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史观:讨论“人之两重性”的产生及其相互博弈
问:您怎么看待人性中恶的部分?
何怀宏:从整个人类来说,人类的善稍稍超过人类的恶,但性善论不是让我们陶醉的,只是让我们有信心。
…… …… ……
评论:
何怀宏1954生,北大哲学系博导,多翻译伦理学著作,《良心论》书评对传统哲学有突破。
从上面回答看,世界伦理学,还处于孟子“性善”论水平,还是先验的猜测的认识。
然而,用劳动生存方式和动物生存方式,来做历史的客观的分析,就会产生全新的认知和说明。由此,可以判定,《人之两重性初探》研究的定位,两种生存方式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关于人性问题的分析:
那么,按照《人之两重性初探》的基本观点,怎样回答同一问题呢?
其一,问题提出“人性中恶的部分”,是不符合中国人的普遍理念的,比如俗话指斥某种血腥残暴行径“没有人性”,称赞某种人道和博爱行为则用“人性的光辉”。
所以,人性在中文语汇中是一个褒义词,因而不能说还有“人性中恶的部分”。也就是说,人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饮食男女)以健康不损人为限,社会属性决定于生存方式的选择。
从类人猿开始原始劳动的合作,到逐步分工逐渐细密形成互助友爱团结的劳动生产方式产生了人类特有的本质属性即“人性(真善美),人类终于从动物中分离出来,进化成为摆脱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人类”,伴随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先后产生了维护社会秩序(弘扬真善美)的行为规范:社会道德和法治;
然而与此同时,在道德和法治失控的空间,人的自然属性(动物性)恶性膨胀而不能满足时,会采取”动物生存方式(残杀掠夺寄生)损害他人和社会行为即产生假恶丑,人们把这种违背道德和法治的严重错误行为,指斥为“没有人性”,对罪恶巨大的骂作是“衣冠禽兽”。
所以,人之两重性,主要是指劳动生存方式产生的美丽的人性,动物生存方式产生的丑恶的动物性(兽性)。因此,不能说“人性中恶的部分”,只能说人的社会属性,由于特定环境选择生存方式的不同,会出现相互对立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由于生存方式的反复进行,加之家庭和社会的教化和影响,生存习惯和理念的稳定性就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的形成又往往加固了生存方式的稳定性。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中国古代孟子所说“人性本善”,荀子所谓“人性本恶”,都是主观的猜想是没有客观的依据,人生而是一个不能独立生存的动物,当然就不存在善恶。善恶只能是人类社会,不同生存方式的产物,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属性。
所以,依据猜测判断“人类的善稍稍超过人类的恶”,就无从谈起了,更不要说还有什么“陶醉”和“信心”了。
…… …… ……
新乡医学院报(2003)报道:
学校是爱心之花盛开的地方
http://bbs.hsw.cn/m/read-htm-tid-19547180-fpage-1991.html
劳动生存方式(互助合作友爱),具有协作性(种内种间),团结共存,产生真善美的人性,人性的出发点是“爱”。
动物生存方式(残杀掠夺寄生),具有排他性(种内种间),弱肉强食,产生假恶丑的兽性,兽性的出发点是“恨”。
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格言,蕴含着“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大爱。
…… …… ……
人类精神文明需要将日益超越有限物质追求:
饮食男女是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动物属性俗称兽性。饮食以健康为目的,品尝味觉也只是附属物质刺激,主次不可以颠倒。同样,男女以延续后代为目的,情感触觉也只是附属物质刺激,主次不可以颠倒。
人类社会群体劳动生产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学习和探索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这是人类不同于动物的生存方式,这个过程的互助合作产生了真善美的人性及其文明。
人类的真正的价值,就在于学习探索宇宙万物的客观规律,服务于推进和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把人类的现实和长远利益理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全体成员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幸福生活。
毫无疑义,人类积极自主学习和探索客观规律,参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需要,其中互助合作和“自理自立自治”活动丰富多彩,因而包含无比高尚的情感和兴趣,必然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文明需要。所以,卡尔.马克思曾经憧憬人类最美好的境界: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