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文节日的由来:
端午节,“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天中的说法当然源于夏至。我们说过,节气时间也可以放在一天的时间周期里,夏至正好是一天的正午十二点钟。正者,端也,正午就是端午的意思。
为什么要过端午?
历书中,有一种干支的说法儿,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跟重阳节有相似性,端阳节也有到户外活动,甚至登高望远、避恶禳灾的功能。端阳有阳气盛极的现象,夏天阳极,蛇虫、蚊蝇繁盛,蝎子、蛇、蜈蚣、蟾蜍、壁虎等五毒尽出,容易流行瘟疫,毒气发作。
民间有五月是凶险的说法:
老北京的俗话就是,善正月,恶五月。汉代人应劭的《风俗通义》中说过,“五月盖房,令人头秃。”“五月生子不祥。”应劭还说当时人有一句俗话,“五月到官,至免不迁。”意思是五月上任的官员,直到被免掉也不会得到升迁。
五月如此,那么其中的端午日更不吉利了。“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汉代有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解释:“实说,世俗讳之,亦有缘也。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传相仿效,莫谓不然。有空讳之言,无实凶之效,世俗惑之误非之甚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据实说来,世俗中忌讳的事,也是有所根据的。因为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五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孩子在这种月份出生,精气旺盛热烈,压过了父母,父母经受不起,将会受到他的伤害。这种传说流传开来,没有人否定。只有空洞的忌讳说法,没有实际凶祸的证明,世人迷信它,误会得太厉害了。
《风俗通义》记裁五月初五的风俗时诜,“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避兵缯一名‘五色缕名“朱索’,避兵及鬼,命人不病瘟”。这种五彩丝线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做“游光”:“题曰‘游光’。游光,厉鬼也。知其名者无瘟疫。五彩,避五兵也”。《续汉书·礼仪志》还记载当时人们以这种五彩丝缯装饰门户以避鬼祛邪:“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既然端午如此凶险,人们因此过节需要一系列仪式,需要“仲夏登高,顺阳在上”,还需要“祛病防疫”,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人们认为经过菖、艾的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过端午除了挂艾,还要在房门上挂镜子,喝雄黄酒,要在脸上手脚上擦雄黄,在额头上用雄黄酒画一王字,说是蛇就不敢惹,邪气也不会来了。相关资料,“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而雄黄是一种有毒的矿物质,以毒攻毒,据说可以避毒虫危害。从节气时间来看端午习俗,可知先民应对生活的智慧。阳极而盛导致人们身体的血热,内外热感,带来了人们泛称为热毒的现象。夏天中暑、浑身乏力,或发烧发烫类的身体表现,我们又称为流火、丹毒。这个时候,人们本能地需要亲近水,戏水以达到水火既济的状态。所以,赛龙舟的习俗有非常深刻的道理,人们以在河水里集体竞赛的形式对抗夏天的高温天气,激起身体生理上的活力。
端午虽致热血,大部分人却热血耗尽转向漠然昏睡。端午源于夏至,属于芒种节气。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民间说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夏日昼长夜短,夏夜燥热难耐,影响了睡眠质量,高温又使人体皮肤血管受热扩张,大量血液流入,这些都可使机体的消耗增大,出现疲乏的感觉产生睡意,所以夏天容易打盹。据说,屈原看到了周围人都在打盹装醉装睡,“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他愤愤然写下了千古名句,“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华严经…
盛 暑 炎 毒,
当 愿 众 生,
舍 离 众 恼,
一 切 皆 尽。
暑 退 凉 初,
当 愿 众 生,
证 无 上 法,
究 竟 清 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