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政府工作报告】数读不平凡的四川五年: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
1月11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锦江大礼堂隆重开幕。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过去五年,四川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万亿元台阶,超过5.6万亿元,稳居全国第6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6.5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2%。
区域发展更趋协调。成都跻身全国超大城市之列,成为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7个区域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全部超过2000亿元。13个区入围全国百强区,4个县级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7个百分点左右。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预计分别增长7.1%、8.8%,达到4.33万元、1.86万元左右。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500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080万人、656万人。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乡村振兴重点帮扶50个县、3060个村
“举全省之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如期打赢脱贫攻坚四川战役,圆满实现全面小康千年梦想。”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历史性终结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在全国年度考核中获得五连“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川做了哪些工作?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四川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突出抓好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0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新建成高标准农田1366万亩。创建国家级园区15个、省星级园区107个。“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3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四川三级医院数量五年翻一番,居全国第1位
过去五年,四川民生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每年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解决一批民生难题,
2022年30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整体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提高13个百分点。职业院校每年培养输送30万名左右技术技能人才。高校增加25所、增量居全国第1位。
三级医院数量五年翻一番,居全国第1位。纳入集采的药品和耗材价格平均降幅50%、80%以上。
此外,
四川完成棚户区改造65.9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65万个,去年加装住宅电梯5800部。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开工建设国道351夹金山隧道,改造提升自贡江姐故居、宜宾赵一曼纪念馆和绵阳“两弹城”,在资阳建成公园城市里的川音美术学院。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全国首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抓住机遇办成一批奠基未来的大事,全省经济版图发生格局性变化。”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联合打造了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160个共建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推出311项“川渝通办”事项。
四川综合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过去五年,四川综合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实施“科创10条”,创新能力从全国第11位升至第9位。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挂牌设立,国家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居全国第3位。
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47个、达到195个。歼20、华龙一号等国之重器在川问世。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万家、增长近3倍。继“三线建设”之后,四川再次抓住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大机遇,显著增强了为国铸剑的硬核实力。
四川五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万亿元 是前两个五年总和
过去五年,四川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提升。从蜀道难到蜀道畅,四川完成了哪些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答案:
四川五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万亿元,相当于前两个五年总和。进出川大通道增至41条。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成都成为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城市。西成、成贵客专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成达万、成渝中线、成自宜等高铁,更快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增长极。
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377家 外国在川领事机构达23个
过去五年,四川内陆腹地加快向开放高地转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欧班列(成渝)五年平均开行数量占全国33%,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开行1482列。新成昆铁路全线建成,开通运行中老班列,更好拓展东南亚大市场。
综合保税区从1个增至6个,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加46家,达到377家。外国在川领事机构增加8个、达到23个。
稳住全省经济大盘 走出一条快速回升的坚强曲线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本届政府五年中经受考验最多、挑战最大的一年。
面对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严峻形势,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实施“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全省经济运行走出一条震荡下行到快速回升的坚强曲线。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四川用超常举措稳住经济大盘。打出稳增长30条、投资7条、工业14条、消费6条、自然资源10条和13条、财税10条等政策“组合拳”。提前实施部分“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700个省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37%。出台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8条措施,推广工业企业“防疫泡泡”生产模式,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引进落地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通过发行消费券、减免车购税等刺激当期消费,组织开展稳外贸攻坚战,“商务包机”组团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全力保障外贸企业生产经营。
多措并举稳市场主体。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超过1700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1059亿元,惠及企业8万多户。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149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9454亿元、同比增长25%;累计延期还款1009亿元,延期率34%。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减免房屋租金40亿元,惠及1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20万户,升规入统企业超过5000户。
想方设法稳就业稳物价。出台“稳就业15条”“青年就业创业13条”等政策措施。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性岗位22万个,其中设立3万个公共卫生特别服务岗。2600多万农民工就业总体稳定。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化危为机补短板增优势。面对有记录以来最高气温、最少来水、最大用电负荷的极端情况,首次启动能源保供一级应急响应,保住大电网安全和基本民生用电。针对暴露出的短板,树牢极限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备份考虑,重新编制电源电网规划,谋划了超过7600亿元的电源电网项目,加快构建全省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早实施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建设世界最大的雅砻江两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柯拉光伏电站,抓紧推进全国最大的攀枝花“水资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等项目。发行新增政府专项债券2270亿元,带动2191个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到国家审核通过中长期贷款项目589个、贷款贴息项目252个,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精准对接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投向,争取到333个基金项目,投放金额居全国前列,并已全部开工。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通过艰苦努力,稳住了全省经济大盘,经济运行总体与全国一致。
再上3个万亿元台阶 到2027年四川经济总量超8万亿元
今后五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五年。
今后五年四川的发展主要目标是什么?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超过8万亿元、再上3个万亿元台阶,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工业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幅高于全国;粮食产量提高到730亿斤以上。
2023年四川GDP预期增长6%左右 确保总量突破6万亿元
报告指出,2023年四川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确保总量突破6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8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稳定在715亿斤以上。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
实现今年预期目标,有许多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挑战和困难也不小,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一是对接用好宏观经济政策。以政策的强度和工作的力度稳预期、强信心。二是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三是坚持依靠和做强实体经济。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四是以更大力度改革激发活力。营造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营商环境。五是积极稳妥防风险。守住安全底线、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2023年 成渝地区将协同推进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
2023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跃升。突出双核联动、双圈互动,协同推进2023年度248个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启动实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一中心一方案”支持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支持重要节点城市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提升内需拉动作用 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要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大力促进消费复元活血。调整制约消费过时政策,合理增加消费信贷,
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支持成都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释放新型城镇化投资潜力。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200个、棚户区6.7万套,加装住宅电梯4500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四川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提高种粮大户补贴标准,健全粮油生产大县奖励政策,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9500万亩以上。稳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加快生猪生产现代化,确保生猪出栏稳定在6000万头以上。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25万亩。
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新认定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省。
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常态化监测和及时帮扶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更大力度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把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例提高到60%以上。强化就业帮扶,确保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省内对口帮扶、“万企兴万村”等作用。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
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推进乡村水务百县建设行动,赓续农耕文明,保护田园风光,留住乡愁记忆。
四川:要强化现代化建设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四川要强化现代化建设教育、科技和人才支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支持市县建设200所公办幼儿园。用3年时间全面消除中小学“大班额”和“超大班额”。持续推进校外培训治理,规范教材、教辅及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建设。做好高校“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工作。
加快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落实国家实验室专项支持政策,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四川,推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等大科学装置开工,布局建设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建设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持续开展大院大所“聚源兴川”行动。
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引进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更多卓越工程师、天府工匠。
“支持他们尽快缓过劲” 让再创业者东山再起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将实施新一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支持国有资本参与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国有企业依托主业做大实体经济,支持省属国企参与战略资源开发,加快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出台更有含金量的政策和举措,全面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整体改观。对标先进地区,找准和下决心解决四川在营商环境上的突出短板。全面清理和废止阻碍参与公平竞争的政策规定,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涉企收费专项整治。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自主经营权和企业家权益,严禁违规动用执法力量干预经济纠纷,严禁滥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避免民营企业因小案件陷入大困境。“新官要理旧账”,政府带头恪守契约精神。
过去三年,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疫情冲击损失大,要支持他们尽快缓过劲,让再创业者有东山再起的发展机会。
增进民生福祉 扎实办好年度30件民生实事
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按照“对标全国水平、符合四川实际、分项逐步提标、加快提升排位”的思路,用好有限财力补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城乡低保水平等基本民生在全国排位提升。
扎实办好年度30件民生实事。
启动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稳定农民工就业,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深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大力度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托育服务。
加快省文化艺术中心、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支持三苏祠建设国家一级博物馆。持续开展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精心筹办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你对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建议和期盼?欢迎跟帖留言!
点击加群 回复“民生”
加入“国计民生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