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剑: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宣传策划部主任、国家二级演员
来自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熊剑从事川剧工作已经近40年了,由于父母都是川剧演员,生在剧团、长在剧团的熊剑从小便耳濡目染,对川剧有着难以分割的感情,“在还不识字的时候就已经能认出川剧两个字了。”他更是见证了川剧上世纪70年代时人气爆棚的辉煌期,“在我的印象中,1976、1977年的川剧是非常火爆的,当时只要有新戏和名角出场,可以说是门票一抢而空。”
“能够从事川剧便是我最大的幸福”
熊剑认为,演戏除了演给观众看以外,还能演给自己。“当我努力争取一个角色的时候,或者当我把一个角色演舒服、演过瘾的时候,都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对熊剑来说,当真正付出的东西得到了回报,在那一瞬间所带来的幸福感是莫大的。
同时,能够从事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对熊剑来说也是一种幸福。“人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干一件最想干的事。对我来说,川剧滋养了我,我父母靠着从事川剧的工作把我养大,我也因为从事川剧遇见了我的妻子,而现在,我儿子也从事着戏剧行业。”
“川剧对我来说是全部”
现在,熊剑除了一边从事着演员的工作,还做着排戏、导戏,以及川剧的传播、传承工作。“能够去到中小学、大学给学生们上课、拍戏,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并了解川剧的魅力,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熊剑表示,从进入川剧这一领域以来,这几十年来都始终坚持从事着川剧行业的工作。“我相信我这一辈子是离不开川剧的,可能也不会再选择其他的职业。”
川剧对熊剑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笑着说道:“我不敢说是生命,但川剧对我来说就是全部。我现在做的一切事情都离不开川剧,可以说我还在吃着川剧这碗饭。”
“从事川剧工作的这几十年来,我作为亲历者,见证了川剧的辉煌、低谷和复苏。”熊剑坚信,未来川剧会变得更好。
谈及对2035年的幸福寄语,熊剑希望未来川剧的传播工作能越做越好,“不管是成都人还是四川人,都应该来了解川剧这类传统文化,也希望以后川剧能够做好传承工作,同时加大传播力度,让大家都能够看到、了解到、体验到川剧,如果他们能够享受到川剧,那对我们从业者来说是莫大的荣光。”
由成都日报、成都博物馆共同发起的“我为幸福代言”活动持续引发关注,其中“成都口述幸福简史”版块,已有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讲述者,以口述的形式,讲述具有年代感和历史感的幸福故事,并留下了他们对于2035年的心愿和愿望。这些珍贵的视频资料将由成都日报、成都博物馆共同收集整理和制作,并在成博的馆内大屏进行播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段祯 实习记者 卢星宇 视频 实习记者 卢星宇 供图 受访者 编辑 李旻 校对 王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