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疫情在全国不少地区再次抬头,把这波疫情压下去,防止它扩散失控,成为出现疫情地区的紧迫事项。但越是这个时候,相关地区治理团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越是面临考验。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在是各地开展无形竞赛的时候:比谁能够最快发现疫情,以最小代价及时将它扑灭;比谁能够避免群众反感的一刀切大范围静态管理乃至封城,用精准防疫保护经济社会秩序;还要比谁能做到长时间不因防控措施违反法律和常识常理招致群众激烈反对,酿成突出的互联网舆论事件。
要看到,疫情暴发已经两年半多了,经济受到影响,公众的防疫耐心也受到了很大消耗,目前的社会心理逐渐变得脆弱。此时各地遇新发疫情,一定要沉着冷静,我们的防疫经验已经非常多了,政府和老百姓在阻止疫情扩散这件事上的利益高度一致,要把这种一致性充分释放出来,切不可把当地政府与老百姓搞对立起来,政府推行的防控措施一定要得到属地百姓的基本理解和支持。如果要推极限措施,比如大规模静态管理,需要向公众解释清楚它们的必要性,而且时间要尽可能短。
有的地方尚未出现疫情,因为夹在两个已出现疫情地区中间,就进行三天的“全域静态演练”。有的城市减少公交班次,但乘客却没有相应减少,变得十分拥挤,反而增加了感染风险。各种不满的曝光不断登录到互联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