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系列之——开着工厂骗人的骗子
那是1992年,刚刚退休的主任,就开始实施自己在退休前两年就谋划要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的计划。
按照主任在位期间去外地出差了解到的消息,河北某地是骨灰盒的生产销售大县,特别是新开发的大理石骨灰盒更是供不应求,所以当地好多厂商都在急于向外地寻找合作伙伴。主任所在县的大理石资源丰富,在主任的职权管辖范围内又有好几个大理石厂,于是,善于谋划的主任不止一次给属下的大理石公司提供信息,为其牵线搭桥,可最终没有一个厂家听他的劝告和外面的厂家联合,这让主任多少有些失望。感叹一番后,退休在即的主任,最终决定要与河北那个骨灰盒生产大县的一家生产厂合作。
在县里的工业界,自解放初就参加工作的主任,不仅当过厂长、局长、改革开放后还做过公司老总,即便在任某委员会主任期间,他还被县领导亲自点名兼任某县级企业的厂长。几十年来,主任给上上下下素来都是以一个懂管理善经营雷厉风行作风干练的实干家形象,所以,在临近退休时把自己有意筹办一家大理石骨灰盒的想法透露出去后,很快就得到了县里不少退休老同志的响应。短短一个月时间,预计的三十万启动资金就筹集到位,这让开始还为资金犯愁的主任信心倍增。
为了让自己的骨灰生产厂早日投产,主任带着亲自挑选的年轻会计去了那个骨灰盒生产大县。在当地,主任接触了多家公司和企业,最终选定了一家他通过各种渠道证实其资质最信得过的公司。和那家公司的总经理经过几天的讨价还价,最终签订了产品收购合同。按照合同规定,主任的企业需要向对方公司一次性支付五万元的技术转让费,公司负责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生产直到产品合格并完成一百个样品的送验和收购。合同还规定,产品须由生产企业负责运送到对方公司所在地,产品检验合格,对方公司需无条件全数以每个骨灰盒四百元的合同价进行收购,收购价格在一百个样品验收完成之日起一年内不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五万元技术转让费算得上一笔名副其实的巨款了,——当时,像主任所在县这样的老边穷地区,政府部门的人均工资也不过两百元上下。虽然在付款时,一向豪放的主任还是有所犹豫,但他还是在心里再一次默算了一笔账,按每月一千个骨灰盒计,除去所有成本,每个骨灰盒大约有五十到八十元的毛利,一个月应该有五万到八万元的收益,一年下来,承诺的给股东百分之十二的分红肯定没有问题。想到这里,主任心里虽然还是有些隐隐担忧,但想到自己在对方公司的所见所闻,心里也就释然了。
到底是精明强干的实业家,在主任的亲自筹划下,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在对方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将一百个样品生产完成并运送到了对方公司。通过一系列检验,送交的一百个样品不仅全数通过了验收,对方公司还当即支付了四万元收购费。当送货的人将检验报告和货款送到主任面前时,他心情虽然非常激动,但却强压心跳,告诉办公室人员通知股东开会,给每个人吃一颗结结实实地“定心丸”!接下了,主任每天都泡在自己工厂里,督促生产监控质量忙得不亦乐乎。
大理石骨灰盒虽然看起来并不复杂,但要达到厂家要求的收购标准,其工序并不简单。好在主任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总能从县里其它大理石加工厂挖来技术熟练的员工,生产过程很快就步入了正轨。一个月不到,首批一千个大理石骨灰盒终于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时间两天前装车向目的地出发了。考虑到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和途中不可遇见的因素,预计将货送到目的地估计需要四到五天时间。生怕路途耽误的时间会成为厂家拒绝付款的把柄,主任提前通过长途电话一再和对方老总沟通协商,并取得了他的口头谅解。随即,主任吩咐厂里请了两名经验丰富的司机,并委派一名办事精明老练的会计作为全权代表连夜向目的地进发。
九十年代初,全国的路况较差。虽然当时县里通往东北方向的新公路已经通车,但因为沿途好多县市都在修路,送货车只能一路绕道。两千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虽然两个三十来岁的司机一路紧赶慢赶,等送货的汽车到达对方公司时,已经是第五天的晚上了。
知道货物平安到达,主任担忧的心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还加重了,——潜意识里他总觉得会生出什么变故。终于,主任的担心变成了现实。按照出发前和会计的约定,每天无论如何要给他通一次电话,好让他知道具体情况。然而,就在汽车到达对方公司的第二天,会计却爽约了。好不容易在第三天下午接到了会计打来的电话,可会计在电话中向他汇报的内容却让主任越听越紧张。
原来,到对方公司后,会计第一时间就去找之前已经多次见过面的总经理,可最终只有一位副总和他见了面。还没开始验货,那位副总就拿出之前和主任签订的合同,说货到时间比合同约定的时间晚了四天。——因为送货的车是晚上七点多钟到达公司的,按合同约定,厂里已经下班,所以必须多计一天延期。听了副总的话,会计立即就清楚这是他们在故意找茬。为了让对方能够收货付款,会计不得不做好收购价被他们克扣的思想准备,然而更狠的还在后头。
知道主动权在对方公司手里,会计只能极尽低三下气地和副总周旋,好说歹说,人家总算答应可在第二天验货。然而,等到验货时间,会计很快又发现,所谓的验货不过就是彻头彻尾的敷衍和找茬,甚至是鸡蛋里头挑骨头。在两个技术人员装模作样的一番抽样检验后,得到的结论就是没有一个骨灰盒是合格的。会计虽然对技术标准并不在行,但为了完成主任交代的任务,他在出发前就花了好几天时间非常仔细地看完了对方公司拟定的技术标准,甚至一条一条去生产车间对实物样品进行核对,自认为对大理石骨灰盒的主要标准也是非常清楚的。可就在会计按照对方验收技术人员所说的不合格的条目进行比对时,他们却非常武断地下了结论。自此,会计终于明白,总经理之所以不出面,副总和验货人员的一系列举动,这一切其实是早有预谋的。
听完了会计的话,主任很快冷静了下来。虽然会计对后续有多个建议,比如千方百计找到总经理,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拿上样品在当地多跑一跑,看看有没有别的厂家和公司可以合作;找当地司法机关,通过打官司来解决问题等等。经过一番思考,主任告诉会计,因为当地骨灰盒生产企业和销售公司较多,他可以暗中多访问联络其它公司,看看可否将骨灰盒卖出去。至于打官司,深谙地方保护潜规则的主任告诉会计,那不过只是浪费时间和钱财而已,基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那几天,会计一方面与协作公司周旋,一方面找时间带着样品和其它厂家公司联系。可让他感到失望的是,无论哪一个厂家哪一家公司,对产品的评判和给出的收购价居然和协作公司惊人的一致。面对这一切,会计很快就意识到,如此串通一气对付外地人,应该早就在这里的骨灰盒生产销售企业中形成了默契。万般无奈,在和主任多次电话协商后,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会计不得不以每个骨灰盒二百二十元的价格卖给了协作工厂。够狠啊!会计心里恨得牙根都在发痒,——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送过去的骨灰盒不仅没有任何质量问题,按他了解到的信息,即便批发,那家公司也能至少以每个六百元的价格发出去,就别说市面上零售价动辄可以卖到千元以上了!
等会计回到南江,主任已经将自己这次办工厂的损失粗略就算出来了:技术转让费五万元——这应该是那个公司获取诈骗收益的主要手段之一,预交半年的厂房租金三万元,一年的设备租赁费三万元,一千个骨灰盒每个净亏至少五十元共计五万元,再加上人员工资水电应酬等等等等两万元,共计亏损将近二十万。按照当初“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入股协议,虽然这笔损失可以按比例分摊到每个股东,但主任是个厚道人,在自己办厂的时候能够将自己多年积蓄拿出来入股的人不是老领导就是老下级,不是看重自己的信誉谁愿意冒着风险将钱拿出来入股呢,于是,主任决定自己一个人承担这笔损失。
在付了多半个月工资将工人遣返后,看着空荡荡的厂房,主任觉得就这样放弃实在不是自己的风格。几天后,人们发现,在原来的厂房门口挂起了一个“商贸公司”招牌,一问才知道主任又开始带着会计做起了水泥生意。听人说,因为那几年县里对水泥的需求量激增,加之主任的人缘好,只要有货就不愁销路。公司开张后,生意很快就走上了正轨并开始盈利,不到半年主任就还清了骨灰盒厂欠下的股东的本金。正当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人们都以为主任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他却人出乎意料的在一年后执意退出商贸公司,让好多关注他的人大惑不解。
多年后,有人问起满头白发的主任为什么在那年公司最红火的时候退出,主任意味深长地说:“没有自己办工厂做生意时,还真以自己像别人说的那样算个人物。后来想想,我那些年不过是沾了计划经济和政府平台的光。真正自己出来办工厂做生意才发现,其实我啥也不是!‘老年戒之在得’,退休了,颐养天年才是我的正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