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36|评论: 1

王文才《撩开夹门关的面纱》第27集 上川南抗捐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2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文才《撩开夹门关的面纱》



第四篇:滚滚铁流的风采



第二章   上川南抗捐军



第一节


  1911年“成都惨案”之后,全川的武装大起义、邛崃的巡防军起义、夹门关的杨吉俺(举人)、郑显显、高炳清等人组织的同志军,以及1927年三角、天台、太和、王店、郑店、夹门关、三和七乡武装农民抗烟厘金的斗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没有改变穷苦人民的命运。四川军阀刘禹九、刘湘、刘文辉、李家钰等,拼命地刮取民脂民膏,地主、土豪、劣绅不顾穷苦人民死活地压迫和剥削,国民党多如牛毛的捐税,致使不少穷苦人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如石头郑尚清的媳妇,因无钱缴纳苛捐,被逼上吊死亡;夹门关刘沟的许甫廷,被重租与苛捐逼得逃亡他乡,儿子饿死,妻子改嫁他人。许多穷苦人民逼迫上山当了土匪。

那时,在夹门关及周边地区,劫富济贫的绿林部队纷纷四起。在龙门沟有李荣祥等的绿林部队;在龙门团溪有武太权等的绿林部队;在宝盛有杨春福等的绿林部队;在龙门有刘正帮等的绿林部队;在高兴有李朝元等的绿林部队;在名山有郑载阳、李南廷等的绿林部队;在蒲江有徐锡山等的绿林部队……以国民党、军阀的话来说,这些劫富济贫的绿林部队都是“土匪”、都是“强盗”。但是,他们的简历却让人十分心酸:

王斌武,夹门关王店人,出身贫苦。他在上山为母采药时,与在山上躲避捐款的农民结拜为兄弟,并被推选为大哥,从此便开始了劫富济贫的生涯。

魏尧光,名山中峰人,黄姓地主家的长工。因东家的儿子被人绑票,东家硬诬赖他是内线。于是,魏尧光便被迫走上了劫富济贫的道路。
……

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正向国民党内部积极发展。中国共产党委派地下党员打入国民党领导的军队里,成立革命组织,发展地下党员,争取革命武装。如1930年,中国共产党委派组织领导过观音、古锣、大塔及荣县等处农民运动和五通桥盐业工人罢工运动的余宏文(又名陈济民,余福生、余三弟,化名陈伯峦。宜宾观音场人),打入刘湘21军的清共委员会任编辑副官;又如在1927年至1928年间,中国共产党打入国民党24军第二混成旅旅长张志和(邛崃人)开办的学兵队和团务学校,秘密建立军事支部。1928年将该旅旅长张志和发展为特别党员,变国民党主持的学兵队和团务学校为地下党主持的学兵队和团务学校。此时,孟光远(又名孟兴耀,化名李孟轩、陈兴耀、陈兴发,1904年1月16日生,夹门关王店人)以王店乡团防队的身份在团务学校学习,在地下党员孟少怀的帮助下,孟光远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孟光远毕业后担任王店、郑店、王营三乡的侦缉队长。此外,地下党还争取和发展了石头乡植常荣(团总)、临济李福康(党员、医生、教员)等武装力量。

  1932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上川南特支在川西南地区,成立了“上川南抗捐大同盟”,邛(崃)大(邑)蒲(江)县委在邛大蒲地区成立了“抗捐大同盟分部”,并以“大同盟”的名义,广泛散发宣言、通电、公函、布告、口号及《抗捐大同盟斗争纲领》、《告各县人民书》,同时,创办了《翻身报》。向群众宣传:“如今豺狼当道,捐税多如牛毛,大家只有团结起来,抗款抗捐,打倒军阀土豪,推翻发动政府,摆脱压迫剥削,才是我们求得生存的唯一出路……”的思想。

第二节


1932年12月,红军翻越大巴山进入四川境内。1933年2月,红军在通江成立川陕省苏维埃人民政府。省委在总结1928年以来开展反军阀预征粮斗争经验和邛大蒲县委在广泛宣传群众的基础上决定,为配合通南巴苏区的建设与巩固,打乱军阀的防御部署,结合当前实际,抓紧开展武装斗争,准备举行武装起义。中共四川地下组织的同志和革命群众受到了很大鼓舞,邛大蒲县委为“武装起义”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争取更广泛的群众支持,为“武装起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邛大蒲县委派出同志深入到夹门关、王店、郑店、王营、道佐、石头、临济等乡和西路的高兴、何家、高场等乡,秘密地组织农民协会、赤卫队、儿童团和苏维埃之友社。

集中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组成“武装起义”的主力军:集中我党领导的孟光远、植常荣、李福康等武装力量,组成“武装起义”的主力军。中共党员孟光远,担任王店、郑店、王营三乡的侦缉队长,有长短枪30多支。中共党员植常荣,担任石头乡团总,有各式枪支近百支。中共党员李福康,在临济、廖场一带联络组织群众,手中有各种可用枪支20余支。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武装起义”的队伍:邛大蒲县委派出同志,通过各种关系,开展各种联络、教育、争取王斌武、魏尧光、骆肇修等绿林部队的工作。

添置“武装起义”枪支,组建抗捐军领导结构:邛大蒲县委新购买了20多支新式步枪;开设兵工厂(该兵工厂先在徐杨廷家,后迁王店关地庙内)制造土枪、土炮和刀矛。经过多方面的准备之后,秘密地组织了上川南抗捐军领导机构,其组成如下:

总司令部司令:孟光远

政治委员:余宏文(兼)(上川南特支书记。1933年农历后5月初10日即公历7月2日,由省委派来)

军事干部:安旭之(又名王治安,上川南抗捐军在总岗山期间,由红四方面军派来)

总司令部下辖两路,其各抗捐军的基本情况如下:

第一路抗捐军,有200多人。基本上由党在农运中发展的秘密农会会员团结的贫苦农民组成:

司令:孟光远(兼)

副司令:徐焕堂(中共党员,王店人)

教练长:陈海轩

文书:李荣成(党员、私塾教师、医生)

司务长:肖林章

司号:郑子洲

第一路抗捐军下辖三个大队:第一大队(50多人),大队长徐焕堂(兼),副大队长肖启之、郑锡光;第一大队下辖四个小分队,分队长分别是肖锡章、肖子良、李伯良、肖禹高、杨明清。第二大队(30多人),大队长李福康,副大队长,不祥;第二大队下辖三个小分队,分队长分别是黄子才、胡国栋。第三大队(100多人),大队长植尚荣,副大队长植柱江、杨万顺;第三大队下辖四个小分队,分队长分别是蒋南轩、杨轩廷、罗南轩、王海。

第二路抗捐军,有200多人。所属人马由党在匪运工作中联络、教育、争取过来的一批劫富济贫的绿林武装组成。被争取过来的骆肇修绿林部队,编入该路抗捐军所辖的天台山、钟宝山大队。

司令:王斌武

副司令:魏尧光

由于该路所组成的人员,当时不习惯第几大队的称呼,所以,路以下的编制,仍然以头目的绰号或名字称为“××边棚”。第二路抗捐军下属的主要“边棚”有:龙门沟“李荣祥边棚”;龙门团溪“武太权边棚”;宝盛“杨春福边棚”;龙门“刘正帮边棚”;邛崃高兴“李朝元边棚”;等等。

当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时,由于县委负责组织工作的宋其康同志,在途经名山中峰场时不幸被捕。县委一面组织“上川南宋案后援会”,广发宣言,营救宋其康同志,一面派人向省委汇报这一突变情况。省委指示:继续加强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工作,武装起义要伺机而行。县委遵照省委这一指示,先后在临济李运成、郑高轩等家多次召开各路领导人会议,认为群众对公开武装抗捐的要求很强烈。早点发动起义,既配合了通南巴苏区的革命斗争。又符合群众的心愿。加之当时王店、郑店的秘密农会散发揭发郑、王两店团总残害群众的传单被发现后,两团总曾用请客赴宴的办法,企图一举将孟光远、徐焕堂等人捕杀。其阴谋败露后,即露出狰狞面目,公开杨言要杀害孟光远、徐焕堂等人。于是邛大蒲县委决定:提前进行武装起义。

第三节



1933年6月26日(农历后5月初四),王店团总孟仲道、郑店团总郑佐清同他们的前任团总肖年松、肖茂祥等人召集各甲长,正在王店场上石品山的茶馆内研究加紧派款收捐的勾当。

这天,是王店的场期。王店这个东南两面临河的山区小镇,赶场的人们往往要在上午10点过后才陆续地多起来。11点至下午2点,是王店场特别热闹的时候。接近中午12点时,王店场外的山头上突然传来两响清脆的枪声。接着,王店场头、场尾突然出现几个带枪的农民,封住了一切出口。

在孟仲道、郑佐清、肖年松、肖茂祥等人,还没有来得及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只见一个年近30、身材魁伟、行动敏捷的汉子,手端双枪大踏步飞闯进茶馆来。他后面跟着七个持枪的小伙子,一边射击一边冲锋,也冲进了石品山的茶馆。这手端双枪的汉子,就是威震敌胆的上川南抗捐军总司令孟光远。

听到从王店场外山头上传来的枪声,早已埋伏在茶馆内佯装喝茶的抗捐军战士,立即行动起来。里应外合,将孟仲道、郑佐清、孟朝阳、肖年松、肖茂清及甲长一齐缴械活捉。外号黑壳壳虫的孟采丰,在双水碾听说活捉了他的哥哥孟仲道,便跳出来耍泼夺人,也被活捉。

顿时,王店场上满街都出现了“打倒军阀统治”、“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实行抗款抗捐”、“不给绅粮交租”、“实行谁种谁收”、“建设人民政权”等标语口号。抗捐军打出红旗,召开群众大会。抗捐军战士的手臂上扎着红布条标志,抗捐军战士的钢枪、鸟铳、大刀、长矛、火枪、雨炮……上面也扎着红布条标志。会场内外的红旗、红布条标志,映得天地间一片火红,使这支年轻的农民武装显得更加威武雄壮。会上,孟光远宣布“上川南抗捐军总司令部”成立,并宣布了总司令部的两道布告:

第一号布告:“照得民国成立,今年二十三春。皆因军阀混战,年年都打战争。苛捐杂税如林,粮款一年十征。可恨贪官污吏,一切土豪劣绅,大家凑奸为恶,一齐害我人民。田地当卖干净,难把款来缴清。富者已整贫困,贫者无处求生,不是逼来当匪,便是饿死沟心。下难供活儿女,上难奉养双亲。横顺都是该死,不如死里求生。因此大家商定,成立抗捐同盟。民众一致武装,才把抗款军兴。实行抗捐抗粮,捐款不出一文。凡我各界民众,工农商学士兵,大家一致联合,务要协力同心。不论城乡市镇,成立抗捐同盟。武装第一要紧,组成抗款民军。只要赞成抗捐,尽都是我友军。阻挡我军前进,便是民众敌人。本军为民除害,不惜阵前相拼。铲除民众仇敌,推翻军阀豪绅。成立人民政府,解放劳苦人民。取消苛捐杂税,大家同享太平。特此布告远近,其各一律如闻!”

第二号布告:“……上川南各县民众,深受军阀苛捐之剥削,由来已久。往者,典田当地以完捐税,卖儿卖女以纳苛捐,人民之血汗已尽,军阀之贪敛未已。……豺狼之行,猛虎之威,无所不用其极!本部官兵,职在抗捐卫民,凡有被打花民,被侮妇女,被残害者,希即呈报来辕,本部当为昭雪。所有军阀贪官,土豪劣绅,自应依照大同盟之法令惩治。……”

接着,抗捐军公审恶霸。因肖年松、肖茂祥和各甲长,在会上当众表示悔过,遂取保释放回家。因孟仲道、郑佐清、孟朝阳、孟采丰等人,一贯欺压农民,罪大恶极,被一一押出会场处决。先押出去处决的是郑佐清,孟仲道见到郑佐清的下场,掉头欲跑,还未掉转身子,就被抗捐军复仇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随后押出去的是孟朝阳与孟采丰,这两个家伙在押赴刑场的路上,倒在地上耍赖不走,激怒了押送的抗捐军战士,用复仇的马刀结束了他俩的狗命。

抗捐军镇压恶霸、为民除害的革命行动,使受压迫、受剥削的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抗捐军的义旗,照亮了穷苦农民求生的道路。人们纷纷要求参加抗捐军,就连当时只有14、5岁的许胜辉、杨先宗、石全忠和曹老幺等都报名参加了抗捐军。

第四节


1933年6月28日(农历后5月初六),驻夹门关催收捐款的伪军王营长集合一连人马,由李明发的区团丁带路,气势汹汹地向王店扑来,企图将抗捐军一口吞下。谁知还未到王店,就受到了抗捐军警戒部队的阻击。战斗刚一打响,区团队就往后溃退。待王营长的军队冲上来,抗捐军的警戒部队便佯装败退。王营长的军队见状,以为抗捐军真的被他的威风吓跑了,就更加肆无忌惮地一边射击,一边往前冲。当王营长的军队冲得正得意的时候,早已埋伏在那里已经等得不耐烦的第二路抗捐军(天台钟宝大队),一下拦腰痛击,原佯装后撤的抗捐军战士也掉头向敌人压过去。两面夹攻,打死了王营长军队十几人。这时,白沫江两岸及山坡上自发拿起鸟枪、长矛、大刀等武器,前来参加战斗的群众喊声四起,配合抗捐军打得王营长的军队晕头转向。王营长的军队不知抗捐军究竟有多少人马,赶紧“突围”后撤。一部分龟缩进夹门关,一部分经中峰、甘溪、临济、大塘等处,连夜绕道逃进邛崃县城。

  1933年6月29日(农历后5月初七),六县清乡司令兼邛崃县县长的陈少夔(外号陈猫毛)乘坐一台大轿,带领两个连的伪军和200多名团防队员窜向王店,妄图一举消灭抗捐军。殊不知到王店时,却连抗捐军的影子也没见着。陈少夔以为抗捐军是被他的“威风”所吓跑,便大摇大摆地直驱夹门关。他趾高气扬地在夹门关的台子坝召集乡民训话,说:“本县长,此次专为王店的啥子抗捐军而来,原说抗捐军有好多人马,可我沿途怎么没碰见一个呢?即使有,亦不过是乌合之众。说抗捐军凶得不得了,纯属无稽之谈。大家不要听信刁民的蛊惑之言,还是以早完国课为是。……”

1933年6月30日(农历后5月初八),陈少夔从夹门关率队返邛,行至肖河坝时,便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抗捐军为他早已设好的埋伏圈。正当他得意洋洋之时,突然四下里枪声大作,雨炮齐鸣,“活捉陈猫毛”的喊声震天响。他轿前轿后的贴心卫兵,纷纷被抗捐军的排枪击毙,四名轿夫丢轿便跑,伪军与团队,死的死,伤的伤,余下的便惊惶逃窜。陈少夔从落入水中的轿内爬出来,狼狈地窜到肖水碾龙窝内的水槽下面,一直躲到晚上,才侥幸逃脱。

击溃陈少夔后,县委和抗捐军总司令部的部分领导,在夹门关欧冲欧顺之家召开路司令部以下的大队长会议,决定兵分五路攻打夹门关,解决驻夹门关催捐收款的伪军与区团队。其分路部署是:

第一路,由总司令孟光远率领一路所属各大队,从郑沟出发,佯攻大埝沟,主攻王营,直捣夹门关南岸的小鼓儿山。

第二路,由司令王斌率领二路所属各大队,从二龙山出发,由西面冲观音崖,直攻双土地,夺取北岸街上场口。

第三路,由第二路所属的李桐轩部,从二龙山出发,经夹门关东西的五龙台出发,直取夹门关北岸街下场口。

第四路与第五路,由第二路副司令魏尧光负责,兵分两路,一路从甘溪沟出发,夺取夹门关南岸街的上场口;另一路从对对溪出发,直攻夹门关南岸的小鼓儿山。

规定:各路各队仍以手臂、武器上栓上红布条为标记。

1933年7月1日(农历后5月初九日),敌人在半夜前得到消息,随即惊惶而逃,区团总李明发亦悄悄逃到费沟躲藏起来。7月2日凌晨,抗捐军不战而取夹门关。驻夹门关催捐收款的伪军与区团队,在仓皇逃走时,丢弃背包12个、军号1支,连王营长平时穿在身上在夹门关街上抖威风的那件军大衣也扔掉了。

抗捐军占领夹门关不到两个小时,夹门关南北两岸街上就贴满了各种标语。当天下午,总司令孟光远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宣读了抗捐军“废除苛捐杂税”的宗旨。并当场公审团总吴华廷、恶霸吴连廷(吴年廷)、土豪杨五弟。同时,将总司令部司务长肖林章等人,从临济捉回来的一名县政府的提款委员,一齐押出会场枪毙。将四人处决以后,夹门关南北两岸街的群众纷纷要求参加抗捐军,队伍一下就发展壮大到600多人。

抗捐军连战连捷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成都、重庆、雅安等城市。成渝两地的报纸用头版头条刊登抗捐军的消息,说什么“邛匪孟光远,大战鼓儿山”,“邛名孟匪光远,正在赤化川市”,等等,足见发动当局已惶惶不可终日。

第五节


抗捐军占领夹门关后,不几天,敌军突然分几路围攻抗捐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抗捐军终因敌强我弱,被迫退到铁碑寺山上。

此时,省委派余宏文来加强抗捐军的领导,担任抗捐军总司令部的政治委员。在抗捐军的领导成员中,由于他的对敌斗争经验比较丰富,到夹门关与抗捐军部队接触后,便觉察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抗捐军虽然有600余人,但党组织领导的基本队伍只有200人左右,大部分力量党不能控制,加上防敌联友方面无准备,出问题在所难免。于是,抗捐军在铁碑寺内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孟光远、余宏文、王明安、王斌等人。会议认为:与其死守无益,莫如突围有望。决定分路突围,到洪雅、名山、蒲江等县交界的总岗山会师。

第二路抗捐军分几股突围。王斌武率队从夹门关上场口过河,向太和方向突围,然后经龙脑河、八步石上正天台。天台钟宝大队,则由北岸街后穿小道翻二龙山,硬冲敌人封锁,死伤7人,撤退到天台山东面的天车坡后,才甩掉敌军。

第一路抗捐军由孟光远率领向大埝沟撤退。一进大埝沟,敌人已在放生岗截断了去路,要硬冲敌人的封锁线,地形于抗捐军不利。于是第一路抗捐军便沿山包西撤,坠猪腰岩到上场口的麻柳树。这时,观音崖的通道又被敌人封锁了。情况危急,孟光远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队伍扑过白沫江和清江,向中峰、临济方向突围。在扑白沫江和清江的过程中,战士杨其六牺牲,分队长肖子良、战士郑光明负伤。在扑过白沫江后,三个大队又各向一方突围。

植尚荣率领的第一路抗捐军第三大队,扑过白沫江后,冲破敌人的封锁,向太和方向前进,当晚驻扎在太和场背后的陈维新家。第三天晚上得知太和的冯明礼已向敌军告密的消息后,便连夜到隔河的罗朋久家扎营。次日凌晨,当敌军四面包围陈维新家时,抗捐军已撤出罗家,经大埝埂上了茧子岗,居高临下等待敌军。在陈维新家扑空的敌军往夹门关方向撤退时,被抗捐军居高临下拦腰痛击,打得敌军四散溃逃。然后,第一路抗捐军第三大队,走龙脑河经八步石上正天台,晚上宿营白果树。次日凌晨,第一路抗捐军第三大队在走马坪召开分队长会议,决定为避免目标太大,分小队行动。晚上到天车坡集合,然后再绕道向总岗山前进。

孟光远率领的第一路抗捐军第一大队扑过白沫江后,沿清江朝朱场与中峰场之间的方向猛攻。肖禹高、李伯良、杨光前等担任前队,接连冲破敌人12道卡子,到朱场附近甩掉敌人后,连夜绕道至洪福寺扎营。当晚离洪福寺不远的廖场街上驻有伪军和团丁2、30人。孟光远决定:次日一早去缴伪军和团丁头脑的枪。谁知抗捐军到洪福寺扎营时,被地痞戴余心发现。戴余心跑到廖场街上,向伪军与团丁报告说:“抗捐军都拢洪福寺了,你们咋个还没有跑啊!”伪军和团丁得到消息,撒腿就跑。次日凌晨,抗捐军去时扑了个空。有几个战士,探知是戴余心告的密,一怒之下便将地痞戴余心枪决。

在夹门关突围后的第六天,李富康率领的第二大队在蒲江的何老鸹林与孟光远率领的第一大队回师。回师后的第三天,正准备早饭后集合开会,房东何公谋(御职团长)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说:“你们赶快吃完饭走,大塘铺那边几连人开过来了。”

于是,立即派出战士李裁缝(植碗厂工人)前去侦察,隔了两个小时左右,分队长肖禹山出去看侦察的人转来没有。刚出去就发现敌军已快接近抗捐军驻地,回来报告都来不及了。肖禹山急中生智,鸣枪告警。正在开会的同志立即撤出屋外,同敌人展开激战。在这次战斗中,第一路副司令徐焕堂为了掩护部队撤退,英勇独自殿后不幸负伤被俘。

“你是什么人?”敌人在拷问徐焕堂时问。

“孟光远!”徐焕堂朗声回答。

“孟光远在这里呀!”

“活捉孟光远了!”

敌人一听喊起来。

正在追击抗捐军的敌人,一听说活捉了孟光远,掉头便蜂涌围来。敌军屁股颠颠地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命令士兵用木梯将“孟光远”抬到蒲江领赏。“孟光远”终因伤势过重,还未抬到大塘铺就与世长辞了。

在大塘铺的路上,一个徐焕堂的邻居、孟光远的同姓姐姐孟兴兰,听说孟光远被敌人活捉,抬到大塘铺就死了,便匆匆前去看望。一看,才知不是孟光远,而是徐焕堂。敌人呢,仍将徐焕堂的尸体当作孟光远向蒲江县城抬去。

由于徐焕堂的英勇战斗和机智掩护,才使第一路抗捐军的第一、二大队,很快甩掉敌人,继续向总岗山方向前进。在快接近名山车岭镇时,抗捐军与名山驻军24军的两个连发生了遭遇战。抗捐军急中生智待敌人接近时,专门用抬炮、雨炮、明火枪对付,轰得敌人晕头转向,惊呼乱叫“躲不开呀!躲不开呀!”接着,抗捐军又用排枪射击,敌人被击退后,抗捐军才乘机转移。

第六节


1933年农历8月中旬,由孟光远率领的第一路抗捐军,攻下了名山的车岭镇。接着由王斌武率领的第二路抗捐军,也由芦山境内赶到了名山的车岭镇。回师的当天,总司令部在镇上召开群众大会,宣讲抗捐斗争的宗旨。晚上,总司令部驻在场外的水月寺内。抗捐军战士分别驻扎在镇上的文庙与武庙之内。

第二天凌晨,当地团总郑朝俊又命郑绍康、联保主任郑学古,勾结军驻名山新店子的军阀部队王守一(营长)部,前来车岭镇偷袭抗捐军。敌人还未到场上,就已受到抗捐军警戒部队的阻击。战斗非常激烈。先后打退敌人两次进攻,击毙伪排长一名。中午前后,抗捐军为了不惊扰群众,主动从舒湾、水月寺大桥等处撤过河去,倚山严阵以待,准备痛击王守一部和当地团防队。这时,敌人要进攻,又怕被抗捐军围歼;要撤退,又怕被抗捐军追击。在敌人进退两难之时,突然天下滂沱大雨,平地涨水一尺多,水月寺大桥亦被淹没。王守一部和当地团防队才趁机逃遁。

下午,雨停水消以后,抗捐军又在镇上召开群众大会,向群众反复讲明:抗捐军同穷人是一条心,马上就要在总岗山建立根据地,成立红军和苏维埃。苏维埃是穷苦百姓的政府,穷人只有拿起枪杆子同军阀政府、土豪劣绅进行斗争才有出路……同时,在会上宣布:废除捐税,停征田赋,不给乡绅交租,惩办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并立即将活捉的在车岭镇一带提款的向委员、团防队队长陈××押出车岭镇枪决。

1933年农历8月下旬,抗捐军主动撤出车岭镇开进马鬃岭。然后逐步转移到总岗山的竹叶寺、火烧庙、骑山庙至插旗山一带。抗捐军在总岗山一带一面休整,一面派人深入到周围群众中开展宣传组织工作。

抗捐军从车岭镇转移到总岗山这段时间,除当地群众积极要求参加抗捐军外,名山的郑载阳、李南廷,蒲江的徐锡山等绿林队伍,亦相继要求参加抗捐军。郑、李被吸收改编为抗捐军第三路。此时,红四方面军又派出军事干部人称王痣胡子(又名王治安、安旭之)的来总岗山,加强抗捐军军事方面的领导工作。在总岗山期间,抗捐军已发展到一千四五百人。

1933年农历9月,原在绿林中生活惯了的人,对革命纪律、艰苦生活和做群众工作感到别扭,再加上他们向总司令部提出攻打名山、蒲江等县城,以补充其给养的要求没有被批准,一些人有拉走队伍的迹象。根据这种情况,总司令和县委领导经过分析研究后,同意王斌武、魏尧光、郑载阳、徐锡山、李南轩等人离队各自拉出去活动的意见,并向他们表示:朋友好合好散,愿意留下的留下,愿意离去的离去。以后我们的情况好转,愿意回来的,欢迎回来。

抗捐军第三路的郑载阳、徐锡山等部,拉走以后,向彭、眉、丹、青一带“拦埂子”去了。

抗捐军第二路的王斌武、魏尧光、骆肇修等部,离开总岗山以后,虽然不受总司令部的约束,继续过着他们以前的劫富济贫的生活。但是,他们仍然打着“抗捐军第二司令部”的旗号,与国民党的官府、民团、豪绅作对。他们在1933年冬至1934年夏秋之间,先后严惩过芦山、天全、邛崃县境内的民团、豪绅与驻军。如:1933年初冬,将夹门关豪绅、绸缎商王廷宣活捉;将高兴豪绅高义斋处决;1933年12月,将隆兴场骆家坝团总骆开祥处决;1934年春分,夜袭夹门关驻军,打死24军连长、排长和士兵7人;之后,将中坝民团小头目杨清良处决;将古城坪团防分队长骆发黄枪毙;等等。

抗捐军第一路的植尚荣,带领队伍投靠国民党刘乃铸想捞个官做做,结果落得兵枪失散只身逃回平乐的下场。加上四川的二刘之战结束,国民党李家钰部敖杰生旅派遣几个连的兵力,纠合一些团防队向总岗山发起进攻。抗捐军不得不撤离总岗山,拉回邛崃地区,利用人地两熟的条件开展游击战争。

1934年8月19日(农历7月初10日),孟光远不幸因痢疾医治无效,病故于名山马鬃岭彭相成家。由党员彭相成、邓全三、邓洪舟等同志治丧,并安葬于邓坪大林岗的童子坡上。

孟光远离队以后,抗捐军的主要成员只有余宏文、王明安了。他们率领抗捐军的基本队伍绕道撤回名山的黑竹关、廖场,邛崃的夹门关、王店、道佐、平乐、下坝、马湖、桑园、西禅乡、邛崃西外的金龟山,大邑的王泗、灌口、义新场(敦义)、凤凰台一带,开展游击战争。这段时间,抗捐军与国民党军阀的斗争非常艰苦,最后只剩下20多位同志。

第七节


1933年农历冬月下旬,余宏文遵照上级指示,重新组织队伍继续开展斗争。1934年2月3日(腊月30日)晚上,抗捐军由于成功地实现了里应外合,没有费一枪一弹,就在邛崃敖杰生的铲共义勇团里缴获了40多条枪、300多发子弹、两口袋手榴弹和三麻袋大米,以及其他一些物资,回到老根据地王店一带。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组织工作后,1934年3、4月,抗捐军在邛崃的石头、临济,名山的廖场,蒲江的大塘、甘溪等地,先后成立了秘密的农会、赤色游击队、少先队、儿童团和妇女会等组织。

1934年7月,在邛大特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抗捐军在石头的张老房子召开群众大会。邛大特区党组织的全称为“中共邛大特区委员会”,下辖邛崃、蒲江、大邑和相邻的名山、丹棱、洪雅、崇庆等县的一些党组织。会议由抗捐军队长蒋福盛主持,抗捐军总司令部政治委员余宏文讲话。会上,推选出了“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领导:

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王甫成(篾匠,蒲江甘溪人)

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妇女委员:肖张氏(党员)

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文书:李荣成(党员)

在此群众大会上,抗捐军正式成立了“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的辖域为邛崃的石头、临济、道佐、三和(今银杏)、三角堰(今天台)、高何、火井、油榨、南宝、夹门关等镇乡,蒲江的甘溪、大塘各一部分,名山的廖场、中峰各一部分,幅员面积约40平方千米。参加成立大会的有几百人。会上,余宏文、蒋福盛、王甫成讲了话。会议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洋溢着群众的振臂高呼声。

邛大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在特区以外的赤区范围内,实行“不向地主交一粒租粮,不向国民党军阀政府交一文捐税”的政策;在特区内实行土地改革,带领群众中进行简单的划分(大地主、小地主、富农、中农、佃农和贫农)阶级和开展追缴契约债券(佃田契、当田契、当房契及借债契约),惩办豪绅地主的斗争活动。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纷纷要求参加抗捐军。

孟光远逝世后,人民怀念和崇敬他,写诗赞颂道:

(一)白沫崃山霜月赤

作者不详

五十年间似反掌,抗捐烈火射寒日。
将军裂眦变风云,白沫崃山霜月赤。

(二)吊孟光远墓

徐渭璜

绿满邛州春满痕,一生心事在夹门。
无限深思无处说,丹心一片吊忠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8-12 16:5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