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都听过一句俗语,叫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
但是就在昨天,四川省发布《关于在全省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一步推广使用普通话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在公务场合,必须使用普通话。
“哦豁!”可能好多地方基层公务员听到这个通知,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要强制使用普通话,简直太打脑壳了。
实际上,现在的年轻人只要接受过基本教育的大多数说普通话都没啥问题,只是可能会有口音而已,就是传说中的“椒盐普通话”,也就是“川普”。当然你要让老一辈四川人说普通话,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比如说我爷爷婆婆那一辈人,他们压根儿就不会讲普通话。我妈老汉儿在广东打工多年,说的就是夹杂着广东口音的“川普”。
很不巧,现在四川公务员可能大部分应该都只会讲“川普”,要让他们立即准确使用普通话,很难。而且,可能多数四川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同样一种意思的表达,用四川话可以快速准确说出,并且气势十足,但是用普通话就有点扭扭捏捏的样子,半天都不能完整准确表达意思,甚至有不敢讲普通的想法。于是在为老百姓服务时候,公务员说四川话可能比说普通话还来得实际一些。所以,从使用普通话的标准度、频次、效率以及胆量这些方面考虑,公务人员可能需要一个学习训练过程。
还好,政府会安排专项经费对公务人员普通话应用能力进行提升培训和合格测试。如果所有公务人员能达到《通知》要求的最低普通话三甲水平,那么至少在业务开展的时候能让人听得懂,交流基本没有障碍。这时候只需要大量的实践应用,让大家大胆开口说普通话,那么就完全能实现《通知》的要求。
但是也别忘了,有极少部分的四川人他是完全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太懂普通话的。如果他们找政府办事,一味的强行要求公务员说普通话,可能产生沟通障碍,无法交流,那么就需要公务员们自己灵活变通处理,四川话一样可以办事嘛。说到底,语言只是人际沟通交流的工具,是为人服务的,不能被它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