑詵。伯叔祖玉公,正德进士,历黔滇御史,璃公嘉靖举人,口口口口,万鹏生讲,葬隈上。讲生继元,葬万山沟,亦有碑詵。继元生应槐,槐生颖生敏,长口口口,葬位射沟仙人山有碑法。敏公生仲文、仲光、仲当,仲文公乾隆甲戌咸任保县教谕,葬观斗山有诰刺碑。
颖公生仲口、仲玉、仲相、仲口、仲口、口口口口咸吏迪功效,另捶业于石洞沟,殁,葬仙女台,孺人蒲氏,葬人山,各有碑詵。口口生珂生口生燧生悦生,博公元配孺人始岳氏早逝,继娶青氏生福年、寿年、康年,口口大宾,三叔康年早卒,四叔宁年、博公与青孺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年公葬仙女台亦有碑詵,兹吾母竖碑即起者观比,可以嘹然欤。
孝男罗象斑谨詰
罗为赓 字西溪。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大挑一等,签分浙江。康熙十一年(1672)典试浙闱,所举皆一时名士,联镳翰院,佥称得人。事竣,授孝丰县知县。革蠹罢税,抗豪除弊,教民造士,惠政颇多。丰人感德,为立生祠祀之。例得考选,对策切中时弊,言甚直,康熙帝叹其有诤臣风,补升行人司行人。众忌之,居职六载,遂致仕归里。教子读书,耕钓自娱。知县王鹤与之订为“忘形交”,有事必就谘询。后病卒于家,崇祀乡贤祠。著有《苕西问答录》、《诸家图考》、《敦庵集》、《西溪前稿》、《西溪后稿》、《西溪杂著》等。李调元《蜀雅》、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徐世昌《晚晴诗汇》录有其诗。《四川通志》、《锦里新编》、《南充县志》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