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有两个地方允许放烟花,一场在成都,一场在宜宾。
在还没有正式放的时候,不管是成都还是宜宾“试放”的烟花都引得大家趋之若鹜,更不用说正式燃放的时候。成都的舞台大一点,近一点,之前各个平台大家都见识了人们的热情。有资格的进场拍,有条件的上山拍,没资格没条件的挤到场馆外也看也拍。
这还只是之前成都试放烟花引起的围观场面
前几天刚公布消息中秋晚会选址宜宾,短时试放烟花的通知出来,哪怕当晚天气不算好也是人挤人,引得指挥部只好对市民善意劝离。
宜宾人民对烟花的热情比起成都人民不遑多让
说实话,不是成都和宜宾的市民没见识,对烟花的热情可能全川人民全国人民都是这样。只是成都和宜宾都有幸先后举办盛会,对于其他市州的人来说,真的是眼巴巴的羡慕!
禁放烟花有各方面的考虑,但是成都、宜宾先后官方举办盛会燃放烟花,说明这种精彩是可控在安全范围的,也是环境能容纳的。同为在川市州,是不是除了这种需接待“世界客人”、“团圆情怀”的盛会外,省级层面可以让各市州放下顾虑,也给各地群众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机会,比如:
1、某个城市增速达到什么目标可以允许今年某个节日集中搞一次烟花表演。
2、某个城市碳排放量或者空气质量全年综合评比达到全省前三又可以奖励一次。
3、某个城市治安环境全省名列前茅中秋、国庆、春节也能任选一节来一场。
相对于传统的评比奖励市州钱、公开表扬啥的,感受最直接的通常是体制内群体。如果在这基础上,一个城市取得重要进步和评比的时候,多奖励当地一场烟花表演,不是更具仪式感,更能直击人心,全民同乐?还能在观赏点附近搞夜市等消费配套,既传递城市荣誉感,又能拉动经济内循环,还能让当地群众有切实的获得感!
连最近大热的电影里,连冷漠至极、深谙人心的诈骗分子,都有为鞭炮、烟花奖励而奋斗,可见眼可见耳可闻的鼓励形式,对高级情感动物人类是多么有感染力。烟花燃放禁了那么多年,大家的热情肉眼可见,如果待客能燃放,那奖励自己人是不是也该开个口子了呢?
|