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736|评论: 55

竹海之上、茶山之巅的新民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SC01452_副本.jpg
DSC01278_副本.jpg
DSC01364_副本.jpg
DSC01367_副本.jpg
DSC01377_副本.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海之上、茶山之巅的新民宿
高祥君
在花楸山十里竹海深处,坐落着康熙御赐的“天下第一圃”花楸贡茶园。在贡茶园氤氲的茶香里,新民宿竹上花楸讲述着一座深山的前世今生。
DSC01454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445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443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康熙的这个御赐,虽史书、州志未见记载,但口口相传的记述到有几个不同版本,如现代《四川茶事考·花楸贡茶》记:“清康熙时,州官刘建国曾携花楸茶进京参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办的茶叶评比活动,当康熙品饮到花楸茶时,龙颜大悦,当即御封邛崃花楸为‘天下第一圃’。”再如1982年的《下坝乡志》记:“康熙皇帝曾传旨,凡所有茶园的茶都要立即送上检验品尝。花楸茶圃当即派刘国钟之子刘建国带上花楸茶上京进贡……经康熙帝品尝后,当即封花楸茶为第一圃。”以上“第一圃”之事虽为口传,但邛州、花楸产茶之悠久却早有史载,《新唐书·地理志》中把邛州列于有茶十七州之一,陆羽《茶经》也把邛州列为产茶二十州之一。《邛崃县志·邛茶考证》载:“明代,邛州有产茶十八堡:花楸、天台、相台……,以培植良种著称,可见产茶之盛。”此记明确将花楸堡列为十八堡之首,并有“以培植良种著称”之美誉。由此可见,花楸堡(与圃相通)产茶历史之悠久,茶品之优良。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430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432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213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9月13日,“天下第一圃·邛茶”发展论坛盛事在花楸村举行,花楸村依山就势将“天下第一圃”五字雕刻于近百米长的红砂石陡坡岩上,制成每字5米多见方的巨型斜壁岩碑;2米多见方的“康熙御笔之宝”大印篆刻于岩碑的右下方。岩碑的下部:左右两边分别用浮雕刻着茶圣陆羽、茶仙卢仝的半身像,并配以“皇封御园堪载陆羽茶经,花楸香茗可入卢仝七碗”的篆书联句,把花秋茶的品级提升至可载入陆羽撰写的《茶经》、卢仝所作的《七碗茶诗》之中的境界,足见其茶品之优;正中雕刻着邑人杨宏声所撰《花楸茶赋》:“圣禹敷土,途通蔡蒙,山移泉聚,脉延花楸。五千年岁纪,古邛人生息于兹,彩焕古蜀文明;三千岁月,花楸茶茁长于斯,辉映华夏茶史。”置身岩碑之上,看着斑斑驳驳的岩碑,思绪便回到那早已流逝的千年沧桑岁月。忽然,一股茶叶馨香飘来,让人猛醒,抬头一望:岩碑四周,暮春的花楸茶垅上满满覆盖着的黄绿嫩芽,在和煦的阳光下散发出幽远的茶叶芳香。
DSC01428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194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220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219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沿“天下第一圃”岩碑两侧石栏杆外的石阶拾级而上,两栋川西民居型建筑、装修时尚的民宿令人眼前一亮——这就是2020年10月1日建成的“竹上花楸”精品民宿度假村,精心设计的建筑,将竹、茶、山、林的优美环境与茶圃民居的人文底蕴融于这座新民宿,营造出隐世田园最细腻的滋味。拾级而上,形似川西民宅的龙门子突现眼前,门额牌匾“楸上竹斋”由书法家陈炽昌先生题写,为整座茶山增添了几分书卷气。走过设计独特的敞开式门道过厅,是一座典型的三间两头转的小青瓦民宅,院中央一口红砂石太平缸里,两枝睡莲正在怒放。门口挑出一个长长的平台,取意于川西山区的干栏式建筑,承担的却是观景台的功能,站在平台上极目四望,整个花楸山便一览无余了。这个小院的设计,灵感来自川西坝子司空见惯的民居建筑,又不拘泥于传统建筑形态,自然会让游客联想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
DSC01228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176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245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247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254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237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21-6-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241_副本.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