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0909|评论: 8

呼请:抢救性保护“三星堆天文古国”考古成果、评价三星堆祭祀区星斗遗迹价值并导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7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呼请:抢救性保护“三星堆天文古国”考古成果、评价三星堆祭祀区星斗遗迹价值并导向
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文物局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我是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退休历史和地理高级教师夏权民(手机:18181228167),男,年近古稀, 系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值近期央视直播“走进三星堆 读懂中华文明 • 九大举措、将三星堆文化推向全球”科技活动期间,敬请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文物局针对“ 夏权民与家人从事冷门绝窍、自选‘ 三星堆专题天文考古’ 的阶段性系列成果” 进行科技评价;亦请专家指导合作。
    申请此专项评价与导向,既为三星堆考古锦上添花而拓展新思路,又为充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而针对三星堆考古提出开创性见解,还为去避免三星堆后续考古的某些失误而警示……   一、问题:我退休后,运用曾长期热心“天文地理是一家”的经验积累,专注“天数在蜀”古蜀科技史研究,针对三星堆遗址和文物做天文专题考古,已近 8 年。其间,自 2018 年春节就向三星堆博物馆书信汇报有研究收获并申请合作;被书面拒绝。2020 年 6 月和 10 月,我将自己的《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之一《成都太阳历大发现》(2016 年编著、36 万字)、之二《天文历法是求解三星堆之秘新钥匙》(2018 年编著、40 万字)】,以邮寄和当面呈送的两种方式,先后分别赠于三星堆博物馆的领导(两位朱姓副馆长);亦一次次申请、愿与该博物馆及时开展结合三星堆文物与遗址专题研究的天文考古合作,却无回复。
    值 2021 年“ 5·18 国际博物馆日”,经学习中国文博界在曾隆重宣传“ 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的主题,让我实践着对“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川观新闻、四川在线、四川人大网等平台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公告,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于 2021 年 5 月 18 日前提出意见。”我们对此公告、已提出系列合理化意见,现又有新看法:我看到某老年参观者近日在三星堆博物馆拍的一段视频:①有耄耋老人唠叨“什么是三星堆?这里有什么‘三星’?为何无介绍”?②一群群游客,参观名气很大的三星堆博物馆,却不知与什么“三星”有关?这是笑话?③四川省人大欲为“三星堆遗址保护”立法,请问保护什么状态下的“三星”或“三星堆”?三星堆文博机构、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和四川省文物局等,心中有数吗?此核心保护的,是由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古天文资源吗?④现联系 5 月 18 日《国际博物馆日四川主会场》,向三星堆博物馆颁《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荣誉证书……其标题,就问题多多【1)“三星伴月”一词,缘于清嘉庆《汉州志·山川志》记:“治西十五里,有三星伴月堆。”这是在清朝第七位皇帝执政期间(公元 1796 年至 1820 年) 的志书,系已知最早相似“三星……堆”一词的出处(见:刘长庚主编、民国时期出版)。然而,今人了解三星堆文化或三星堆遗址、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属针对来自夏商周三代古蜀在先秦的文化或文物系列, 现却使用源于清代的文学词语“三星伴月”;既风马牛不相及,更有类似言说“华佗拿《本草纲目》去治病”的历史错位。2)广汉的先秦古人在夏商时期的历法,只原创有太阳历,并未使用太阴历或阴阳历, 不与月亮产生历法联系;用“三星”去“伴月”,系画蛇添足。3)三星堆博物馆用“三星伴月”的清代词语,去“策展鱼凫文物成就,解读蕴含‘三星’伴‘月亮’”?此“四星”,与“三星”的本原相悖】……

1.png


2.png

    请上级查阅,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之《广汉论坛》:近月来,由我们以“三星堆天文古国” 和“探密三星堆”之昵称,以《天文历法是求解三星堆之秘新钥匙》著作的后续,发表有《天文古国:“三星堆”遗址名称新考》等帖子。望见仁见智,看其帖子中有无可运用“后发性超越优势”的文化金刚钻。二、矛盾: 2021 年 3 月 8 日,我们作为民间研究三星堆文化的退休教师,因理解“文物与遗址是考古工作者感受历史最重要途径”,便向四川省省长信箱反映:对三星堆文物与遗址的研究,请求增加进行天文考古之科技创新与新学科建设;一周后,却得到三星堆博物馆意想不到的“回复意见‘三……’” 这,既是由该博物馆麻木对待“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又愧对“半月后三星堆遗址新发现重大天文遗迹——掘出祭祀坑区呈现“星斗崇拜”鸟瞰图的“时空胶囊”。可谓石破天惊!
    1、三星堆博物馆掌门人一再拒绝民间请求对三星堆有天文价值专题文物与遗址进行天文考古的创新

3.png

5.png

    请问:上述回复“第三,关于天文考古研究,已经超出我馆学术研究领域……”此误,在于三星堆博物馆掌门人,不知其工作要保护利用“三星”的本身,就属天文?这犹如战士不会用枪,怎能打仗与取胜?   古蜀以天文为鱼凫王朝第一学,以历法为三星堆人第一法,这是铸就古蜀系长江上游最重要文明发祥地资本;我们对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坛和玉边璋系列专题文物群,能长篇解读其有天文史价值!
三星堆考古已近百年,却长久难解众多文化之秘;其症结重点:疑未运用天文考古去解析秘题的本质!
三星堆博物馆对三星堆遗址或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急需解释在夏商兴旺中的鱼凫古国,实现了将原有渔猎发展为农耕种植业,主要得益古蜀在此约两千年运用星斗知识,连续创编 13 月太阳历、18 月太阳历和 10 月太阳历,成功利用农时办农事。方指导农业由旱地作业发展为水田作业,改食用禾(粟、小米)、麦(小麦)、黍(大黄米)的不足,为以水稻种植的进步;方解决民以食为天的社会需求;方有三星堆古国的繁荣,有大量珍贵文物传承于世……这三种“方”的辉煌,既建立在古蜀原创了系列天文资源的先进基础上,又在三星堆遗址留存三个天文老地名资源【如:三星乡或三星村的“星”,中兴(星、声近义通) 乡,南兴(星、声近义通)镇】……这些“星(兴)”,正是三种“中星≈中兴(日中星,即观测正午上中天的太阳;昏中星,观测黄昏后的北斗星;夜半中星,观察半夜星上中天的‘12 星次‘或‘28 宿’)”。
请中国考古界与四川省文物局,挖掘三星堆遗址和文物里大量隐匿着三星堆天文古国的天文资源:① 该遗址名称有“星”,既体现“天(星)数(三)一体”、又印证“天数在蜀”、更有三大堆黄土形成“三星堆”。②三星堆 1 号青铜神树有“奇特树龙的右后肢、伸出‘像人胳膊与巴掌’”图案,其“人手的中心”、一分为三变幻出“三颗星”;这,疑是夏商就有的“天文‘星标记’”!③才修复面世的三星堆3号青铜神树,结构为三足底座下装饰有花蕊,底座向上的主树干共3枝;三只人首鸟身像(可拟三代古蜀王等),精准地以相距 120 度间隔、位于3号青铜神树的树梢;疑是夏商就有的“天文‘数标记’”! 2、2021 年 3 月末•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大发现:其鸟瞰图像北斗星辰轮廓是天文遗迹的重大奇迹从发现三星堆祭祀物掩埋坑 8 个坑位鸟瞰图,可辨下图“略像北斗七星、更像‘不完整’、属刻意创造第三种类型的‘北斗九星’”;这是三星堆博物馆始料未及:三星堆地名或文化,皆含重大的天文内涵! 初步小结:三星堆遗址出现“北斗星辰”的祭祀器物掩埋坑区轮廓,证明这属天文!是客观史实。  三星堆博物馆还能以“天文考古研究,已经超出我馆学术研究领域……”去继续不见“三星天文”吗?

6.png
7.png

图二:三星堆祭祀区 8 个祭祀坑位鸟瞰图已列入“考古勘探成果”,是否有天文价值亟待科技鉴定与导向
    3、笔者 2020 年 4 月编印 6 月发行的《天文历法是求解三星堆之秘新钥匙》有几处要点请核实
    【注:此书,在 2020 年内,已向四川省文化旅游厅和四川省文物局(含王毅局长)等快递赠送】
    此长篇天文考古著作,是我们在未知三星堆遗址已发现新的祭祀坑前提下,笔者通过解读三星堆遗址“三堆黄土与北斗七星”的关系,做有三点预测:①在第 209 页,有三处推测三星堆的祭祀坑坑位,将会增加“第三、四个祭祀坑再陆续发现”;②在图 121-1 中,推测三星堆的祭祀坑坑位,与北斗七星轮廓有关;③在图 129 中,推测三星堆的祭祀坑坑位,与北斗七星轮廓有关。这些内容,与前人发现、殊途同归。
①的摘要举例:回看图 121 中三星堆祭祀坑:这两个坑位(或许会再发现第三、四个)……此两个祭祀坑中的每个坑、均可拟为“魁”部位中的两颗星象,或若有第三、四个祭祀坑再陆续发现,则可以一坑代表一颗星象,即最终也许能统筹着北斗“魁”部位的前四颗星象而趋于完美与无缺。
在商末,因某些大事故,北斗“魁”部位的前四颗所代表的两个(或三、四个)祭祀坑……

    ②的摘要举例:

8.png


    ③的举例:

9.png

    4、北大李水城教授认可三星堆 8 个祭祀坑位“似北斗七星”并介绍童恩正科幻作品鸿篇巨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于2021年3月参加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专家咨询会”返回北京,在《中国文化》2021年春季号上发表《文史双馨、学贯中西:记考古学家童恩正》的文章中,回忆童先生创作的《在时间的铅幕后面》这部幻想小说。书中他塑造了一位名叫欧阳去非的考古学家,在四川兴汉县七星岗遗址发掘出埋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器物坑,这一重大发现迅速轰动世界。继而,作者将故事转到2年前的美国纽约,欧阳在大都会博物馆做学术报告,内容涉及七星岗遗址的古老传说,即在商代,蜀王为求雨而将大批蜀国宝藏埋入七座坑内,七星岗也由此得名……他破解出铜片上的神秘图案即宝藏坑的地点。随后前往汉兴七星岗找到了坑的位置,发掘出土大批造型怪异的青铜人面像、青铜神树、金杖、象牙等珍贵文物。不难看出,小说塑造的汉兴七星岗即广汉三星堆。宝藏坑即 1986 年发掘的祭祀坑。神奇的是,2019~2020 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1986 年发掘的祭祀坑周围勘探新发现 6 座坑,加上先前的2座共有8座。这其中有2座坑的位置重叠,其分布形状恰似北斗七星的星像。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天意?最不可思议的还是童先生神来之笔!
    5、我们《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鸟瞰图呈现“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一鸣惊人》426 日发表《广汉论坛》

1.png

    三、迷雾:2020 年 11 月,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为主办单位,以广汉市三星堆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为承办单位和征集人,向社会公开宣传:要筹建三星堆新的博物馆分馆;从而向社会征集策划修建三星堆新博物馆分馆的设计方案。于是,我积极参与:既书写《设计方案呈报》(已上报、征集人宣称将在 2021年 4 月公布入选项目——可至今杳无音信),又编著《“三星堆数字·太阳历博物馆”新馆解说词》专著(彩色书籍、15 万字)……

1.png


1.png


    四、探询:2021年4月,德阳市科学技术局向社会发布《关于征集科技“揭榜挂帅”项目需求的通知》。了解此信息后,我欲参与征集,想将一个个能揭秘三星堆文化原存在众多“神秘”未决谜面的谜底,“揭榜挂帅”去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天文历法是求解三星堆之秘的新钥匙》等文论,打开一扇扇能返璞归真到鱼凫人所识的天窗……或许,我们作为手握这一串新钥匙的人、即能应征于《德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征集科技“揭榜挂帅”项目需求的通知》——可惜,该《通知》联系人江海涛的电话 2507532(德阳市旌阳区岷江东路126号305室)连续多天打不通?其矛盾重重!此联系,失败!
1.png


    此咨询文写到此处,让人浮想联翩:
    三星堆遗址三处天文地名已辨识,若不拾遗启用,就有口惠而实不至之嫌;
    三星堆遗址地名含天文历法科技,优秀传统文化,需保持名从主人一贯性。
     五、盼“不拘一格降人才”:2021 年春分,三星堆遗址新发掘,无意中拉开“揭示‘三星堆天文古国’有重大天文价值”的帷幕。半月后,初步成果让人看到“三星堆祭祀器物 8 个掩埋坑鸟瞰图,可辨其略像北斗七星、更像‘不完整’、属第三种类型的‘北斗九星’”之古天文遗迹——三星堆遗址核心区这一带有“星斗崇拜”特殊天意的古天文遗迹,震憾地告诉中国考古界:此鸟瞰图“星斗崇拜”特殊天意的三星堆遗址重大遗迹,是三星堆时代留下三星堆文化场景的珍贵印迹;三星堆考古已以冲破“神秘论” 旧框框,在今人众目睽睽下见到鱼凫王朝的“时空胶囊”,公开“三星堆天文古国”的天机。此重大遗迹, 属再现其“天数在蜀”确凿证据可印证的天文源头。请像《光明日报》202058 日《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 揭开五千年前“河洛古国”神秘面纱》那样,去重点保护与利用。
    三星堆祭祀坑区鸟瞰图,像北斗九星轮廓,却恰恰缺失“第六颗灾星开阳星”,让该轮廓看似只有8颗星,从而相比北斗九星传统图案有残缺;但这样的“残缺”,却可能包涵更深层次存在特殊“残缺”的目的。以其特定缺失去表达“三星堆祭祀坑区坑位”像北斗九星轮廓的原因在于:①有意表现恰恰要缺失“第六颗灾祸之星”,是为避免鱼凫王朝神殿可能遭“大水灾”的巫师预测,从而有避害的急切心愿;② 有意表现三星堆遗址核心区存在特殊“北斗九星”的轮廓,其属左辅星与右弼星的位置,与中原文化原有“北斗九星”轮廓不同;即三星堆文化中的此北斗星辰,不与中原同类文化特点完全雷同,而是有区别的。
     5月底《大众考古》登载《三星堆“祭祀坑”的第一层秘密》,介绍了三星堆目前已发现约200根成型的象牙,金沙也发现了上百根象牙……已发现的三星堆“祭祀坑”里,二号、三号、四号、七号“祭祀坑”暴露出的第一层文物,都是象牙。
    笔者退休后生活在彝区,通过彝文化,了解到大象是彝人先民心目中和平吉祥的使者,又是治理水患的维护者。即三星堆祭祀坑中的象牙那么多,实际上是先民用来祭祀洪水神【南火(方位以大象表示)克水(洪水是从东海方位由鳄鱼作怪)】;因古蜀古夷是一家的鱼凫社会,可能有以大象克鳄鱼的风水习俗。
    1、笔者对三星堆天文研究已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而提升中、亟待与多方考古科研团队合作与共进
   (1)我们自选对三星堆遗址与文物进行的民间天文考古,具有创新科研的应用意义。目前,能提供考古科研团队斟酌评价的笔者作品有:①已发表《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的之一《成都太阳历大发现(36 万字);之二《天文历法是求解三星堆之秘新钥匙》(40 万字);②已编著完成《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之三《“三星堆数字·太阳历博物馆”新馆解说词》(15 万字、备用);③已编著完成向广汉市三星堆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为承办单位和征集人而呈报《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的之四《建议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之名称:“天数在蜀馆”应征作品设计方案呈报(3 万字):④近两月在《广汉论坛》发表多篇帖子(约10 万字),分别揭示三星堆金杖之秘、青铜神兽中的“三星堆数字•太阳历”和“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鸟瞰图呈现“ 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一鸣惊人”……都与“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太阳历”的天文有关。
   (2) 敬请四川文物局,支持夏权民向三星堆博物馆申请——①举办讲座:“对三星堆专题文物群进行天文考古”,抓紧“抢救保护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坛(重点是该器物底座‘青铜神兽’),此文物含有三星堆数字(表现形式,既呈现高度地艺术化、又分别具有可能改写‘世界数字史与数学史’的资格)与三星堆太阳历(含 13 月历、18 月历和 10 月历这三种)的天文表达式”。②认真研讨:三星堆祭祀器物掩埋坑 8 个坑位的鸟瞰图,可辨识出该图“略像北斗七星、更像‘不完整’、属第三种类型的‘北斗九星’” 的三星堆遗址区的古天文遗迹?③明确认知:“‘三星堆之特定的三星’只指恒星,不含行星或卫星”; 即只含太阳、北斗与 12 星次或 28 星宿,不与月亮相关。④合作认定:三星堆遗址核心区留存有三个地名的古义,即“三星乡村、中兴(星)乡和南兴(星)镇”,原本就是天文地名;此乃三星堆当地在鱼凫社会保存其历史文化的储存器,不能被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文博单位所忽视其地名的天文意义与价值。
   (3) 以中央《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去作为指导评价三星堆天文考古新意的纲要2021 年 5 月 21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会议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笔者真切地期待四川省科技厅和四川省文物局, 能及时对上述请求予调查了解、核实引导,正确评价;盼及时对待三星堆新发现的天文考古收获,去求证其天文科技价值;从而增添走向世界的四川科技资本与动力,为早日将三星堆升格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
2、三星堆考古发展的过程应定位为“以不断打破自我封闭作为革故鼎新与守正创新”之大格局
   《光明日报》2021 年 6 月 2 日,发表了该报记者李韵《三星堆,一枚古蜀文明的“时空胶囊”》的文章。报道:三星堆遗址不仅在中国考古界,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重要,它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文明的认识, 也拓展了人们对世界古文明的看法……在世界考古史上的地位堪比特洛伊、尼尼微古城的发现。
    现在人们认识的三星堆遗址,是公认的早期古蜀文明遗存。有专家认为:三星堆遗址从原始社会的解体,文明的孕育、诞生、发展,走向辉煌,到开始衰落,都在一
个地方不间断地演进;这个时期,足有两千年之长。这种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实物标本之方国的古史现象,在中国仅见,在世界罕见。
    我们学习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既了解“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更体会此文中有四大金句,可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科学考古:


    ①将“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一金句,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科学考古的具体科技措施,应是多样地。这其中,请指导三星堆考古的上级,适度增加我们建议“挖掘三星堆文化本质的杠杆,是进行有针对性天文考古(以天文历法为主要载体)”。目前,我们针对三星堆博物馆主要的当家国宝文物中,经解读了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坛(以底层的青铜神兽为主)、玉边璋、金杖等文物意象,已得到与众不同的系统性解释文论。例如,我们能解释其青铜大立人应是女王、不是男性;此女王,也是历法大师——可从其人像身姿、文物结构、龙袍文饰等意象中,解读出约 130 项功能; 可烘托辉煌文化底蕴;能在三星堆申报世界遗产中,仅由此文物涵义、就能给予文化抬升的特别意义……
    ②将“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这一金句,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科学考古的具体科技措施,需要明确才发现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鸟瞰图,是否能与我们所识“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或与民间所言这 8 个祭祀坑位“似北斗七星”相关联?回溯三星堆文化中某些已被消失的节点,其中必有天文与历法(笔者为探讨这类问题,已编写百万字的作品,可适时请予科技评价)。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鸟瞰图以一鸣惊人文化方式的亮相,能唤起今人关注“三星堆数字·太阳历”, 正是被消失的古蜀文化本质关键节点;对三星堆的现今考古,需尽快进行专项天文考古——我们近期所创新了一个“三星堆天文古国”的词语,就是求解三星堆之秘科技攻关中的问题导向……我们预祝这样的导向找对了,既能缩短探索“古奥而神奇三星堆”之秘的时间,更能执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 5 月31 日所强调“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这才不会在三星堆申遗中, 留下某些“ 不完整” 的遗憾!
    ③将“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这一金句,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科学考古去解释,自己的感触及所受磨难,虽不便言表;但还有更多要说:爱三星堆这一天文古国,中国考古界要尽早拉开对三星堆文物进行天文历法专题的科技考古。近两月来,我们在《广汉论坛》发表多篇对三星堆进行天文考古的专论,已约 7 万次点击。可惜这类来自民间对三星堆的考古,却蹉跎着、进不了“官方‘考古圈’”去发表。盼真正落实“考古不论`出身’,重视科技创新”,就有可能加快解密三星堆文化天文属性之本质。
    ④将“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这一金句, 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天文考古中,我虽已有了一次假设实践,却不成功【回见前文“四、探询”】, 但仍盼再次实践——我们愿意在繁荣中国文化星辰大海的搏击中,为三星堆故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去演讲已摸索到部分心得与体会;去执行国新办举行“ 博物馆改革发展《指导意见》” 中所言: 引导多元主体各展所长、提倡各类题材百花齐放、促进阐释能力综合提升, 推动传播方式创新拓展。
    2021年5月28日,著名作家阿来在央视直播《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大型活动中,向世界推介三星堆“我们置身于伟大文明的发现现场。”而此现场体现的最大文明,即“发现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轮廓,呈现另类‘北斗九星’天文遗迹的‘星斗崇拜’鸟瞰图”。这,是三星堆天文古国的直接证据。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在解读三星堆相当高度的文明为什么仿佛突然就没了,认为其最大的谜,不是受洪灾危害;原因是三星堆繁盛一段时间之后,它的政治中心转移到成都的金沙了;即三星堆的衰落与金沙的兴起,正好是一个衔接过程。笔者支持这一解读并接续解读此衔接过程, 正是证明“三星堆考古发展的过程应当是不断打破自我封闭的过程”。
    3、让中国文化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三星堆博物馆文物策展与文化展示皆任重道远
    三星堆博物馆建设,包括原有综合馆和青铜馆的整合与新馆(我们建议命名为“天数在蜀馆”),是体现当代中国考古智慧与考古方案的重地,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川观新闻 SCOL 3月20日报道,《34家科研单位共寻古蜀之谜》;中国新闻网5月25日报道,《23家高校、科研机构将共同探索三星堆遗址“古蜀密码”》;央视网 5 月 25日报道,《九大举措 将三星堆文化推向全球》……我们虽十分期待三星堆考古的后续建设,还会高潮迭起、生气勃勃;但现阶段成名之下的三星堆考古,既似乎还未及时将针对三星堆天文古国的考古事项列入重要议程,也还仍然存在若干问题:
    ①我们发表在《广汉论坛》的《天文古国:“三星堆”遗址名称新考》,对三星堆的“三星”构成有三方面论述,但还未经科技鉴定,即未得到权威认证;现仅是一家之言,还需正视这类论述的价值与意义。
    ②求解三星堆神秘文化的本质,要开辟对三星堆天文古国概念的建立与内涵传播;只有这两方面工作同步进行之后,才能正规开展针对三星堆遗址与文物的天文、历法考古。
    ③三星堆现有博物馆的策展,成绩巨大,但在天文考古方面失误多:例如,青铜神兽文物,原是形象体现“三星堆数字•太阳历”的复合型文物,是可跻身原创世界数字(0~9 这十个单一数系统)文化之首和数学(形象“四则运算”)领域的佼佼者;却因为三星堆博物馆的掌门人反对用天文考古方式解读三星堆文物,一再放弃挖掘由该文物所承载多项世界第一的文化桂冠;致使该文物至今,沦落为馆内迎宾馆的“门童”!此黄金般的古蜀文物宝贝,却降格为石头疙瘩;我们对该“大材小用”的文物,曾多次呼吁拯救,却一直被置之不理,实为可惜【见《广汉论坛》中的《“三星堆数字·太阳历”隐匿在通灵神化代表的青铜神兽文物中》】。又如,三星堆金杖图案被错误描述为“人头→箭→鸟→鱼”而矛盾重重,现只略改“人头(代表太阳历)→稻→鸟→鱼”【见《广汉论坛》中《解读古蜀金杖、金冠带“母题图案涵义”与天数一体的拓展》】,就有好的质变……④ 由《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广汉本南夷”和《华阳国志》与《水经注》均载“蜀曰邛皆夷种”。这两句古语告诉:先秦古蜀人与古夷人(今彝族先民),是一家人。⑤研究古蜀史,需运用彝族和羌族祖先的文化: 是羌族与彝族祖先和蜀人,共创古蜀三种太阳历文化;其太阳历的大量文物群,仍隐匿在三星堆博物馆……
专项科技评价申请人:夏权民 (手机:18181228167) 2021 年 6 月 6 日星期天
1.png
4.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2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6-8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召开 聚焦长城考古
6月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遗址等3项长城考古的重要发现。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何时再聚集三星堆?能解释“何为‘三星’”?
发表于 2021-6-26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自己现有从事对三星堆天文专题文物群进行的天文考古研究,大致属于高新技术之列。它已经初步形成体系,需要排兵布阵。

所为高新技术,是指那些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进步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能形成产业的先进技术群。
主要特点:高智力、高收益、高战略、高群落、高渗透、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

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文物局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上级单位,能给予我向您们申报“双创示范基地【一般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验工作,支持开展创新能力项目建设的需求吗?

在此处写给上级的报告信,已经有半月多了;能得到回复或指导吗?
发表于 2021-6-27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国考古界能解释古蜀文化中“何为‘三星堆’?三星堆之‘三星’究竟指哪三星?其三星堆蕴含有什么重大天文科技史信息”?近百年的三星堆考古,存在一个离奇到最简单的卡脖子问题;这个造成三星堆文化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困于“将认识‘三星堆’一词为何物,封闭在‘三星堆城墙’词语之中”;从而长期语焉不详,禁锢着文化与思维的创新发展。
其实要破解这一问题很简单,就是要以顾名思义的方式、像理解故宫博物馆为何得名那样,了解这里有故宫旧称的紫禁城,既是明清两代皇宫、又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古建筑群的博物馆;或是要像说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必然此博物馆与秦始皇、与兵马俑有密切联系。
看看“三星堆博物馆”的名称,其开宗明义就宣示此博物馆或者此遗址地,“与‘三星’、与‘星星’、与‘天文’、与‘历法’”可能皆有关。
发表于 2021-6-27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三星堆文化,不能人云亦云;要力争以创新方式的高质量言论,强调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引导对三星堆进行天文考古的研究要立足中国实际,回应现实已经发掘出8个祭祀坑群的组合、像“特殊而不完整的北斗九星星相轮廓”的特殊关切;即要努力把论文写在三星堆遗址考古的大地上;加强宏观研讨。
发表于 2021-6-27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中国考古界能解释古蜀文化中“何为‘三星堆’?三星堆之‘三星’究竟指哪三星?其三星堆蕴含有什么重大天文科技史信息”?近百年的三星堆考古,存在一个离奇到最简单的卡脖子问题;这个造成三星堆文化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困于“将认识‘三星堆’一词为何物,封闭在‘三星堆城墙’词语之中”;从而长期语焉不详,禁锢着文化与思维的创新发展。
其实要破解这一问题很简单,就是要以顾名思义的方式、像理解故宫博物馆为何得名那样,了解这里有故宫旧称的紫禁城,既是明清两代皇宫、又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古建筑群的博物馆;或是要像说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必然此博物馆与秦始皇、与兵马俑有密切联系。
看看“三星堆博物馆”的名称,其开宗明义就宣示此博物馆或者此遗址地,“与‘三星’、与‘星星’、与‘天文’、与‘历法’”可能皆有关。
发表于 2021-6-2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简单质疑,却成为阻碍认识三星堆遗址得名,成为了解三星堆的三个黄土堆由来与意义、成为解读三星堆文物、文化的共同障碍;成为客观存在的咄咄怪事!??
——此秘,需要早日解开,不能长期不解而愧对三星堆的优秀传统。
发表于 2021-9-5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生命力的三星堆多个天文地名、是发掘三星堆天文古国遗址与遗产资源文化价值的科技杠杆
发表于 2021-9-5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
“考古是个朝阳学科”——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话“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新华每日电讯 云中弋文旅 6天前
图片
新华每日电讯报记者冯源

    中华文明史从何时发端?良渚文明后续如何?中原文明为何能够崛起?

 “我们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登上浙江大学艺术和考古博物馆,在“十三五”收官之际,回眸他担任首席专家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工程历时16年,跨越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四个国家五年计划,他感到既艰苦又欣慰。



中国学者义不容辞



    中华上下五千年,根据何在?是传说,还是真实的历史?到上世纪末,我们还拿不出很明确的回答。

 王巍记得,在大学里学习古典文献课,讲到《尚书·尧典》,老师说,这个应该是战国时人的杜撰。


 在上世纪20年代,“古史辩派”等学者研究认为,对于夏商周三代的记载,往往出自战国到汉代的后人之手,有神话色彩,也有为了说服君王而依据政治观点的发挥,是否可信值得怀疑。


 有破方有立,相比于盲从古书记载,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为探求中华文明起源增添了动力。

 “不管说四大文明古国也好,还是说六大文明古国也罢,中国都在其中,且是唯一没有中断的。”王巍说,国际考古学有三大课题——人类起源发展,农业起源发展和文明起源发展,而正因为连绵不断,中华文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过程。

 “不但国人希望了解,国际学界也希望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王巍表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原生文明之一,搞清它起源发展的过程、背景、动力、机制、特点,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世界文明研究的贡献。”



从考古资料中获取无穷动力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全称“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于2001年至2016年实施,由时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王巍研究员和时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的赵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

 在工程启动之前,相关的研究也在进行,但是并没有充分发挥考古学的作用。工程启动,标志着考古学开始接手。王巍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已经到了直接面临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课题。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就已经颠覆了“中原中心论”的认识。

 事实上,考古学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贡献还要更早。上世纪初,学者们就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真实可信。作为中国现代考古的第一代学人,李济、夏鼐等前辈的开创之功至今影响深远。

 “我们的方法是以田野考古为中心,因为《五帝本纪》《夏本纪》等历史记载早有历史学家在研究,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不断发现的新鲜考古资料中,获取无穷的研究动力。”王巍说。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