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新闻,5月27日20时30分,15头亚洲象群罕见进入云南玉溪市峨山县城,并在峨山县城民房附近徘徊。峨山县城街道人群被疏散。
这15头亚洲象原本生活在西双版纳州勐养子保护区,从今年4月开始集体北迁,开始进入人口密集的地区,据“云南发布”官方消息,短短40天,这群亚洲象在云南玉溪市元江县、红河州石屏县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坏农作物达842亩,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近680万元,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有专家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亚洲象的栖息地被压缩,食物源减少,以食物为驱动因素的外迁逐渐频繁。
看完这篇新闻,我认为,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的变化在全国范围应该是广泛存在的,再叠加全球气温上升,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间在缩小,致使时常发生野生动物入侵人类驻地并伤人致命的事件发生,蛇,野生黑熊,狐狸,狼等野生动物近些年时常能在人类聚居地看到,四川作为云南的邻近省份,作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省份,应该引以为戒,做好预防和应对的措施。
虽然四川境内并没有亚洲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存在,四川这些年对于野生动物和生物栖息地的保护都有很大的进步,并且也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
之前绵阳发生的野熊伤人事件,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野熊的突然袭击面前,人根本就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因此,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
我有几个建议,第一,尽可能保护好自然环境,给野生动物一个安宁、平静的生存环境。第二,消防、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日常监控,对于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的变化全面掌握,对于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提前研判。第三,出台应急机制,一旦出现野生动物进入人类聚集区,该如何应对,应该有具体的流程,民众需要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最后,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不要捕杀、伤害野生动物,保护它们,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