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解决老百姓遭遇司法不公的“烦心事”?
原创 洪柏祥 民间包公 前天
——追踪老百姓感受公平正义难、获得再审申请支持难和获得检察监督难等问题
来自中国裁判文书网和网友反映的数据、以及笔者小包的亲身体验,我国民事、刑事等领域的案件,当事人遭遇司法不公后,要想通过法院的再审监督程序和检察院监督程序获得公正非常艰难。有省高院的法官面露难色地向本小包透露“民事案件方面,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能够获得法院支持的机率只有5%。”根据本小包的切身体验、以及网络上的裁判文书数据,民事案件向检察院申请监督能够获得支持的机率估计只有2%(因为我向湖南省和北京市的检察院申请法律监督的4个民事案件,都是不支持监督)。刑事案件方面,估计机率只有1%(因为我代理的刑事案件的申诉,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都是不支持重新审判。)
司法机关的裁判文书或者检察文书是否存在不公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对党和国家司法机关的信任。
老百姓遭遇哪些司法不公的烦心事?如何解决?司法人员应当如何做到司法公正?
司法不公中,绝大多数的表现为枉法裁判。枉法裁判和枉法检察不仅频频出现在人民法院,也出现在人民检察院。一些贪赃枉法的法官为了榨取被告和原告的利益,就不顾事实和法律,任意裁判。你不服的话,他/她就抛出一句“我告诉你一个救济途径,你不服可以上诉到上一级法院啊”。好像他/她不是一个贪赃枉法的法官,而是一个正义的化身一样。不少负责再审的法官和负责监督的检察官为了贪图安逸享乐,对于群众在再审申请书或者检察监督申请书对于一审、二审裁判文书提出的质疑,根本不予回应,直接照抄二审裁判文书中的内容,随意就驳回群众的再审申请书或者检察监督申请。在这些法官和检察官的心中,只有他们/她们贪图安逸享乐的利益和庇护二审法官的同僚利益,毫无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和维护公平正义之心。嘴上经常喊“要敬畏法律,要维护公平正义”,行动上却专干损害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事。十足一个司法“两面人”。这种司法“两面人”就是老百姓最痛恨的人。司法“两面人”干的事就是老百姓最烦心的事。
如何解决老百姓最烦心的事?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监察机关首先要建立一个公开受理群众针对法官和检察官等政法人员的投诉举报平台,对每一个当事人对于法官或者检察官提出的投诉、举报都进行公开(就是要让任何一个网民都能看到某某法官、检察官被投诉举报了),然后对被投诉举报的法官或者检察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开于众,只有这样,才能对法官和检察官形成一种监督的压力。如果只能让受理平台和投诉举报人看到的话,就对被投诉举报的法官和检察官没有任何压力。调查后,投诉、举报属实的,给予查处。投诉、举报不属实的,为被投诉、举报的法官或者检察官正名。这就是党一贯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优良作风。法官和检察官是党员干部,是特殊群体,本来就应当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具备比其他公职人员更多的心里承受能力和考验。如果被群众“冤枉”了一次,就觉得受了委屈,抱怨工作难做,那还能算是共产党员吗?如果怕群众这样监督的话,说明这种人是混进党内的投机分子,这种人是无法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的。那么,干脆责令辞职回去卖红薯。
司法人员应当如何做到司法公正?其实也不难。每一个法官和检察官在入职时,都面对国徽宣誓过“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兑现这样的誓词并不难,只要严格按照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判、监督,就兑现了宣誓词。可现实中,却有不少法官和检察官或听从领导的指示、或接受对方当事人的金钱贿赂和女律师的xing贿赂,或故意违背事实、或恶意曲解法律甚至是自造“法律”进行裁判,作出了有悖宣誓词的枉法裁判和检察监督文书。所以,难的不是案件和法律,而是法官和检察官真正有一颗公平正义的心。当然,还缺少对法官和检察官有震慑力的群众监督措施。
小包一直坚信:大多数法官和检察官是能够坚守宣誓词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群众仍然坚信法律能够给予公正而走进法院和检察院寻求公平正义。我们谁都不愿意看到有第二个欧某中。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因此,切实解决我们人民群众遭遇司法不公“烦心事”的愿望也期待党中央有更严格的政法队伍整顿措施来实现。
图片
作者
洪柏祥
谢谢你的关心和支持。
喜欢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