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酱油涉食品添加剂“双标”风波在网络平台持续发酵。
9月30日,某味业发布声明,称该公司产品所含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标和法律。但并没有平息争议,又有网友爆料称国内售卖的某酱油含食品添加剂,而国外售卖的该酱油零添加,其产品生产是“双标”。
10月5日,某味业再次发布声明称,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企业按照各国标准,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自己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
然而,某味业连发两份声明也未能息灭舆情。今天,中国调味品协会又发出了一份《关于净化市场环境,引导调味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声明》。
该声明称因各国的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同一类产品的标准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要求经过权威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
“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这是什么话?我们常说的低标和高标指什么?确实“有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可是生产调味品除了饮食和消费习惯不同就没有其他的不同吗?国标、欧标、美标不同,难道全是饮食和消费习惯的不同吗?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要求全部经过权威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你能说添加剂对人有益无害吗?而且,安全也有标准,保证不死人也是一种安全标准;保证不致病也是一种安全标准;对人什么都没有任何影响反而有益处,这也是一种安全标准,能一样吗?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该《声明》在结尾称:“在举国上下欢度国庆佳节、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此次事件的发生,对中国调味品的生产和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我们对此深表遗憾,并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看到这样的话,没有闻到酱油的香味,反而闻到一种“恐吓”的味道!
中国老百姓这些年没有不支持民族味业,因为他们的产品符合中国标准。但中国调味品协会发这个声明就有点“无厘头”了,你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请问谁造谣了?
大家说“双标”,中国调味品协会说“造谣”!毕竟内外食品安全标准不一样,人家只是表述了一个基本事实,没有造谣啊!不就是酱油吗?为啥非要把酱油与欢度国庆佳节、喜迎大会召开扯在一起?
我们在技术等方面与国际确有一些距离,有些“双标”这不奇怪,也能理解,我们认!中国调味品协会要“净化市场环境,引导调味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声明”也没错。可是,怎么能把反映“双标”当成“污染”而“净化之”?而且,“引导调味品企业高质量发展”绝不是否认“双标”,回避问题,为问题“保驾护航”!
酱油的事不是小事,中国调味品协会不能“打酱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