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91|评论: 1

这届网友不好骗了?看“三代税务人”翻车事件,也谈官媒正面宣传引发负面效果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7-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坝坝茶·舆情
===

         这届网友不好骗了?看“三代税务人”翻车事件,也谈官媒正面宣传引发负面效果


                               谢歌说事


        前段时间和某单位领导探讨网络舆情,他对我说了一句很让人感觉哭笑不得的“鬼话”:新媒体时代条件下,就连正能量宣传工作也得多长点心眼,稍不注意就引发负面舆论,唉,这届网友不好骗了。

       我说,你这话听上去还真是一句一本正经的“鬼话”,不是这届网友不好骗,而是下一届网友都可能不好骗了。过去我就警告过的,就算是每天喝正能量鸡汤的韭菜们也都有觉醒的那一天,他们一定不会是被劝醒的,而是自己痛醒。以后的工作会更难做,可是很多人居然把我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这不,你看,中国税务报的这篇“三代税务人”的新闻不就翻车了吗?
640
        
      这本是一个正能量宣传稿,意在体现“三代税务人”的艰苦奋斗,可是网友们看了不买账,于是评论区翻车,三代税务人登上了热搜,有关方面搞慌了神,来了个紧急删文,至今也还没有平息舆论,这个现象级笑话被网友广为吐槽。
640

       这篇新闻的毛病在哪里呢?在于很容易使人联想。你想想,如今有多少底层百姓的孩子,千辛万苦读大学出来,找不到工作?你倒好,居然自己夸自己三代人都在机关,都是旱涝保收的好工作,咱俩换个位置如何,我家孩子从小就不怕吃苦,更愿意“传承忠诚与担当”,要得不?

       到底是血脉不同还是咋滴,三代人都进了税务机关去为人民服务?我不敢说三代税务人都是靠亲属关系进到了税务机关,但至少相比普通老百姓的子女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捷径的,你敢不承认?所以这条新闻翻车上热搜是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不上热搜才不正常,你能怪这届网友们学聪明了么?

       君不见,这些年,三代烟草人、三代税务人,三代电力人,父成子业的事例屡见不鲜,阶层固化,贫富差距过大,已经让底层心里不舒服了,你却还反复唱高调,频频进行各种表扬,宣传他们尽职尽责,还那啥“苦难坚守”,能不招人恨么?
640
640

       近日,一则新闻在网上广泛传播,据媒体报道,北漂骑手钱灏为了儿子奋斗20年,结果父子俩如今成了同行。新闻一出,也引起网友热议,本科毕业当闪送的钱坤(钱灏儿子)被描述成了一个毕业找不到工作,只能跟父亲送外卖的年轻人。
640

        一毕业就失业了。有请“三代税务人”们看过来,想想人家是啥感受?

       宣传励志故事好不好,当然好,但不要用力过猛,不然会适得其反,正面宣传也可能引发负面效果。天天给人家灌鸡汤,就算不把人给灌死,也必定弄成慢性胃溃疡不可。到今天,有关部门都还在搞那啥三代税务人的宣传,显然不符合现在的网络氛围,所以中国税务报新闻翻车,一点也不冤,像这样的新闻若不翻车,宣传部的同志们,以后都还不会长记性。

       作家王朔说:“你要小心这世上的有些人,他们都憋着劲教你学好,然后好由着他们使坏”。人家的终点或许才是你的起点,当你抱怨菜不和胃口的时候,别人还缺一块面包。中国税务报的这条所谓正能量新闻不仅给了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同时也打了某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啪啪啪,好响好响!

       有人评论说,三代税务人照片,撕开了阶层的遮羞布,是对底层人最无情的痛击。我看这话说的很对。看人家环球老胡的觉悟,退休后也仍然一直在忧国忧民,他就经常告诫干部朋友们,千万记住,要保持低调、保持低调,可就是没人听出他话里的那些暗示和含义来,辜负了老胡的一片苦心。
640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你努力就能够过上好日子的,三代税务人引发的负面是,一定会让韭菜们认真去思考,底层人跨越阶层的希望在哪里?
     
      依我看,这届韭菜的确是不太好糊弄了。

       前面还有个事儿也是如此。2016年11月16日,贵州一青年民警为了参加公安特警大比武,放弃了与新娘的结婚拜堂礼。媒体报道时,配发了新娘在家人的祝福中一个人拜堂成亲的照片。有公安机关微博转发了这篇新闻报道,有好心人私信建议删除,提出,这对小夫妻的赤诚令人感动,但公安机关不适合作为正面典型加以宣传。如果一定要参加比武,能否推迟婚礼,在和平时期出现新娘独自拜堂的画面效果,总让人感觉不那么自然。此后,该消息迅即就引发网民热议、导致负面舆情。
640

      谢歌除了“说事”,也时不时地给一些单位讲过网络舆情课,经常告诉大家,在处理危机公关和应对舆情及正面舆论引导上,要特别注意、对外发布信息要严谨,可是也没得几个人听的进去,把老谢的话都当成了耳边风。要高度重视防止正面宣传引发负面舆情,表扬和鼓励一些事情,用意是好的,但如果用力过猛,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比如新婚之夜抄党章;丢下病危的父亲不管;身孕8个月仍然上街执勤,体现的那些看似正能实则毫无人性的所谓正面宣传。

      点评一下:

       其实,官方在处理网络舆论中最大的危机,还是观念和手段危机。发布出去的文字是给社会大众看的,而不是给领导看的,舆情应对没有跟上舆论和民意,必然闹笑话。如果政府部门不会说话和在应对中言之无文必然带来“行而不远”的结果。很多政府部门主推主打的文章,其实网络阅读量是相当低的。为什么好的文章没人读,推出的“好事”也不一定出名,但“坏事”却总是会传上一千里?更严重的是,面对突发事件,政府一旦言语有失,常会导致不可预知的后果,从而衍生舆情的次生灾害。这就提醒我们,在媒介执政的时代,政府需要“会说话”和讲究说话的策略。

       算了,本文还是选择点到为止,得知进退,要不然,也成了个老胡,逗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06:1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