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设立了省域副中心城市:河南省确定了洛阳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南省确定了岳阳和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贵州省确定了遵义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确定了赣州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安徽省确定芜湖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确定榆林市为省域副中心。
早在2018年6月底,四川就首次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由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城“竞争上岗”。并说只要谁经济率先达到3000亿元,4000亿元,就为戴上副中心的桂冠,但是为何2022即将到来,四川经济副中心很少提及了?
四川省特点就是区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经济体量大。中心城市的波及效应会随着距离衰减。四川有如此广阔的地理空间,一个中心城市无论选点在何处都不可能有效波及到全省,四川只有成都一个中心城市,很难带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2020年为例,成都市的GDP超过1.77万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约为36.4%。而名次紧随其后的绵阳、宜宾、德阳分别只有3010亿元、2802亿元、2404亿元,最高的绵阳市约为成都的17%。成都和省域内的二级城市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断层。
我认为应该将川北的绵阳市、川南的宜宾市确定为四川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理由如下:
绵阳、宜宾、从区位分布来看,这2个城市分布在川北、川南,绵阳能够吸纳甘肃和陕西部分地区,宜宾能够吸纳贵州和云南部分地区,事实也证明确实绵阳宜宾吸引不少外来人口,另外绵阳有科技和电子信息产业,宜宾有白酒产业和新型产业,两地经济人口也排名四川前列,择此两点设置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比较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