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习研究之余,刘拓热爱文物古迹和与之相关的旅行,迄今为止已前往伊拉克、阿富汗等30多个国家和全国将近700个县,到访200余处世界遗产和150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拓的考古文集《阿富汗访古行记》今年6月刚刚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澎湃新闻记者从兰州文理学院旅游学院方面获悉,刘拓已于今年9月离职。
马尔康市政府官网今年8月曾发布《马尔康市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迁移异地保护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受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建设项目影响,马尔康市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需迁移异地保护,近日,经多方努力,壁画迁移异地保护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
上述批复介绍: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位于马尔康市白湾乡大石凼村甲扎尔甲山南麓山腰处,洞窟为一天然岩石洞穴,洞内残存佛塔一座,东西二壁及佛塔四周均绘有大量的佛教壁画,是研究明清时期川西北高原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和藏传佛教历史的重要文物实物资料,2013年3月5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夏天,刘拓曾在伊拉克寻访古迹时被扣押,所幸后来平安归来。他的老师曾说:“他去那边是觉得战争让文明古迹都在消失,如果不看,有生之年这些东西就没了。”经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努力,刘拓被当地警方扣押14天后平安获释,此事曾引起国内公众高度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